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
【摘要】“00后”学生已经步入大学的学习生活。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针对“00后”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对“00后”大学生进行管理,符合现代大學生发展的需要。“00后”大学生都很有个性,但接触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现代教育管理者需要根据“00后”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让“00后”大学生在大学能充分发挥自我,培养成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00后”学生的特点与管理对策研究,希望为研究“00后”学生的特点与管理对策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00后”学生特点 管理对策研究
“00后”走入大学生的集体生活,大部分“00后”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大学是一个集体生活,学生之间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营造科学的学习环境,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生过集体生活,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本质的区别,学生的管理,生活环境等很多因素都在转变,高校需要根据“00后”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措施,让学生在高校快乐的成长,加强学生心理疏导,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1、应用型本科院校“00后”大学生的特点
1.1思想开放,个性解放
“00后”刚步入大学不久,但“00后”生活在网络时代,整体接收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都非常热爱,整体思想开发,个性解放。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利用“90后”的教学方式进行管理,这不适合现代“00后”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比如控制手机可能性不大,必须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提高手机的利用率,让在课堂上发挥手机的效果。“00后”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这给学生管理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结合“00后”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生管理方法,让“00后”学生在高校中有效的学习,发挥特长,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1.2抗压力差,抗挫折力弱。“00后”生活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代人整体生活优越,没有受到苦。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整体抗压力差,抗挫折力弱。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康的人格。“00后”学生在中学时代学习压力大,心思都在学习上,其它事务基本都有家长和老师处理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与中学学习生活有本质的区别,基本一切问题都靠学生自己完成,有的学生不适合大学的学习生活,学生管理人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动向,对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帮助,提高其自信心,让其用最短的时间融合大学生的集体生活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等打下基础,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因素。
1.3缺乏行动力,缺乏持久力。“00后”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00后”是有思想的,思想意识是超前的,但在实际行动的过程中缺乏行动力,缺乏持久力。“00后”规划能力弱,问题就看眼前,在学习上吃苦不够,乐于享受是“00后”的共性。但是他们只是单纯的注重自身的提升和内在的快乐,不能很好的和他人融入。“0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内心都很自私,集体主义荣誉感淡薄,团队协作能力弱。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更好的提升锻炼自己,但是又由于缺乏坚持,缺乏自身的行动力,没有信心勇气,以至于刚开始的时候做的很好,到后来就前功尽弃。“00后”没有持久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退缩,缺乏努力的决心,无论是课堂学习中还是社会实践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00后”大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充满着渴望,对新科技有着十分高的兴趣,愿意积极探索研究新的事物,但只是停留在想法上,没有行动力,学习上很难静下心来,隔一段时间就不能好好学习,甚至旷课,夜不归宿,这更给高校管理“00后”大学生带来了巨大难题,也使得“00后”大学生成绩越来越差,专业知识薄弱。
2、针对“0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
2.1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大学学习生活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要素,因此高校需要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00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助理军,必须根据“00后”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形成“00后”大学生的科学的认证观,让其在今后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作出贡献。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其培养特点,制定符合“00后”特点的教学计划,让“00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幸福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2推进职业教育,注入持久动力,鼓励创业创新
学校应该给“00后”大学生多一些自主创业的机会,多一些自主创业的辅导教学,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00后”大学生愿意自主创业,并渴望自己多多实践。有些已经开始了自助形式的创业,诸如开一些网店,实体店,校园代购等等。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学校应该做好大学生创业创新促进工作,鼓励大学生创业,激发大学生创业潜力,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建冬.浅谈如何做好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
[2]孙峥.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3(05)
[3]欧长贵,席安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4]丁利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探索[J].科技资讯.2010(25)
[5]卫洁,郝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8(20)
[6]房绪.浅析教育管理观念革新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J].同行.2016(06)
[7]孙金文.高职院校实验室社会服务功能与模式研究[J].青春岁月.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