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8月30日,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显示,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以下统称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是其中之一,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大举措。广西自贸试验区划分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崇左片区三大片区,现代金融为南宁片区重点建设的板块之一。本文对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金融改革创新进行研究,着重对其金融功能、存在问题深入挖掘,并据此对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金融改革创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自贸试验区 南宁片区 金融改革创新
一、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金融功能分析
(一)金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中国—东盟金融城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不仅承担着引领提升全区金融业开放水平的重任,同时还是五象新区加快发展的引擎。随着中国—东盟金融城的不断完善,其金融集聚效应越来越强。首先,中国—东盟金融城的GIG国际金融资本中心项目已于2019年7月正式竣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区分行与五象新区管委会加快组建专门服务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团队,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力也于2019年9月开业。如今,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各自优势条件先行先试,投身于南宁核心区建设之中。
(二)中国——东盟金融城逐渐完善
表1 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根据表1,2019年1-11月,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的金融机构累计数量为57家,期间新增入驻金融机构有32家,新增入驻企业占总入驻企业的56%。2020年1-4月,中国—东盟金融城总入驻的金融机构累计数量为85家,期间新增入驻金融机构有25家,新增入驻企业占总入驻企业的29%。数据表明,中国—东盟金融城运营时间不久,入驻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在明显地增加。2020年前4个月新增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机构数量接近2019全年新增入驻金融机构的数量。这说明,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机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且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二、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金融功能存在问题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阻碍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发展,如能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促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发展。
(一)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内引进的外资金融机构仍十分有限,金融的对外服务能力仍有所不足。在对内开放方面,对境内的一些优秀金融机构来说,入驻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门槛过高,这导致广西自贸实验区南宁片区内较缺乏国内的一些其他地方的优秀金融机构,难以形成内外联动。总的来说,广西自贸实验区南宁片区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仍有所不足。
(二)金融监管体制有待加强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有序对外开放,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将变得日益复杂,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对策,以便适应国内外金融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一方面,金融管制可诱发金融创新。因为金融管制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企业的成本,金融企业必然寻求方法来摆脱这种局面以便实现利润最大化,金融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来规避某些政策管制。如果出现金融创新不利于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时,政府可能会实行更为严厉地管制,其相互关系是:管制—创新,创新—管制,两者互为因果。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能会促进金融管制的完善。金融创新导致以往的金融管制丧失效力,与此同时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从某种程度上看,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有时极大地增大了金融风险。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开展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必然面临更为复杂的金融环境,这就需要金融监管做出相应举措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三)抵御金融风险能力较低
近年来外商对广西直接投资呈现不稳定状态(如:图1见51页),实际上,影响外商对广西直接投资金额数量与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关。根据图1可以看出,2013-2017年,外商对广西的直接投资金额几乎没有增长,特别2015年,外商直接投资有下降趋势。实际上,外商对广西直接投资在2015年突然暴涨,这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有关。2015年,金融监管当局未能及时发现国内金融市场的异常并未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导致国内金融市场陷入了一片混乱,这将直接影响广西的对外金融合作。这说明广西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弱。
(四)广西与东盟之间的金融合作有待加强
根据广西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外资来源地,2017年实际进资2.99亿美元,其占全自治区外资的36.39%,与2016年相比下降17.67‰。此外,投资性公司投资增长明显,其在2017年实际进资2.92亿美元,占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资的35.5%,比2016年增长了4.23倍,为广西第二大外资来源;另外,百慕大在2017年上升为第三大外资米源地,其实际进资1.08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了7.57倍,增速居全自治区外贸增速第1位;瑞典外资80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1.77%。这说明传统国家和地区依然是广西重要外资来源地,广西在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方面任重而道远。这说明,广西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空间很大,广西可以在与传统外资来源地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这也可以看出,广西与东盟之间的金融合作有待加强,这对打造面向中国—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具有重要意义。
(五)缺乏高层次金融人才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进行现代金融建设,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金融服务,都需要人才支撑,如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推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金融改革创新以及维护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金融稳定等金融服务。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比较缺乏金融人才。一方面,高层次金融人才结构性紧缺,尤其是总部管理型、具有国际金融經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匮乏,这是结构性紧缺。另一方面,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广西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三、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金融改革创新
