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民族文化东风,妙推学校德育

2020-08-14 19:45韦苏纹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
关键词:德育资源民族传统文化职业教育

摘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德育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民族性,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深挖本土德育资源,巧借民族传统文化,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形式中让学生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学习、实践、体验、感悟、内化、升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和身心素养。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职业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立德树人问题,铸魂育人需要更加注重以文化育人,深挖区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德育只有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有生命力,这样的德育才具有文化之源、民族之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的重要资源,是思想政治德育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对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铜鼓文化研究背景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集科学的铸造和精美的艺术于一身,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它记录着古骆越民族生命、生产、生活的过程,更是骆越民族的精、气、神所在。河池市是世界上已知的民间传世铜鼓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在河池市境内,壮族、瑶族、苗族等村寨中,凡传统节日、婚嫁喜庆,仍保留着敲奏铜鼓乐、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的习俗。击鼓而舞,伴舞而歌。各民族盛大的节日,如壮族蚂拐节,壮族三月三、彝族的跳弓节、瑶族的达努节等更要举行大型的铜鼓演奏和铜鼓舞蹈表演。千百年来,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形成了独特的铜鼓文化。铜鼓文化更是广西区域民族传统文化的图腾。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感召力,尤其是蕴含在其中的德育资源,能够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诸多启示,助力德育实效性的提高。结合时代要求创新地把文化传承与学校德育结合,提出优化路径与可行性方案,使德育“活”起来、“特”起来、“灵动”起来,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德育最适合之路。

二、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德育融合现状

河池地处桂西北,革命老区境内聚居着壮、瑶、苗、毛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多民族共生共存形成了灿烂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从2005年开始,河池正式启动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抓好名录建设,实施重点保护,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绩斐然。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国家示范中职学校,2013年学校获首批“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自2017年起至今连续承办全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研讨会暨学术年会,向参会嘉宾展示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迎难而上、改革创新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和经验。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深挖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依托当地丰富的“非遗”资源、依托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以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为载体,坚持活态传承,在普及、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中实现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育人功能。

三、主要创新措施

1.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是德育的主战场。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保留主流课程结构之外,将铜鼓文化渗透入各专业。借助现代的数控机床设备分析铜鼓构造,展示铜鼓的外形及设计意义,讲解现代铜鼓铸造技艺艰苦的探索;讲授铜鼓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和文化价值;传诵前辈爱鼓、惜鼓、护鼓、传鼓的故事;讲敲打铜鼓时的规矩;教授音乐铜鼓的演奏。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家乡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意识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自外而内接受家乡民族传统文化,由审美体验到精神的感召,实现教育传承所需的情感与道德支持。

在理论课程教学之外,我校德育工作从理论德育转向侧重于生活德育,与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身心成长密切联系,从伦理、劳动教育、生活技能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学校大力践行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要“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思想。搭建“非遗”活态传承大舞台,积极推动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把传统的民族山歌、舞蹈、体育运动等带到学校,作为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依托学校民族体育竞技队、勤泽格拉舞蹈队、舞草龙狮队等民族文化社团,定期开展山歌、刺绣、剪纸、民族文体竞技等社团活动。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及热爱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校原创舞蹈《阿公的鼓》讲述的是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蜂鼓舞的传承故事。舞蹈编排大气,故事感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设计制作的《姐妹情深》作品,七个民族娃娃身着河池七个世居少数民族服饰,还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点,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设计精巧、具有浓浓的文化韵味。学校定期组织文创设计大赛,让学生用奇思妙想点缀校园文化,设计出校园色彩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创产品。有同学将铜鼓文化的各种元素应用于景观设计,有同学将铜鼓符号跨界创新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具当中,如灯具,于细节处显示铜鼓文化的凝重与绵长。让学生用文化创意的新思路去创新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不仅让民族文化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还能引导学生的自觉产生文化认同感,自发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要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教育的模式,促进传统文化在师生中的传承,使民族文化在校园内、课堂里流动起来,打造一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先进育人理念,能代表河池特有民族文化艺术的教师团队无疑是第一步。我校根植于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多民族聚居地,汲取地方资源鲜活的养分,因地制宜进行中职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长期聘请民间艺人--南丹水族马尾绣的手工技艺传承人谭秀仙、仫佬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华清、铜鼓铸造大师韦启初等10位行业企业专家及民间传统工艺大师作为特聘指导教师。首先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技艺传授,多种学术交流和教学实践,营造知识共享、经验交流的氛围,实现横向专业知识的传递交流。再次,传统手工大师与教师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不仅将中职学生学生从课堂引向工作室,让学生在这些工作室里跟着大师、教师边学习,边实践,全方位深入了解和掌握傳统技艺,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走向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锻炼。并且全校教师在各科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传播工匠精神。一系列活动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学习、传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和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在接受教育的层面上,我校在将教育者“请进来”的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和学生拥有“走出去”实践的机会。“走出去”的方式是多样的:一是教师指导学生到民族村寨调研体验,进行田野调查;到环江韦启初铜鼓厂进行实地参观调研,了解铜鼓的铸造艺术;到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去参观,更深入细致地认识铜鼓,热爱铜鼓。还参加各地的文化纪念活动,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巴马布努瑶祝著节等活动,通过亲身参与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提升爱民族爱家乡情感。二是我校多年来每年在市体育馆承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师生共同面向全市展示河池的民族文化风采。三是学校师生多次参加特色民族文化传承节目。我校姚亮老师带领盲人学生蓝宝石带着铜鼓、天琴等多种少数民族乐器,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用铜鼓演奏、山歌演唱,传播民族文化风采。多项带着铜鼓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情的升华。不仅有知识传授,更有情感陶冶、意志磨练和行为引导,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3.传统方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了人。校园文化建设毫无疑问是校园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充满人性、“活”起来的校园环境可以育身、育心、育德,对于学生的道德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努力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体现“不说而教”的艺术性,在原有的“立德广场”、“星光大道”等校园环境的基础上,依托“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建成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展示中心。中心收藏一面大型悬挂式定音铜鼓和一套微型定音铜鼓,设有民俗体验区和实训区,课外时间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与家乡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同时,加大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切实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施,重视培养学生品德风范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自觉约束自己,实现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育人功能。

