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琳
【摘要】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有开创性的人。通过推进创业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建构起符合国情、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创业教育理念、模式和实践途径,是提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一项根本保证。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融入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剖析,希望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論参考依据。
【关键词】融入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可以从“创新创业”和“教育”两个部分来分析。对于这两个概念,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对于创新创业,研究者王占仁认为“创新创业”不是两者简单相加,是两者一体化的系统综合。创新创业是具有明确方向的创新和创业,即以创业为目标的创新和以创新为手段的创业。张冰和白华基于哲学的视角分析这一概念的内涵,认为这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其中创业为“表”、创新为“里”,两者既有区分又相互统一。部分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这一概念,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由相互联系的高校、企业、 学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张宝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要素、结构、机制和环境四个维度。总体而言,教育是致力于与社会结合、依托社会资源的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以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为目的,创新创业最终指向社会生产、社会实践等社会现实。
2、建构“全面融入,注重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
“融入式”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是:在培养目标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注重培养具有开创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在实施途径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科专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课程设置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三个课堂”,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2.1准确定位,顶层设计,构筑创业教育的“五个平台”
如何在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层面上确立创业教育的根基,使创业教育真正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堂主渠道来实施和推进,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学校在实践中构筑了创业教育的“五个平台 ”。基础性教育平台。 学校确立了培养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按学科专业大类培养、国内外合作、与行业和企业等联合办学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了“强化通识与彰显个性相结合,拓宽基础与加强实践相结合,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采取“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形成了由通识通修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四个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
2.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创业教育的“五个保障体系”组织制度保障体系。
校、院两级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办公室,与招生与就业处合署办公,全面负责创业教育的组织协调、课程开设、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和制度建设等日常工作;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挂靠在招生与就业处,具体负责全校创业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挂靠在教务处,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负责全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实施,推进专业教学中的创业教育;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挂靠在招生与就业处。除了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党政年度工作计划之外,学校还制定修订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教学、指导、实践、奖励、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打造“鼓励创新,注重引领”的创业教育文化
3.1融入与引领
一方面,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性、创造性能力的活动,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它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的生成。因此,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和设计,将创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实践各个环节,以及师生激励导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高校把创业教育落在实处,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功利性的创业教育观念和目标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十分盛行。大多数教育管理者认为,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创业者的行为,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愿在教学层面推进普及性的创业教育。
3.2共性与个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力量。它和研究型与服务型大学相比,创业教育在注重学术性和实践性之同时,更注重复合性。尤其是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以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形成了互补和依赖的密切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还可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创新技术和知识,从而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素质,创业教育在提升学生素质之同时,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财富或价值的能力和品格。因此,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创业教育,两种教育互补构成一个整体,更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的探索(课题编号:SJGY2019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