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歌曲《Home》MV的认知符号学研究

2020-08-14 21:53徐玲玲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意义

摘要:符号使人类通过模拟,指示和社会规约等方式来表征世界。每一个符号都是意义携带者。音乐视频中,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独立或互补地运行,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传递特殊含义。意义与感知体验相关。特定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可唤起人类相似心理感受。不同符号资源都有助于创造意义。意义属于文化,而不是特定模式。

关键词:认知符号学;意义;音乐视频

引言

赵毅衡将符号清晰定义为“携带意义的感知。”[1]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任何意义活动必然是符号过程,符号用来表达意义。意义通常用语言符号表达,因为任何符号系统的解释都依靠语言。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出于交际需要,表达方式日益多样化、丰富化。一切有意义的事物都可视为符号,如颜色、路标、手势、数学方程式、象征仪式等。意义的识解与认知能力紧密相关。“如果我们认同认知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级的认知能力一般指抽象、语言、话语、结构、法律、音乐、视觉艺术和文化实践,其基础便是使用常规制定的和有意向的符号。”[2]符号既可作为认知对象,也可作为认知基础,其目的是表达与解释意义。《Home》MV是由中国歌手、音乐制作人蔡徐坤创造。整个MV传达了爱与希望,充满治愈感。该作品主要由语言符号、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组成。本文将从从象似性视角、概念整合视角和图形-背景视角分别对以上符号进行认知分析。体验哲学为该作品激起人类相似心理感受与情感提供了哲学基础。

一、象似性視角

Haiman把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与关系象似。“前者指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成分象似,就是形式与意义相对应;后者指语言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与人的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对应。”[3]其中,关系象似又可进一步分为距离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等。该作品的语言符号以歌词为主。下面分别从数量象似、顺序象似角度来分析这首歌的语言符号。

数量象似指语言符号与所表示概念数量象似。《Home》歌词中一共描写了十种不同的意象: “alone”、“home”、“pain”、“stars”、“sky”、“limit”、“爱”、“希望”、“阳光”、“阴霾”。消极意象(“alone”、“pain”、“阴霾”、“limit”)与积极意象数量相当(“home”、“stars”、“sky”、“爱”、“希望”),二者形成抗衡力量。“量大的信息,说话人觉得重要的信息,对听话人而言很难预测的信息,表达它们的句法成分也较大,形式较复杂。”[4])其中,“alone\孤单”、“home\家”、“爱”有反复出现。歌曲创作者通过增加意象出现的频率来表达情感。先否定消极意象“alone\孤单”,再增加积极意象“home”与“爱”的次数,表达了歌曲制作者美好的祝愿,传达了积极的情感。

顺序象似指语言符号的排列顺序与人的时空体验象似。歌曲所描述的十种意象实则是歌手所见、所闻、所感的映射。英文歌词部分中消极意象与积极意象交错出现,映射出积极力量与消极事物相互抗衡;中文部分歌词中的积极意象超越消极意象,表达美好的祝愿与最终目标。

认知语言学遵循一条普遍的原理,即“现实-认知-语言”。语言对现实不是镜像的反映,其中还有“认知”这个中介。“语言对认知具有影响和反作用,认知对现实也具有反作用,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人类认知了科学规律后,就会产生改造世界的动力。”[5]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导致语言对现实描述的不足,因此,非语言符号起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结合对该作品的阐述具有重要作用。

二、概念整合视角

概念整合理论包括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图式结构。“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彼此投射形成概念整合网络。”合成空间通过自己组合、完善、扩展等形成新创结构。

视觉符号由视觉能指构成,即具有可见性(而不是被听到,触摸,品尝或闻到)。“关于感觉,景物,声音,味道,气味,想法的图像等都是由人脑制造。这些使我们能够生成可能没有实际经历过的假设情况或情景。心理图像可以代替真实事物,使人能够计划和预测事物。”)图像难以脱离文化存在。生活在相同文化中的人想到两个对象的心理图片会非常相似,称为“文化原型”。等边三角形被视为原型三角形,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此类三角形被视为理想的三角形形式。这种视觉图像表明人倾向用特定的文化方式看待事物。这可以解释为何音乐视频将长江大桥和江汉关大楼选为素材,用为大众公认的标志性建筑来描述武汉的场景。《Home》音乐视频中有三处不同的呈现方法。第一处是贯穿视频的黄色星星。输入空间I是黄色星星,输入空间II是黄色星星经过的且没有颜色的人、景、物。经过空间投射,两个空间形成了一个共存的类属空间,黄色星星给这些人、景、物带去了颜色,它们在某一程度上由因为颜色差别导致的分离转变成同一立场。在形成合成空间时,观看者需将背景图式、认知结构和已知信息与来自输入空间的信息进行匹配并发挥想象力。冬季,万物正在沉睡,一切看似失去了生命力,没有生气。随着气温回升,春天来了,整个城市焕发生机。因此,合成空间中可以得到该黄色星星的象征含义,即春天、爱与希望。第二处是橱窗里的布偶。输入空间I是橱窗里的布偶,输入空间II是黄色星星。在黄色星星到来之后,布偶活了起来,并且开心的跳舞。黄色星星象征着爱与希望,结合当时背景,医护人员是爱与希望最大的传递者。与之对应的则是病人。因此,合成空间中的信息则是医护人员为病人带去了希望,病人最终治愈。第三处是一群坐着带天使翅膀公交车的医护人员飞向远方。这里除了将护士比作天使,称赞她们高尚德行外,还有另一层含义。输入空间I是驶向远方的带翅膀的公交车,输入空间II是坐带翅膀公交车的医护人员。共有空间是带翅膀的公交车。该车可以看做是送像天使般医护人员回家的车。

