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研究

2020-08-14 13:53葛国建何明伟李福坚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1期

葛国建 何明伟 李福坚

摘要: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点位布设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采取合理的点位布设方法,在场地调查过程中尤为重要。文章重点就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場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点;布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1-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1.063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layout of soil monitoring points for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Ge Guojian,He Mingwei,Li Fujian

(Zheji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gineering Co., Ltd.,Hangzhou Zhejiang 310012,China)

Abstract:In the environmental survey of contaminated sites, the placement of points directly affect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urvey result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adopt a reasonable method of point plac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ite investigation.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layout methods of soil monitoring points for environmental surveys of contaminated sit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Contaminated site;Environmental survey;Soil monitoring point;Layout method

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水平,就需要做好土壤监测工作。但是实际当中由于场地污染特征分布不明确,加之污染类型存在差异,需要选择符合实际要求的点位布设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

对于污染区域的环境调查工作,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可行性原则。即监测点位的布设要充分考虑区域交通、周围建筑分布以及现场安全等因素,将各个要素都考虑在内,确保点位布设的可靠性,避免因点位布设不到而影响监测结果。第二,全面性原则。污染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的布设要结合场地历史生产状况、土壤地质特征以及后续建筑规划等,明确土壤的质量情况,为区域环境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指导。第三,经济性原则。土壤监测点布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调查结果,但是实际点位布设中也不能为了追求质量而忽略成本,需要兼顾经济性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点位布设中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以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

2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研究

2.1 系统布点法

系统布点法又称网格布点法,适用于一些土壤污染特征不明确或者土壤原始状态被破坏的区域。在实际应用系统布点法时,主要是将区域土壤划分为面积相等的多个网格,在每一个网格中布设一个监测点位,以达到土壤监测的最终效果。相对比其他布设法,系统布设法操作便利,且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在一些场地遭到破坏、污染特征不明确的环境中同样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单位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网格面积的划分,例如:对于一些农田、宅基地等环境,网格划分可以稍大一些;对于工业生产的场地,网格划分要尽量小。

2.2 分区布点法

通常情况下,对于场地土壤使用功能及污染特征存在差异的情况,土壤监测点布设可以采取分区布点法,即将环境场地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多个单元,然后根据每一个单元的面积及污染特征进行点位的布设。对于场地使用功能的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即生产区、生活区以及办公区,其中对于生产区来说,单元的划分应当以内部构造物和生产工艺为主,即生产车间、产品仓库、运输道路以及地下管线等;生活区单元划分主要包括宿舍、食堂和一些公用建筑物等;办公区单元划分包括办公建筑、绿化用地以及相应道路等。在实际进行单元划分时,对于一些使用功能相近且面积较小的单元,为了便于监测点位的布设,可以对其进行合并处理,以提升监测质量水平。

2.3 专业判断布点法

对于一些场地污染特征明确或生产生活设施明确的区域,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一般选择专业判断布点法,即布设前通过人工实地勘察、现场人员访谈以及资料收集等方式,明确区域场地的相关特征及信息,然后结合专家的经验判断该场地中存在的土壤污染区,在判断的疑似污染区范围内进行监测点的布设,通常包括疑似污染区域的中央或明确污染的区域。在实际的作业中,如果事先布设的采样点不具备采样的条件,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位的调整。

3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要点

3.1 点位区块的划分

在实际进行土壤监测点布设时,涉及区块划分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区块划分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场地使用功能、污染物分布是否均匀、土壤污染类型是否一致等,结合这些要素进行区块的科学合理划分;第二,在一些大区域场地点位布设中,要先进行多次的勘察,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进行拆分操作,此外对于一些无法划分区块的场地,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为理想的布点法,一般需要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发挥实质性效果;第三,区块划分要考虑场地内形成的分界,以此为依据划分区划的形状。

3.2 网格布设要点

首先,布设网格时要充分考虑场地面积、污染分布等要素,以确保网格布设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其次,网格形状以多边形为准,例如:三角形、矩形等,便于监测点位的布设;最后,场地的网格布设要进行事先勘察,根据勘察分析结果实施网格的划分。

3.3 点位的纵向布设

在进行点位取样操作时,除了要考虑平面的点位布设,还需要考虑纵向的点位布设。由于土壤本身存在分层的特性,所以实际当中可以在土壤的不同土层中均匀布设采样点位,对于布设方法的选择如下:第一,表层土壤采样时,各种常用方法均有较好的效力保证;第二,浅层土壤考虑实地特征和土层深浅差异,可在不同深度范围多次取样制作混合样;第三,对深层土壤采样则需要采取纵向分层法,在多个土层分别采集代表性样品。

4 结束语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实际布设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理想的布设方法,并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点位布设的合理性,最终提升环境调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飞.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布点布设及监测质量的提升[J].区域治理,2019(34):109-111.

[2]武恩泽.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94.

[3]王媛.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43+76.

[4]单文丽,李会杰.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J].河南科技,2019(32):153-155.

[5]张立祥.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40+142.

[6]朱梦杰.污染场地土壤初步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探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7(06):51-54.

收稿日期:2020-08-23

作者简介:葛国建(1985-),男,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