现代社会,已从传统媒体、新媒体到了自媒体时代。当代中职学生是深受“快手”、“抖音”等短視频软件影响的青少年,因此短视频等APP也就成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是构造中职生良好的价值观导向以及正确的人生目标理念的重要战场。指导学生学会辨别并自觉抵制短视频中低俗、色情、暴力等负面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美,传播美,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文化习俗,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学生用拍照、视频,将抽象的文化具体化,不断“晒”出精彩的瞬间、有感染力的作品,传播正能量,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我校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随手拍”活动中,作品“可贴近的铜鼓”拍摄除了铜鼓广场大型铜鼓外,在河池街道随处可见作为装饰的铜鼓图案运用到了路标牌,路灯及灯柱形状上,广场铜鼓石凳等等,细心观察的学生让大家发现这些并不是特别起眼的符号化铜鼓同样是构成城市美丽风景的一部分,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融合到了一起。主题视频作品“鼓声传来是故乡”记录的东兰县巴筹乡巴英村蚂拐节的过程。(蚂拐节是红水河畔壮民族的祈雨祈福的重要节日,壮先民认为蚂拐(青蛙)是雷公的使者,因而将其作为崇拜之神,不仅将其雕塑在铜鼓上,还要对蚂拐进行祭祀崇拜。)视频展示了在蚂拐节“请蚂拐”、“孝蚂拐”、“葬蚂拐”三个环节中,铜鼓扮演的重要角色,有抬着铜鼓走村串寨地贺喜,也有将铜鼓悬挂在蚂拐亭,每日击鼓唱歌,为蚂拐守灵。鼓励同学参加快手发起的“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引导学生发掘扎根乡土的非遗传承人,借助快手的科技力量和平台优势,赋能更多非遗传承者,全方面开发与挖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发挥了“源泉”作用,接力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之,挖掘和传承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是不忘初心共筑梦,新时代立德树人发展的要求。民族地区的学校德育工作要以借助民族文化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意识,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强化自身民族自豪感,自觉弘扬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才能使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学校德育工作有特色,见成效。

参考文献:

[1]黄瑛 广西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经济研究参考》[J],2017年.47期.

[2]黄艳 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研究《广西社会科学》[J],2017年.05期.

[3]罗佳 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中职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特色项目建设为例 《才智》[J],2019年.23期.

[4]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非遗”活态传承教育的启示—— 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为例《广西教育》[J],2018年.22期.

[5]孟凡华,陈衍. 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职业技术教育》[J],2013年.24期.

基金项目:

河池市2019年第二批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河池铜鼓24平均律音乐研究与开发暨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课题立项编号:2019012。

作者简介:韦苏纹(1992.10-),女,壮族,广西凤山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教学,从事工作: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德育资源民族传统文化职业教育
让德育教育在我园生根、开花
怎样在幼师音乐课程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综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