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舆论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2020-08-16 14:02杜成斌张骥
理论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舆论引导

杜成斌 张骥

摘 要: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舆论的思想来源,主流意识形态稳固安全才能长期引领社会舆论;舆论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工具和方式,对意识形态起着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只有构建积极的舆论环境才能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当前,舆论传播呈现网络化、社会矛盾迅速表面化、主流舆论引导面临冲击、国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对我国舆论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着力提升对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以及对外传播能力,从而切实做好舆论环境治理工作,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舆论环境;舆论引导;治理能力;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8-0068-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和新闻舆论工作,他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重大机遇和现实问题做了深刻阐述;对国内外传播格局和舆论环境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作出了科学研判;对推进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应对当前国内外舆论环境态势、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坚守互联网舆论阵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舆论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生活中。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的国内外舆论环境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消极舆论的传播,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都产生着不利影响。研究当前我国的舆论环境并提升舆论环境治理能力,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一、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相互影响

意识形态和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舆论是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工具和方式,意识形态对舆论具有支配力量。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才能长期引领社会舆论,社会舆论环境天朗气清才能有效促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加强舆论环境治理、提升舆论环境治理能力都是促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途径。

(一)舆论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工具

意识形态作为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思想体系,具体表现形式有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其中,政治和法律等属于制度结构,能够紧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则属于思想结构,相较于政治、法律来讲,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变化速度较慢,需要在经济基础相对稳定的时候才能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新内容。而舆论则介于这二者之间,它既不是一种制度,也不属于一种稳定的思想,但它能够先于思想结构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并且作用于制度结构和思想结构。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对舆论的理解可以有两个侧重点。第一,舆论是国家的宣传工具。在阶级社会中,舆论是统治者构建上层建筑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代表不同阶级、党派和社会集团具体利益的各种报刊拥有自己不同的立场,所以会有选择地表达不同的舆论。马克思指出,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地,它也制造这种社会舆论”[1]。列宁认为,党报党刊必须明确体现国家的意志和观点,引领社会大众。列宁在指导《真理报》时指出,“《真理报》的话就是法律,它的沉默会把工人弄糊涂,它的暧昧会使人感到困惑。”[2]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处的时代,报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就是舆论,能够反映特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第二,舆论同法律、哲学、道德等类似,是反映某个阶级或群体利益的一种社会意识。从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看,舆论与意识形态的各种表现形式也有区别。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反映的都是社会存在的某一个特定方面。如,政治思想反映了政治现象、道德反映了道德现象,一般情况下很少跨界。而舆论比这些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方面都要宽泛,它随时可以反映社会各领域的情况,具有更为广泛的现实影响力。可以说,舆论反映的是社会当下的事情。舆论反映哪一种生活与现象,取决于这种生活或现象是否是当前社会最需要关注的,即舆论能够根据需求较快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所以严格来讲,舆论并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意识形态,不属于意识形态的任何一种形式,但它与意识形态的每一种形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都可以通过舆论表现出来。

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来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抽象、系统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理论学说,必须用具体、直接的方式展示出来才能影响更多的人。而舆论就是意识形态具体的、明显的表现方式。在意识形态斗争中,舆论是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主攻武器,因此意识形态的斗争往往体现在舆论斗争上。

(二)意识形态对舆论具有支配力量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輿论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舆论基本上就是有关事实的道德化和准则化的看法。作为道德准则之上核心的刻板印象,对我们看到什么、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新闻编辑和记者的报道总是会受到单位编辑规则的指导和约束。资本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受其不同价值观的影响,都认为自己对事实和人性的理解与判断才是正确的,而对方则是错误和偏执的。二者的分歧其实来自于他们各自不同的观念产生的刻板印象[3]100。“赋予世界某种刻板印象的,并不只是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形式,还包括我们的道德标准、社会哲学思想,以及政治煽动等。”[3]69学者刘建明指出,按照舆论传播的一般规律,如果一种舆论背离了某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就要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用对立的观点压制它的传播[4]。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个体持有某种观点、坚持某种见解,会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支配,尤其是涉及到与国家、民族、阶级利益相关的话题,这种倾向就愈加明显。意识形态作为关乎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学说体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体从小接受关于某种意识形态的教育,将受教的知识和观念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价值观,就会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作出和意识形态价值目标相一致的选择。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舆论主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内心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发表意见的指导,加之意见领袖的引导,这些带有相似指导的意见集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具有一致性目的或追求的舆论。当代国际社会中,意识形态对舆论的支配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其对外舆论的主题是“民主”“自由”“人权高于主权”“美国优先”等,并且经常性地通过舆论干涉他国内政和制造虚假消息;而中国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国家的对外舆论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依旧是引导新闻舆论的主要力量。主流媒体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指导和前提。新媒体条件下出现的多元舆论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政府对多元舆论的干预和引导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舆论领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新媒体虽然改变并影响着我国的媒体格局,但如果对其加以科学管理和规范引导,增强官方与非官方媒体的协作配合,就会强化主流媒体的观点,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三)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相互促进

