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科学管理时间

2020-08-15 13:36易家长学校
中华家教 2020年2期
关键词:动画片钢琴计划

易家长学校

场景一:妈妈与小A沟通看动画片的问题

妈妈:别看了。

小A:不行,说好每天可以看30分钟的。

妈妈:好,那30分钟后你要关掉哦!

(30分钟过去了)

妈妈:30分钟已经到了,你怎么还不关掉啊?

小A:不,这集还没有停。

妈妈:说好了30分钟,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啊!

最后,妈妈逼着小A关掉了电视,两个人都很不愉快。

场景二:妈妈与小F沟通看动画片的问题

妈妈:宝贝,你这个动画片要看多久呢?

小F:妈妈,我想看30分钟。

妈妈:好,那你看一下时钟,现在是两点半,到三点的时候要自己关掉哦!

小F:

(看了一下钟表)好的妈妈。

妈妈:但是你这个动画片是25分钟一集的,所以到三点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第二集的一半,你能关掉吗?

小F:妈妈,我不想看到一半停。

妈妈:那这样,宝贝,第二集我们打开了也看不完,咱们就先看一集,看完你能关掉的话,下次妈妈还同意你看一集,好不好?

小F:好的。

妈妈:真棒,那我们就说好了,到两点五十五分的时候,正好结束,我们要关掉电视哦!

最后,快到时间的时候,妈妈再一提醒,小F主动关掉了电视。

这个例子中,为什么两个妈妈在做同样的事情,收到的效果却不一样呢?原因就是:看似都是孩子自己提出了30分钟关掉电视,但是执行这项约定时,孩子因自我监控系统发展还不够完善,再加上动画片对孩子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孩子不一定自己可以做到,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提醒。

例子中小A妈妈的提醒方式,虽然是想要孩子履行诺言,但这样的沟通更像是要求孩子聽大人的命令去执行;而小F的妈妈能够聪明地根据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她一方面想到了孩子可能遇到的阻碍,首先排除这个障碍,另一方面又尊重了孩子,与孩子平等地进行沟通,让孩子体验到是自己做的选择,孩子的成就感就会提高,因此也会更乐于自己主动去做一件事。

通过这两个例子,家长可以了解在与孩子沟通时语言的重要性了,那我们在引导孩子做时间管理方面,还可以用一些什么样的语言去引导孩子呢?

正向引导孩子管理时间

如何提醒孩子做某事

现在是做作业的时间哦t

现在是老师讲话的时闻!

现在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的时问……

在美国的家庭中,经常会这样提醒孩子:lt is time to××(现在是做…的时间)。父母在告诉孩子该做某事的时候,可以明确指出这个时间段的具体目标,一方面可以加强孩子的时间规则意识,同时也利于让孩子形成根据目标将时间段划分的习惯。

如何提醒孩子结束

还有lo分钟就到约定时间了哦,

宝贝,咱们的××时间结束了,

想一下。接下来咱们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呀?

当让孩子自由行动之前,父母首先需要确认孩子是否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如,和孩子约定好看半个小时的电视,需要确定孩子是否半个小时会主动关掉电视。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不会自己主动停止的,因此要和孩子约定好结束的时间,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着钟表确认:×点×分截止。到约定前10分钟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一下孩子,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避免沉浸其中,还可以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向下一样事情中,这样,孩子会体验到时间是自己的,而不是家长强迫自己去做的。

如何引发孩子思考

家长.今天的事情怎么安排呀?

孩子:我想先去楼下玩耍.吃了晚饭再做算术、练钢琴。

家长:嗯,为什么把练钢琴放在最后呢?

孩子:因为我和同学约好了.而且吃完饭不是要先写作业嘛!

家长:但是练习钢琴会发出声音。太晚的话会打扰到圈围的邻居,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排在前面一点?

孩子:有道理哦!那我吃了饭先练会儿钢琴再做算术吧,

家长:非常好。这样安排可以。你很好地考虑到了别人!

当发现孩子定的任务有不合理的地方时,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再向孩子指明这样做的后果,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跟孩子说:“你应该先练习钢琴!”直接提要求更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讨厌练钢琴。引发孩子思考,要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并且当家长尊重孩子,和孩子指明原因的时候,孩子其实是很乐于接受家长建议的。

如何引导孩子做计划

家长:明天咱们要7:30到学校,你觉得几点出门合适呢?

孩子:7:10出门吧,

家长:7:10出门,几点起床比较合适呢?

孩子:6:30起床比较合适。

家长:嗯,6:30起来啊,起来后咱们还要做哪些事情呢?

孩子:我要穿衣暇、洗漱刷牙还要吃早饭。

家长:要于这么多事情啊,那40分钟可以做完这些吗?

孩子:穿衣眼可能要5分钟.洗漱刷牙10分钟.吃早饭20分钟,我觉得可以吧!

家长:好的.那我们明天就来试试看.看看这样能不能准时出门了好不好?

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孩子想象出具体的流程,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列出适合自己的计划。当然,过程中有可能会有列出的计划不一定能执行的情况,家长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孩子想象出具体的流程,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列出适合自己的计划。当然,过程中有可能会有列出的计划不一定能执行的情况,家长也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引导孩子从过程中去发现、总结问题,将计划慢慢完善到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何指导孩子排序

家长:看来你有很多事情要做哦!

孩子:是啊!这么多事。我都做不完了。

家长:那在你列出的这些事情里,哪一件最重要呢?