三、图形-背景视角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由“图形”(被观察的对象)和对象赖以产生的“背景”组成。图形似乎更加实在,从背景中突显出来。图形-背景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视角指人们对事体描述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事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视角的选择与“突显”密切相关。“声音可分为三组类型:前景(Figure)、背景(Ground)、远景(Field),或两组类型:前景、背景)或前景、远景。若无描述的视角,则只有前景。”

歌曲开始时,一段八音盒声传来,成为前景声。随后,歌手声加入,成为前景声;八音盒声退居其后,成为背景声。紧接着,童声和嬉戏声加入,童声越来越大,中途阶段与歌手和声,共同成为前景声。和声中歌手声处于主导地位;童声处于从属地位,童声起支持配合作用。童声逐渐消失,转为远景声,歌手声仍处于前景。在结尾部分,歌手声消失,童声再次出现,成为前景声,以孩子欢笑声作为背景。八音盒声、歌手声和童声三者分别有成为图形,被听众识别。听众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它的情感内容。“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欣赏者通常会把音乐中情感内容与语义符号体系中‘悲哀、‘欢乐、‘忧郁‘狂喜一类的情感概念联系在一起。”

该作品中的符号与认知解读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歌词中的“we”、“pain”、“希望与爱”、“阳光”是移动的或概念上可移动的实体,它的路径、位置或方向是变量,是图形。“home”这个实体相对于某一参照框架处于静止状态,是背景。图形-背景理论同样可用于视觉符号中。该MV中,黄色星星与小男孩是独立的物体、具有独立的特征,且是运动的,因此是图形。由于二者同时出现频率较高,且黄色星星更详细、集中、明亮且更具吸引力,因此,黄色星星是主图形,小男孩是次图形,以视频中出现的人、景、物为背景。在整个MV中,图形与背景不断变化,该变化以颜色转变为线索。如作为图形的小男孩,在黄色星星带领下,经过的事物由无色变成有色,由背景变成图形,此时由于小男孩仍然是无色,在信息上与环境断裂,转为背景。直到结尾部分,小男孩有了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转为图形。这种图形-背景的变换突显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概念整合理论有利于对该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对应现实的物质世界和制作者呈现的虚拟世界。后者大部分是对现实的写实,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类属空间则是以现实为原型的人、景、物等。合成空间包含了艺术再创作部分。制作者利用这一部分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观看者和听众除了可接受到制作者表达的感情,该作品同样可以激起观看者和听众的心理感受。认知具有体验性。“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经验的。”“现实越相近,认知越相像。”相同的现实经历使人们在欣赏该作品后会产生大致相同的情感,如温暖、治愈、感动等。

“‘主观性指语言的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音乐是在解释者心理激起的各种反映。这首作品的表意对象有具体的,也有经过艺术加工的,因此它的解释项可能比该文解释更丰富。

四、结束语

音乐视频是由语言符号、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等构成的社会符号系统。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结合加强了音乐视频的主题表达。象似性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为各符号构建提供了认知解释力。基于相似现实基础,具体的表意对象唤起人们共同的认知体验;抽象的表意对象为解释项提供了无限可能,是特定主题的音乐作品别出心裁之处。

参考文献

[1]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35(06):6-14.

[2]胡壮麟.认知符号学[J].外语学刊,2010(05):20-25.

[3]朱永生.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與象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1):2-7+80.

[4]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01):2-8+80.

[5]王寅.“现实—认知—语言”三因素间的反映与对应滤减现象[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03):71-76.

作者简介:徐玲玲(1997-),女,湖北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有意义的一天
意义的猎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0的苦恼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
Confucius:Life with Many Meanings
HOW TO SPEND SUMMER VACATION 如何欢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