本文的意识形态安全指的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既有生命力又有防御力。从内部来讲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长期引领社会多元价值观;从外部来讲能够抵御其他意识形态的威胁和挑战,在国际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将舆论环境治理解释为政府及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根据一定的治理理念、借助一定的技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舆情苗头和正在传播的带有某种意识倾向或利益诉求的舆论进行监测、干预和引导,从而有效减少消极舆论,建设积极舆论环境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舆论的思想来源,主流意识形态稳固安全才可以长期引领社会舆论,确保舆论环境山清水秀;舆论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和工具,对意识形态起着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只有构建起积极的舆论环境才可以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环境治理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第一,主流舆论是主流意识形态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强大、稳固的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渗透在主流舆论当中,从而使二者在思想层面上保持高度一致。第二,舆论环境治理的目的是使舆论符合当前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舆论环境治理,使社会舆论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根本价值目标上趋于一致。如果积极健康的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它就会成为引领公众的风向标,增强抵制消极负面舆论的免疫力,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提升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辨析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可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能够保障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和生态的风清气正,而良好舆论环境治理则能够不断促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其进行政治统治的理念基础,能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合法性、合理性依据。舆论既能加强意识形态的这种维护功能,也能消解意识形态的这种维护功能。

二、当前国内外舆论环境的新态势

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会受到各种舆论的影响。不同领域的舆论相互渗透,结为有机整体,形成一定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舆论环境。舆论环境由舆论组成,“一是指舆论传播的社会环境,二是指舆论的共生状态。”[5]舆论环境纷繁复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舆论范围可以划分为国内的、国际的舆论等;根据舆论群体可以划分为阶级的、党派的、社会组织的舆论等;根据舆论关注的领域和事务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道德舆论等;根据舆论的性质和产生的不同社会效果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负面的舆论等。当前国内外的舆论环境正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舆论传播呈现网络化

互联网普及之前,舆论主要靠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进行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为点对面传播,媒体拥有信息的选择权、审核权和发布权,能够选择信息受众,主流媒体基本上能够控制舆论阵地。只要媒体做好信息把关人,受众接收到的体现着媒体既定价值标准和导向的信息就是媒体想让公众接收到的信息,其在信息选择上基本处于被动地位。互联网普及之后,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领域,民间的舆论在网络上体现了出来,影响力很小的非主流舆论也可以经过网络发酵为影响力巨大的舆论。舆论传播除了点对面的传播,还新增了点对点与面对面的传播。新的舆论传播特点使得过去单一的线式舆论结构发展为网络分散式结构,从而加大了政府和传统媒体对舆论阵地的把控难度。

(二)社会矛盾迅速表面化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社会转型加快。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并积累了很多矛盾。比如,改革必然涉及到利益的调整,利益调整不合理、分配机制不完善,无法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公平,就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个体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就容易产生社会矛盾。矛盾长期潜伏在社会中,一触即发。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受限于传播技术和平台,公众的利益诉求或发表的观点受到广泛关注的机会较少,难以形成足够强势的舆论。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公众拥有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当很多有着类似或相同訴求的公众在网络上集合起来时,就会将大家的诉求通过网络舆论进行传播,扩散到更广的范围,引起社会关注。大量社会矛盾在网络上的暴露无疑给政府社会治理带来巨大压力。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却有利于政府发现社会问题,增强政府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责任感,督促政府更好地决策。

