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黄淮海玉米品种与密度协同的光温高效利用试验

2020-08-16 13:52周新王育红沈东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迪卡农科密度

周新 王育红 沈东风

摘要    为了分析限制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揭示玉米生育进程与光、温等气候资源动态的协调机制,2019年在黄淮海地区开展了玉米品种与密度协同的光温高效利用试验。结果表明,在4.5万~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先玉335的产量都是最高的,说明先玉335对密度的适应性很强,具有广适性;郑单958和京农科728这2个玉米品种的最适宜密度为7.5万株/hm2,先玉335和迪卡517这2个玉米品种的最适宜密度为9.0万株/hm2。

关键词    玉米;品种;密度;光温;高效利用;黄淮海地区;2019年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5-0005-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通过调查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育进程、物质生产水平以及产量构成等指标,分析限制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揭示玉米生育进程与光、温等气候资源动态的协调机制,以期为玉米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共4个,分别是郑单958、先玉335、京农科728、迪卡517。

1.2    试验设计

在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条件下,每个品种设置5个种植密度,分别为4.5万、6.0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各地以气温稳定通过8~10 ℃开始播种(按当地生产播种时间)。采用大区种植,行长10 m,行距60 cm,16行,不设重复,取样在大区里面选3个点作为重复,每个处理面积96 m2。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1    生育进程与叶片数调查。记录播种期、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收获期;拔节期用红色油漆标记叶位,一般标在第8片叶上,吐丝期记录整株玉米叶片数(包括已经脱落的叶片)。

1.3.2    干物质测定。于拔节期(6展叶)、吐丝期、成熟期,分3次取样,取样测定植株干物质重(分器官)[1-2]。

1.3.3    叶面积测定。拔节期、吐丝期、吐丝后20 d、吐丝后40 d、成熟(收获)5次测定单株叶面积。

1.3.4    农艺性状调查。收获前调查田间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穗位、病虫害、倒折率、空秆率、双穗率等),收获后穗部性状考种(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3-4]。成熟期采用烘干法测定籽粒含水量。

1.3.5    考种与测产。调查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直接测风干籽粒的千粒重,同时用水分仪测定籽粒水分含量,并计算出籽率,公式为出籽率(%)=籽粒量÷(籽粒量+穗轴量)×100,实际产量按照实收的玉米重、收获面积、出籽率与籽粒水分含量进行折算[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时,先玉335的产量最高,高达10 654.5 kg/hm2;迪卡517的产量最低,低至9 424.5 kg/hm2。在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先玉335产量最高,高达12 811.5 kg/hm2;郑单958产量最低,低至10 321.5 kg/hm2。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先玉335产量最高,高达12 325.5 kg/hm2;郑单958产量最低,低至10 557.0 kg/hm2。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先玉335产量最高,高达12 856.5 kg/hm2;郑单958的产量最低,低至10 324.5 kg/hm2。在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m2时,先玉335的产量最高,高达11 085.0 kg/hm2;郑单958产量最低,低至9 414.0 kg/hm2。综上所得,在种植密度为4.5万~10.5万株/hm2时,4个品种中先玉335的产量均为最高,说明先玉335对密度的适应性很强,具有广适性。

从表1还可以看出,种植密度为4.5万~10.5万株/hm2时,玉米品种郑单958的产量表现为种植密度7.5万株/hm2>9.0万株/hm2>6.0万株/hm2>4.5万株/hm2>10.5万株/hm2,由此表明,郑单958的最适宜种植密度是7.5万株/hm2;先玉335的产量表现为种植密度9.0万株/hm2>6.0万株/hm2>7.5万株/hm2>10.5万株/hm2>4.5万株/hm2,由此表明,先玉335的最适宜种植密度是9.0万株/hm2;京农科728的产量表现为7.5万株/hm2>9.0万株/hm2>6.0万株/hm2>10.5万株/hm2>4.5万株/hm2,由此表明,京农科728的最适宜种植密度是7.5万株/hm2;迪卡517的产量表现为种植密度9.0万株/hm2>10.5万株/hm2>7.5万株/hm2>6.0万株/hm2>4.5万株/hm2,由此表明,京农科728的最适宜种植密度是9.0万株/hm2;综上所述,郑单958和京农科728这2个玉米品种的最适宜密度是7.5萬株/hm2,先玉335和迪卡517这2个玉米品种的最适宜密度是9.0万株/hm2。

此外,从产量构成因素来说,在4.5万~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先玉335的穗粗与其他3个玉米品种差别不大,穗长较其他3个玉米品种长1.3~3.6 cm,穗行数与其他3个玉米品种差别甚微,行粒数则较其他3个玉米品种多些,百粒重与其他3个玉米品种相比相对要重些。由上述说明,最佳组合的产量构成因素,促成了玉米品种的产量提高。

2.2    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无差异。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玉米品种的绿叶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分别见表3、表4、表5。

从表6可以看出,先玉335的株高均较其他3个玉米品种高,穗位高与其他3个玉米品种相差不大。就茎腐病而言,郑单958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下感病最严重(茎腐率高达13.82%),在种植密度6.0万株/hm2下感病最轻微(茎腐率低至7.43%);先玉335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下感病最严重(茎腐率高达16.94%),在种植密度4.5万株/hm2下感病最轻微(茎腐率低至6.35%);京农科728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下感病最严重(茎腐率高达9.35%),在种植密度6.0万株/hm2下感病最轻微(茎腐率低至3.27%);迪卡517在种植密度4.5万株/hm2下感病最严重(茎腐率高达10.99%),在种植密度6.0万株/hm2下感病最轻微(茎腐率低至3.26%),说明不同玉米品种在种植密度6.0万株/hm2下,不容易感染茎腐病。对于黑粉病来说,郑单958在种植密度7.5万株/hm2下,不易感染黑粉病;先玉335则在种植密度4.5万~9.0万株/hm2下,均不易感染黑粉病;京农科728和迪卡517在种植密度4.5万~10.5万株/hm2下,均不会感染黑粉病。就倒伏率而言,先玉335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下,倒伏最严重,高达4.25%;其他3个玉米品种倒伏情况相对较轻。对于倒折率来说,先玉335在种植密度7.5万株/hm2下,倒折最严重,高达12.10%。从空秆率来看,郑单958、先玉335、京农科728和迪卡517的空秆率最高,分别为2.67%、1.94%、2.12%和1.71%。对于双穗率而言,只有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和6.0万株/hm2时,才会出现双穗;在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10.5万株/hm2时,未出现双穗的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4.5万~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4个品种中先玉335的产量均为最高,说明先玉335对密度的适应性很強,具有广适性;郑单958和京农科728这2个玉米品种的最适宜密度为7.5万株/hm2,先玉335和迪卡517这2个玉米品种的最适宜密度为9.0万株/hm2;先玉335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倒伏最严重(倒伏率高达4.25%),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倒折最严重(倒折率高达12.10%);只有在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时才会有品种出现双穗,在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10.5万株/hm2时均未出现双穗的情况。

4    参考文献

[1] 陈丽军,盛焕银,周士媛,等.新沂市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7):96-98.

[2] 柳家友,袁刘正,王会强,等.不同玉米品种的耐阴性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7):43-44.

[3] 李丹,周洁,俞晓云,等.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20(2):37.

[4] 王丽冬,冯一新,徐建,等.13个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系)在黑龙江省比较研究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5):24-30.

[5] 张宏喜,张立军.玉米密植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6):33.

[6] 蒋啟勇.施甸县37个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云南农业科技,2020(2):51-54.

猜你喜欢
迪卡农科密度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俄网民求迪卡普里奥拯救贝加尔湖
农科种猪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