根据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金融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发展现代金融的功能定位,本人对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金融改革创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导向,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1.完善跨境金融合作机制,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广西自贸试验区极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必须建立相关的金融合作机制。一是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支付清算一体化,使中国——东盟的支付清算便利化;二是進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东盟机构间的沟通,进一步深化双边的金融合作交流;三是大力研究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与东盟区域性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对接,不断完善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以及区域产权交易市场。
2.适当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加快自贸区内金融市场化。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不仅可以让更多优质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广西自贸实验区南宁片区的建设,也使其享受到自贸实验区带来的效益。南宁片区可以采取的举措有:一方面,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门槛,优先批准符合条件的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优质金融机构入驻,做好宣传工作,使更多优质企业充分了解各项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政策,这对加快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市场化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创新型金融机构。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为金融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在区内的集聚发展,如信用评估、评级、咨询类的机构,不断完善金融发展的环境。此外,有序扩大保险、银行、养老、证券等服务业对外对内开放,实现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同时,加强与国际优秀金融机构合作,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建设开放多元的金融合作平台,吸引国际资金流入自贸试验区,给予海外人才来自贸区进行投融资提供便利。
(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广西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广西对外开放水平,这也促进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将使得广西乃至全国的金融环境更为复杂。
1.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
在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方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定期制定广西自贸试验区关于金融承压能力的报告,这可以使金融监管部门高效地对市场进行监督,也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推进跨部门金融风险综合协查决策,这将有效地较少决策失误,更加透彻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的内部牵制机制建设,金融机构的内部牵制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个人失误与个人冒险行为。
2.加强跨境金融交流合作
跨境金融交流合作,可以高效快速地了解双边的金融环境变化,可以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以及减少因金融风险产生的损失。加强跨境金融交流合作,可以参考多方意见,借鉴其他国家优秀金融监管方式,结合自贸试验区情况,针对可能出现以及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对策。加强跨境金融交流合作,一是在原有金融创新案例集的基础上,编制外资企业业务案例集、自贸试验区政策指导说明书,加大海外推广;二是积极争取和境外监管机构之间的跨境信用数据共享和监管合作。
(三)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
完善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机制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高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哪个行业,都需要人才注入,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金融对整个市场经济产生的影响又是难以准确估量的。一方面,金融能够提高储蓄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投融资水平和效率,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瞬息万变,暗藏着风险,稍有不慎,便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实现金融市场安全、高效地运营,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引领。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在金融改革创新必须以专业的金融人才作支撑,目前广西自贸实验区南宁片区正在发展初步阶段,专业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十分紧缺。因此,完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进行金融改革创新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四)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根据广西自贸实验区南宁片区发展现代金融的功能定位,发展绿色金融对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经济中,发展绿色金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开展绿色金融有利于减少未来的一些补偿成本以此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次,开展绿色金融不仅可以促使金融资源配置倾斜向保护环境,而且有利于增强整个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绿色金融的开展将有助于金融企业应对环境风险以及为其提供商机。因此,全球许多国家积极响应绿色金融的倡议,绿色金融也渐渐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以现代金融为功能板块之一,而发展绿色金融也将成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进行现代金融建设及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一部分。建议:引进和集聚绿色金融企业,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其次,在中国—东盟金融城打造绿色金融特色示范区,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另外,鼓励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专营机构。如支持广西北部湾银行等驻邕银行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分行或绿色支行等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支持银行机构将已设立的分支机构升格为绿色分行。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国家级广西财经学院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911548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覃敏莉(1997.10-),女,壮,广西贵港人,广西财经学院会计1786班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制度、行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