(三)主流舆论引导面临冲击

随着公众的知情权与表达权进一步扩大及认识水平的提高,公众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公众愿意主动获取更多的信息,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网络上除了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之外,还有大量的自媒体信息以及公众的跟帖、评论。如,网络上好多视频并非记者拍摄的,而是社会大众拍摄的。这些视频有的是赞美好人好事,有的是揭露社会丑恶;有的是向大家展示实况,有的是故意造假;有的是分享个人经历,也有些是泄露个人隐私,可谓良莠不齐。以前,个体的观点和意见不能有效地得到社会的关注,现在个体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时机得当,还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重视,形成舆论。民间舆论的放大,提升了社会公众的话语权,使得政府不得不重视网络舆论及其管理。目前,传统媒体依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然而在新媒体领域,舆论的产生和传播更加便捷迅速,政府面临着把关困难和把关人缺失的问题。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公众提供了利益表达渠道,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谣言、消极情绪、网络舆论暴力、历史虚无主义等消极因素也借此大肆横行。自媒体的兴起,弱化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控制,打破了主流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但网络舆论的多元化使得主流舆论失去垄断性,舆论引导面临冲击。

(四)国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互联网又加深了这一联系,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边界被放大。国内的新闻不单纯是本地区的新闻,还会成为国际新闻;国内发生的事情不仅仅与本地区的人们相关,还可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相关。地区性问题十分容易国际化,国内的舆论可能发展为国际舆论,国际的舆论也可能影响到国内公众,比如有关金融危机、环保问题、医疗卫生、军事战争的焦点话题就容易在世界上形成国际舆论。信息全球化时代,国际舆论的碰撞加剧,从维护国家信息主权的角度出发,舆论领域也存在着斗争和较量。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西方一些针对中国的消极舆论一直存在,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公民自信。作为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的发展也牵动着世界的关注与聚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也更容易形成国际舆论。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军事建设、人权问题,新疆、西藏、香港、台湾问题等,都是长期以来海外舆论关注的重要话题,其中有些是对中国的好奇和不解,也有一些是借关切之名行抹黑之实。这就需要我们调查了解涉华国际舆论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制定策略。我们不能回避这些舆论,也不能总是被动解释,要主动在国际上设置议题,介绍自己的贡献和经验,引导国际社会公正地看待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家管理。尤其是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热点新闻的宣传和报道中,要讲事实、讲方法,以小见大、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引导其他国家对中国制度和治国理政理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我国舆论环境治理的特征及能力提升的着力点

舆论环境由舆论组成,各种性质的舆论治理好了,舆论的共生状态,即舆论环境也就治理好了。舆论主体的多元化和舆论类型的多样化决定了舆论环境治理主体也是多元的。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如新浪、腾讯、百度以及各大网络直播公司等,是网络舆论生成和扩散的平台。这些企业受益于政府的政策和用户的支持,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舆论环境治理,担起构建和谐舆论环境的使命。目前,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了舆论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社会治理的框架之中。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體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6]2020年3月1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施行[7],学术界对舆论治理和互联网治理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一)我国舆论环境治理的特征

我国舆论环境治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影响力量多样。张权、燕继荣认为,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有抑制和促进两种外部主体的干预倾向。以政府为主的抑制力量关注的是网络舆情演化的上限,即控制舆情过热,防止社会消极情绪扩散。以新闻媒体、商业机构、意见领袖、境外势力等为代表的促进力量关注的是网络舆情演化的下限,即努力保持舆情热度,避免舆情冷却。此外,还有一些主体介于抑制力量与促进力量之间,一些主体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8]。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舆论环境治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发挥不同作用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发挥不同主体相应的作用,避免一些力量的参与不足或干预过度。第二,治理领域广泛。不同舆论主体关注的社会热点不一样,不同类型舆论的影响力也不相同。因此,治理主体面对的舆论是多样的、复杂的,需要干预和调节的舆论领域是广泛的。时事政治、社会民生、教育管理、事故灾害、文娱体育、企业发展等话题都会引发舆情,形成舆论。第三,治理手段丰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工具的更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网络法律和管理办法的跟进、政府舆论治理理念的转变等,使得舆论环境治理有了更多的治理工具和方式。第四,治理过程持续化。从宏观上来看,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中,网络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舆论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所以,舆论治理理念、工具、技术、制度等也要及时匹配。从微观上来看,网络舆情的发生经过酝酿、发生、高潮、降温、结束几个阶段,治理需要根据舆情发生的不同阶段进行监测、研判、预警、回应、引导、干预、反思等工作。应保持这些工作的连续性,不能中断,如此才能实现对网络舆情的预防、把控和总结。

