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凤
天津港口医院 (天津 30045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内所引起的一系列食管及食管外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因有食管抗反流屏障、食管酸清除、食管黏膜防御功能等发生异常。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胃灼热、反酸,吞咽疼痛、困难,声嘶,咽部不舒适或有异物感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GERD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1]。临床以改变患者生活方式为基础措施,并通过药物治疗该病患者,首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但有部分患者经PPI治疗后症状仍未得到控制,因此,非药物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2]。针对难治性GERD患者,常采用胃底折叠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热能射频治疗因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等优点,成为临床治疗的选择之一。本研究主要对内镜下热能射频治疗GERD患者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美国胃肠病和内窥镜外科协会建议,年龄18岁以上,且反流或胃灼热症状时间持续在6个月以上,不接受手术治疗的GERD患者可应用热能射频治疗[3]。装置主要包括射频电极、一根特制导管(带有球篮、球囊及4根镍-钛合金电极)。在内镜下将带有球囊的射频导管,经活检孔道送到齿状线附近,然后将展开的4个电极刺入胃食管连接处的肌层,通过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释放能量进行射频治疗[4]。热能射频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的温度、频率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对肌肉组织产生较小的损害,促进结缔组织再生,进而促进胶原蛋白收缩的重建;使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的神经末梢失去活性,减弱舒张功能,增加厚度及压力;通过降低组织的顺应性,使胃食管交界处的缩短变窄,进一步减少LES松弛发生的次数,进而达到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5]。
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表示,热能射频治疗能够有效缓解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Liang等[6]对122例患者进行了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5年后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后的胃灼热评分及反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患者对症状的控制效果表示十分满意,表明通过热能射频治疗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GERD患者容易出现反酸、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不仅影响消化系统,甚至累及呼吸系统,同时也会影响日常饮食及运动,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研究结果显示,热能射频治疗在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治疗满意度[7]。有学者纳入18例腹腔镜下经手术治疗失败的GERD患者,给予热能射频治疗,随访6~10个月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8],表明热能射频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但症状缓解后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甜腻等食物,进一步改善长期生命质量。
与PPI相比,热能射频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短期疗效,而且长期效果也十分显著。有研究发现,早期几乎所有的患者均需使用PPI进行治疗,但经过热能射频治疗12个月左右,约77%的患者无须再使用PPI或服用抗酸药等药物进行治疗[9],由此可见,给予GERD患者热能射频治疗不仅短期治疗效果较理想,而且长期效果也较显著。
食管炎是食管黏膜浅层或深层组织受到刺激或损伤,使食管黏膜发生水肿及充血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药物治疗结合内镜下治疗为主,而热能射频治疗效果并不确切。Corley等[10]研究发现,治疗6、12个月,热能射频治疗组与对照组食管炎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8年,患者的食管炎发生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由此可见,热能射频治疗对降低患者食管炎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并不显著。
近年来,热能射频治疗对患者食管动力及LES静息压的影响尚不明确,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研究表明,GERD患者经过热能射频治疗6个月后,食管动力参数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由于胃内气体膨胀诱发的LES松弛次数会相应减少,治疗前为3.5次/h,治疗后为1.0次/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另有研究显示,经过治疗3个月后,LES静息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随访12个月后,经过热能射频治疗患者的压力显著增加[13]。热能射频治疗对GERD患者LES静息压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经过使用足量的PPI治疗后仍存在食管酸暴露情况,主要原因为胃食管反流产生的重要原因是LES压力降低,食管酸暴露及反流症状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抑制反流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增加抗反流措施十分重要。有研究发现,经过热能射频治疗后的食管酸暴露明显下降,且胃灼热评分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仅有部分患者仍继续使用PPI药物[14],表明经过热能射频治疗能够降低食管酸暴露的发生率。
热能射频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胸闷、吞咽困难等,其中胸闷最为常见,但无须特别处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77例进行热能射频治疗的患者中,未见吞咽困难、胃管穿孔、气胀等并发症的发生,仅极少数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轻度发热等症状[14],由此可见,热能射频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以往临床治疗GERD患者通常以PPI为主,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反流液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促进症状的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用药后无效,且出现复发的现象。此外,长期服用药物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肺炎、肠道感染等症状,甚至形成难治性GERD。PPI对于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因为此类患者药物耐受能力较弱,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热能射频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治疗效果较好,可增加LES的壁厚,改善胃排空功能,减少食管酸的含量[15];且热能射频治疗属于一种无创技术,在胃镜检查下即可完成,可节省患者的时间。
GERD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给予其安全有效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治疗GERD患者的常用微创方法有胃底折叠术、填充剂注射及植入、热能射频治疗等。热能射频治疗具有安全、可靠、有效等优点,已被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推荐为治疗GERD患者的首选方案。该疗法操作简单,对患者影响较小,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减少PPI药物的使用,提高生命质量,且具有长远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