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理念在滨水公园景观中的应用初探

2020-08-14 21:57陈嘉欢付运好罗小娇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

陈嘉欢 付运好 罗小娇

摘要: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回归自然的渴求,城市公园景观的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态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本文阐述了生态设计的背景和内涵,通过分析生态设计对于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规划的重要性,提出了滨水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策略,为其他地区滨水公园的景观生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回归自然;生态设计;滨水公园

1 研究背景

滨水公园是城市人群高密度活动区和高频率区,如何打造一个让城市满意的城市景观空间,符合生态持续发展,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人文本、生态优先、功能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重对区域现状环境的治理与改造,改善区域环境,防止环境恶化,形成一个循环共生的生态系统。滨水公园要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更要满足区域生态稳定与发展的需求。还要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契机和持续活力,一个具有文化、生态的滨水公园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文化涵养对外展示的重要载体。一个成功的城市滨水景观,不论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还是提高当地人们生活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2 生态设计的内涵

一个良好的生态栖居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生态的研究从未停下脚步。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先贤意识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逸周书·聚篇》中的“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与《吕氏春秋·首时》中的“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等先贤名句,都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2]

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和生态学家瑞恩在1996年提出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核心内涵也就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改造环境之间各种要素的和谐共生。

3 滨水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景观设计在城市环境中占据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既不能利用数据严格划分,又不能只讲究形式和视觉美,景观设计师必须了解科学、了解生态,考虑景观设计是否会对环境和生态产生破坏,认真分析景观环境和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

3.1 因地制宜式的生态设计

在滨水公园景观规划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解读现状,充分尊重场地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地理特征,要注意滨水公园内外环境各种要素之间的生态共生关系。充分保留场地原有元素,对场地原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减少设计对自然的影响。因地制宜式的生态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一定程度上保留一些历史记忆,形成良好的文化记忆场所。这种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的、敬畏自然的做法是生态设计的重要体现。[3]

3.2建设材料的生态优先

在滨水公景观规划时,要以环保生态优先为原则。不论是公共建筑、构筑物、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还是其他景观小品,都尽量选择较为环保的材料。[4]比如,在选择广场、园路等铺装材料时,在保证美观性的前提下,要尽量选择透水性比较好的砖类铺砖,减少其他如花岗岩等硬化材料(透水性较差,吸热快、散热慢)的铺装;其他树池的材料也可以选择碎石、卵石等进行填充;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可以使滨水公园内部与周边区域水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滨水公园生态稳定,利于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与文态相结合

滨水景观是人文与自然的体现。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城市滨水生态景观是生态与文态巧妙结合的过程。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滨水公园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大到公园的整体功能布局、小大各个景观节点的细部设计,都是不可忽视的方面。滨水公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规划好滨水生态公园需要我们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充分依托当地的人文资源,将生态和文态巧妙融合到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去,使公园不仅有原生态的自然野趣,还富有当地特色的人文情怀。[5]

3.4 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特性

公园中的植物,是公园的主角之一,也是生態设计的重要部分。不同的植物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增强空间的层级感和空间差异美感。植物的配置对于公园的观景质量和生态效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滨水公园景观规划中,要以生态优先理念为基础,处理好滨水公园中各要素的共生关系,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特性、水源等自然条件,合理选择植物的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其他树种为辅,构成良好的滨水植物群结构。同时,注重滨水公园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的巧妙搭配,增强滨水公园植物群落间物种的丰富多样,形成良好的水陆滨水景观界面的同时为公园水陆动植物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促进滨水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滨水区的景观设计理念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国内外创新的设计案例层出不穷。由此,城市公园的是每个城市发展的必须和时代的主题,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生态设计,将是时代的热点和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使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更加符合不同时代的人类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经久不衰,如何将理论与实际巧妙结合,将特色理论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并形成系统有效的方法,是我们相关专业不断探讨和实践思考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何达.城市生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建材,2020(03):75+77.

[2]周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营造——以天津彩带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19(20):113-114.

[3]周林春.滨水公园生态化设计解析[J].现代园艺, 2019(18):114-115.

[4]汪雨.滨水公园的视景体验设计——以浏阳市长兴湖滨水公园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62-63.

[5]马浩然,宋春丽,齐莎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滨水绿色空间设计——以三亚市两河及丰兴隆生态公园为例[J].城乡规划,2017(03):68-75.

[6]詹倩倩.基于生态理念的合肥周湾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J].大众文艺,2017(11):96-97.

本文指导老师:罗小娇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生态设计”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之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