(二)我国舆论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的舆论环境治理是以党作为领导主体、政府作为执行主体,其他多元主体参与互动,采用科学的政策、技术和方法持续地管理和规范社会舆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舆论环境治理能力是指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机关、领导干部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面对目前舆论环境当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必须具备的应对能力和素质。应该将以下几方面作为提升舆论环境治理能力的着力点。

1提升对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

目前,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掌握互联网运行、分布、传播等规律,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互联网的发展及网络舆论形势。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从Web10到Web20再到 Web30三个时代,每一次都体现了技术的变革和人们的新需求。Web10时代以网站编辑为主要特征,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经过后台编辑单向性地提供给用户信息,用户只能单一性地浏览网站提供的内容。这个过程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行为。Web20时代更加注重用户的信息交换和协作,用户不仅可以浏览网站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社区、网络应用程序、社交网站等制造内容。这个过程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Web30时代更加注重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信息,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关联分析等了解用户需求并推送内容,网络更加智能化。这个过程中人利用网络实现更好的沟通体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说明,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交往与活动方式,网民频繁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使得网络舆论更加多样与复杂。因此,舆论环境治理者要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舆论的关系,做到追溯网络信息来源、鉴别信息种类、随时掌握舆论动态和发展趋势、修复消极舆论对政府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好舆论环境治理工作。

2提升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受到保护,网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系统数据不被破坏和泄露,网络系统在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有能力进行修复。信息化时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习近平谈及网络安全时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并指示要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中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实现弯道超车和技术领跑[9]。舆论基于一定的网络技术并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因此,网络安全关系到舆论安全,关系到舆论环境的治理。保障网络安全,就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是虚拟的,但是网络背后的主体是现实的。目前,我国在网络治理方面还存在法律缺失和滞后问题。今后应该不断完善网络治理法律法规,依法打击攻击政府网站、盗取国家机密、窃取商业秘密、侵犯用户隐私、制造电脑病毒等犯罪行为。第二,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搞好网络技术基础研究,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经济。尤其要在维护关键基础信息系统上下功夫,研制、使用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品,保证在特殊时期有替代进口的技术和产品。第三,提高网络防御能力。不断升级、更新、维护自己的网络系统,在重要部门要有基于自主研发技术、不受外部操控的系统。还要有反黑客技术团队,在遭遇黑客攻击时能够及时应对、破解、恢复和反击。第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网络技术人才。人才是网络安全的基石,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我国有庞大的网络系统和大量的网民,但是网络安全人才的规模还不能与之适应,导致在信息采集、信息分析、智能处理等管理上存在人手不足、工作疏忽的问题。因此,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提供广阔的研究平台,吸收发达国家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培养一批熟悉人工智能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第五,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互联网治理共同体。从世界范围来看,互联网将全球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在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时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需要。各国要抵制网络霸权,不从事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交流分享不同的网络管理模式,制定各方普遍能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国际网络安全。

3提升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当前,网络舆论内容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那些消极的舆论通过更加隐晦的表现方式误导着公众,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敌对势力也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网络上投入大量资本和精力制造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消极舆论。对此,政府部门必须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地位,能够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网络舆论,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第一,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把控力。重视网络舆情监管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判和预警能力,勤于观察、随时掌控、总结经验。第二,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敏锐捕捉可能形成舆论风波的热点事件,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辟谣。第三,建设完善网络舆情引导平台。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引导和监督,深化政府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利用其技术、信息优势引导网络舆论,防止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被资本意志侵蚀甚至取代。在各大主流媒体网络平台设置各种论坛和公众号,推动媒体融合,深入百姓生活、了解民意。既讲国家大事,也讲百姓故事。第四,掌握网络舆论引导艺术。重视网民的接受需求、习惯和方式,策划好引导重点。在与网民沟通的时候少说官话套话,多使用通俗的网络语言,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第五,主动设置引导议题。根据调查分析,主动设置与公众需求和媒体关注焦点相关的议题,先入为主、把握先机。

