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竹
摘 要:會计核算在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财务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的会计核算亟需规范化、系统化。新时期新制度指导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必须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同时也必须要能够针对企业管理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将针对有关核算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应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行业内部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
企业会计当中的会计核算属于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其对已发生完成的主体进行核算,被称之为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属于经济业务的事后核算,在工作过程中财会人员要仔细把握工作细节,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且,现如今会计行业的发展,会计工作范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各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而是需要对部分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及事中监督核算。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就更应当谨慎对待,重视工作细节,提升日常操作的规范性。
一、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一)制度缺陷
事前核算能够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精准的核算,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保障,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原本计划来执行,做到对计划于核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与监督,使得企业上下发生的经济活动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稳步推进。但是,事前核算的良好基础是基于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核算制度的规范化关系到企业运行的根本,一旦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也就会动摇会计核算管理的根基。就目前而言,在会计核算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第一,因为公司核算主体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企业财务人员存在对个人资产与公司资产之间界限划分明显,部分企业管理者在会计部门的核心职位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亲信为主,不利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账目的清查。
第二,企业内部的会计从业者并未完整按照规范程序来建帐,账目建立要综合考量企业的规模、业务性质与业务量等方面的具体实际情况,如果出现账目混乱的情况,往往也会存在以票代账与账目造假的弊端,账目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
第三,对会计核算部门的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监督体制建设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保障。会计核算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受到约束与监督,无论是内部牵制、稽核、财务清查,还是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建设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缺乏内部监督机制的环境下,人为干预账目报告的情况随处可见,进而因此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缺乏专业素质
会计行业门槛虽然不高,但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缺乏自我提升的学习意识,这就使得部分人员故步自封,不能适应会计行业发展的快节奏;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相对不强,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就会进而对会计行业的秩序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部分会计从业人员计算机软件应用不熟练,依旧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耗费时间长、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公司的综合运用效率;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在进行工作审核的过程中,缺乏责任心,会计人员的工作疏漏,会使得账目出现数据错误,进而影响公司账目的准确性。
(三)部门岗位设置缺陷
单单从会计部门的岗位设置来看,中小型的会计部门岗位设置往往相对简单,这就使得企业当中的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充分发挥,甚至在会计核算执行秩序上出现混乱的情况。即使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当中,会计部门也可能会受到管理者的干预,对公司账目无法进行充分真实的体现。此种情况下,企业决策者无法掌握真实的财报数据,从而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财务部门在岗位设置以及制度约束上的缺陷,使得财务部门人员角色变得被动,账目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会计监督、内部审计与管理等工作内容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建账缺少规范性
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账目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账目数据不准确、账目管理混乱的情况。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人员招聘时,往往会指招聘一个财务人员,一人身兼数职,在工作过程中缺少监督人员进行制衡监督,账目数据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上述不规范情形都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让会计工作的秩序与执行出现重大问题。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通过修改财务账目,来进行集资、融资活动,此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这也是对国家财政法规的亵渎。因此,企业在进行账目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规范性、合理性、合法性,才能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秩序。
(五)会计核算存在随意性
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受到多方面综合原因的影响,容易因为随意性问题产生数据漏洞。就原始凭证而言,企业所付出的成本需要得到保证,企业购置物件的过程中,要考虑两个要素,一个是开具发票后的税款,另外一个则是获取到最低价格之后无法获取相应的合法原始凭证。在实际的票据处理过程中,财务审核人员需要对原始票据的真实性进行核对,充分考虑原始票据的合理性。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内部提升渠道的拓展
企业针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应当具备相应的培训意识和提供职员充分的上升渠道,针对新会计准则、税收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让职员进行完善的学习,确保财务管理的全面科学电算化,尤其是针对纳税申报与跨级核算要做到充分的掌握。在建设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积极展开财税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保障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二)制度的完善
首先,会计管理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需要严格遵守的,在监督管理机制的落实下,企业经营部门的所有活动和会计核算应当受到法律、政府以及财务管理部门的合理监督,在确保核算程序规范化的基础上,对其中所产生的违法乱纪现象进行严格谨慎的惩处。其次,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要契合会计核算的操作与流程规范,无论是内部牵制、企业财务处理程序,还是会计人员体系管理、收支审批、成本核算稽核、计量管理等制度都需要确保流程的规范性,从而让企业走上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道路。
(三)岗位设置建设
在企业当中,会计职能专职人员的设置需要得到保证,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会计处于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下。对于企业来说,对会计人才的任用,并不能任人唯亲、唯利是图,还是要从企业的未来发展出发,在企业内部秩序起到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管理作用的会计部门才符合企业经营实践的本质要求。此外,对优秀财务人才来说,公司应当尽可能确保这些人才的工作待遇,从而确保自身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四)监督体系执行
一味让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规范会计核算的管理,无疑是在让企业管理者自己掌管众人的“钱袋子”,长期缺乏外部力量干预的企业会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所以,只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进行的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是不彻底的,只有在双管齐下,外部与内部力量共同协作的基础上,才能够将会计核算规范扶上正道。不论是在会计事项还是在税务事项方面,都需要外部监督的力量介入,以使得内部人员有所警醒,不容易陷入同流合污的困境。
企业会计核算始终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企业只有在完善秩序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茁壮成长。公司经营不是个人的天下,而是共同协作的结果,会计核算则是在保护每一位为了公司未来而努力的人们的利益与资产,因为任何一项小小的错漏都会让人嗅到金钱的味道,而一旦人心不可控,监督管理就成为了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企业财务管理都需要在监督体系的有效实行下,才能保障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三、结束语
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況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具有整合企业内部信息的作用,管理人员将这些资料信息作为指导,进行企业管理以及相应财务决策。由此可见,精准合理的企业会计核算能够有效的推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在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依托正确的会计理论开展日常工作,还要注重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不断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娅.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20(09):133-134.
[2]陈倚倩.试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问题[J].商讯,2020(08):30+32.
[3]王瑞晨.试谈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J].经济师,2020(03):90-91.
[4]祝福冬.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