孩子:算数作业。

妈妈:好的。那我们把它列为第一.接下来呢?

孩子:是作文和自然课作业。

家长:这样的话.你会做到几点呢?

孩子:估计会写到10点。那我明天就起不来了。

家长:是啊.那有没有哪项是不着急在今天就做的?

孩子:明天没有作文课。今天作业比较多。那作文课明天再写吧!

家长:那今天还看动画片吗?

孩子:想看,但今天作、监太多了,明天再看吧!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孩子理清事件的优先顺序,教会孩子学会排序和取舍,同时也提醒孩子有没有落下的没有被规划进去。帮孩子理一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会有利于制定的计划更好地执行。

如何夸孩子

孩子自己定闹钟到点起床了:“自己起来了呢!”

孩子按约定结束了:“你这次是自己主动关了电视啊!”

孩子准时睡觉了:“你很准时就上床睡觉了呢!”

家长要根据孩子做到了某件事,具体地去夸奖孩子。这样的夸奖不会显得家长是在敷衍孩子,孩子也会更清楚自己哪里表现得好,会对自己下次还能做到更有信心。

不仅在时间管理中,包括生活中、学习中,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也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关键的是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根据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尊重孩子做自己时间的主人,与孩子平等交流,相信孩子会乐意配合家长,也会从中得到学习与成长。

当孩子不能按计划执行时

父母引导孩子做时间管理,实质上还是希望孩子对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有一个很好的管理。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父母与孩子一同制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执行。有时候,父母和孩子信心满满的制定了一天的计划,但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发现不能按照预定的计划去进行,这时要怎么办呢?

首先就是要分析不能执行下去的原因。通常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去进行,其实总结起来只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计划本身可能有些问题,制定的计划无法完成;二是计划没有问题,但没有按照计划去进行。

制定的计划无法执行

·计划抽象、不够具体

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下去,与计划是否可量化、有指导意义有关。如当我们制定的计划为:“每天早点上床睡觉时”,“早点”就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一些人来说9点是早,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11点也是早,那孩子就不能明确早点上床睡觉是什么时候,很容易和父母的期待产生偏差。这时将计划制定为“每天×点上床睡觉”会更明确也更利于执行。类似的还有“每周练一次钢琴”不如定为“每周三练一次钢琴”,“写作业不磨蹭”不如“写作业时不边寫边玩儿”。

··计划设置量太多,孩子缺少自主时间

有的父母与孩子制定计划时,对孩子期望过高,把孩子的时间都排满了。孩子觉得做完这个还有很多,干脆就不做了,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重新调整计划,每天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主时间。有的父母还会觉得,每天让他上完课外班,做完作业,带他去楼下做运动也是他的自主时间,其实并不是,自主时间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定是孩子自己自由去安排的。

没有按照计划执行时的对策

·孩子不感兴趣,没有动力坚持

当父母们只是单纯和孩子讨论制定一个计划时,孩子可能会觉得是家长又想到了一个管我的方法,于是坚决不干,这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咱们来制定一个能让你有时间多玩儿(有机会多得礼物)的计划表”,这样就会容易很多。

··孩子得到的惩罚比奖励多

通常我们给孩子定计划时,建议有每日奖励、每周奖励,这样便于孩子可以立马得到反馈,也可以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计划刚开始时,一定要让孩子收到的正面反馈比较多,孩子会觉得自己能够完成,更有兴趣坚持下去;若一开始收到的都是惩罚,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制定的计划根本完不成,二也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更不利于计划执行下去。

···孩子做着做着就忘了

当孩子容易对制定的计划忘记时,父母可以从这两个原因人手分析。是否孩子不执行这个计划也可以得到奖励?比如与孩子约定执行了今天的任务可以得到巧克力作为奖励,但刚放学回家孩子就想吃巧克力时,妈妈心软就给孩子买了吃了;父母是否足够重视?孩子因年龄还小,不一定会时时记住要按照计划行事,所以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监督必不可少,当孩子忘记时父母需要给予提醒,配合孩子共同完成原定的任务。

···孩子想要的礼物兑换不到

有时候,孩子完成计划想兑换玩具,父母觉得孩子想要的玩具不太好,有更好的东西给他。结果当孩子要兑换时,发现完成任务后也兑换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做了。在这方面,父母一定要与孩子达成一致,避免单方面为孩子选择奖励。

计划受阻时如何引导孩子

一旦开始执行计划,必然会有完不成的情况发生。这时父母是否会怒气冲天地开始责备:“不是和你说了要去干什么吗?”“为什么你老记不住呢?”父母的责备通常孩子是听不进去的,即使听进去了,也是一时接受了父母的牢骚,想要尽快摆脱当前的处境,同时也加深了孩子的挫败感,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干不好。而父母们在生气中,想要和孩子沟通,往往也容易适得其反。

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们首先自己要平静下来,做几个深呼吸先放松一下,当能达到与孩子平等沟通的状态时,再与孩子去交流。比如可以问:“我猜你不能按时做完是有理由的,可以和(爸爸)妈妈说说吗?”或者“我也知道这个玩具很好玩,但是如果一直玩的话,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对不对?”也可以用积极的语气向孩子建议,如:“如果我们可以早点出门,是不是就不会迟到啦?”此时与孩子沟通,目的不是强调孩子过去的失误,而是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动画片钢琴计划
暑假计划
纸钢琴
学做假期计划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萌萌的斗牛犬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