4提升与媒体打交道能力。

政府是舆论环境治理的执行主体,而广大媒体则是重要的辅助性力量①。如今,輿论的传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媒体,并表现出一种趋势: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各种媒体都能及时关注并进行报道。各大主流媒体因其自身承担着重要的宣传任务和功能,所以基本上能够体现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声音和主张(宣扬正能量、监督社会、批判不良现象等),能够传播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文化与价值观。其他媒体与主流媒体相比,报道侧重点不一样,在信息来源、关注对象、报道形式上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且受其立场和追求的影响,在一些事件或问题的报道上可能与主流媒体有不同的解读与观点。但是,如果这些媒体不能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就容易报道不实新闻和诱导性信息,引发消极舆论。信息多元化时代,公众对社会的关注、对信息的了解不再局限于主流媒体,大家需要更多的渠道了解相关的信息,感受不同的世界。一些网络媒体动机不纯,通过心理暗示、暗喻讽刺、利益诱导、夸张放大等方式左右社会情绪,引导社会舆论。从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角度出发,治理网络舆论环境,第一,重视媒体。要看重和发挥媒体在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的作用。除了党媒,还要重视其他地方媒体、网络媒体。第二,经常与媒体交往合作。要善于倾听媒体的声音。在一些活动中,主动邀请重要媒体和新媒体参与其中,谋求宣传结合点,实现互利共赢。定期举办新闻业务研讨会,寻找合作领域。邀请新闻媒体为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借助媒体策划宣传。第三,敢于直面媒体。为媒体的正常采访报道提供便利和协助,准确提供客观信息。不能总是对媒体过于敏感,时刻提防媒体。信息闭塞、沟通不畅通只会增加误会和质疑。第四,关切媒体的利益。了解不同媒体的利益需求,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满足媒体的正当利益,帮助媒体解决一些现实困难,关心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通过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将媒体力量纳入舆论环境治理工作当中。

5提升对外传播能力。

有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月,全球已有454亿互联网用户,且大部分上网时间用于社交通讯[10]。外宣媒体要把握好全球媒体格局,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开拓新媒体舆论领域,逐步改变西方媒体垄断国际话语、控制国际舆论的局面。第一,创新对外话语体系。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对世界的贡献转化为现实的话语权,就要融通中外,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受众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心理特点、风俗习惯,寻找大家的利益交汇点、发展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要克服“官僚独白式”的话语结构[11],传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不同话语体系的国家听得到、听得懂、愿意听。主动围绕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表明中国立场,旗帜鲜明。对于西方媒体刻意回避掩盖的事实,要客观公正报道,发出正义的声音,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追随西方。对于经常拿中国问题说事的国家,要做好打舆论战的准备,做好调查、研究、反驳、批判工作,形成系统的回应机制,防止在舆论斗争中受制于人、处于下风。第二,创新传播内容。单纯的说教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信息时代,也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要密切跟踪信息网络技术前沿,更多地利用新的文化载体。例如,通过能够直接、形象、生动展示中国风貌的视频、图片等影像作品宣传中国,注重把主流意识形态更为潜在地蕴含在视觉图像中[12],生产更多符合时代潮流的,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的轻量化、可视化产品,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第三,拓展传播渠道。要了解这样一个现实,即各国民众了解外部消息一般都是通过当地媒体,所以需要我们调整力量布局、拓展海外平台。一方面要掌握自己的传播终端,努力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在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话语权上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所以我们也要以谦虚的态度、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国际知名通讯社、网络公司、社交媒体的合作,学习先进的传播经验和技术,借助海外传播平台传播中国好声音。第四,加强外宣队伍建设。要重视外宣人才,整合媒体资源,实施扁平化管理。培养大量的“全媒编辑”“全媒记者”以及高素质的国际节目主持人和评论员,引进一大批外籍优秀媒体人才为我所用。在做好国内新闻舆论工作的同时,加大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媒体人员配备和资源投入,全球布局优化调整宣传力量。

注释:

① 文中将国内媒体分为主流媒体和其他媒体。目前,国内学者对“主流媒体”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大部分学者的共识是主流媒体在社会上应该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影响力,信息覆盖面广、受众广泛。其他媒体指不具备权威话语权的媒体,是主流媒体的补充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04.

[2] 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37.

[3]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常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 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4.

[5] 童兵,陈绚.新闻传播学大辞典[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197.

[6]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 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N].人民日报,2018-04-22(01).

[7]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EB/OL](2019-12-20)http://wwwcacgovcn/2019-12/20/c_1578375159509309htm.

[8] 张权,燕继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系统分析与善治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8(9)∶21-29.

[9] 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 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04-20(01).

[10]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大数据行为报告:联网用户达454亿[EB/OL].[2020-03-31].https://3w huanqiucom/a/c36dc8/3xe3J5rVHK7?agt=11.

[11]刘伟.论转型时期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思路与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6(3)∶93-101.

[12]刘伟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5)∶104-112.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舆论引导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