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亚宁
摘 要: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犹如小孩子蹒跚学步,兴味正浓,正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来满足他们的这种兴趣,让他们把写好作文当做学好语文的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而不是一种负担。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大胆想象,让学生多读书,光积累,教给他们一定的写作方法,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兴趣;用心观察;写作方法;赏识评价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是新课标中对于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是看图说话渐渐过度到独立成篇写作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为以后升高年级后的写作训练奠定基础的过程。因此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不知道写作文如何下笔。即使硬挤出一些内容,也多是记流水账一般,空洞无物。因此,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策略,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使学生积极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写作的自信心,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1.借助生活实景,让学生学会观察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容易动笔,乐于表达。然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小学生来说,无非就是枯燥的两点一线:每天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回家,周而复始。其实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写作资源。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如教师让学生写关于季节的写景作文时,可以让孩子们在上下学的路上有意识的观察这个季节的景色特征,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和发散学生的思维--你都找到哪些美丽的景色?你能说说为什么觉得这些景色很美丽?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被充分激发,不仅会努力寻找景色特点,还会对其细节仔细观察,找到它们美丽的所在。
2.借势口语交际课,让学生有话可说
叶圣陶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与欲望,积极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我是小歌星、孝亲打卡、整理书包、成语接龙等。如开展“孝亲打卡”比赛,重阳节在学生中发起“重阳打卡孝亲百日”打卡发微圈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支持下坚持打卡,每天为家庭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长辈洗脚、捶背、讲故事等,献一份孝心。我和同学们一起定下评价标准,规范比赛的程序,课上用电子白板播放孩子们和家人捏捏脚、梳梳头、洗洗碗、捶捶背等其乐融融的视频、照片。感受孝老爱亲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一件事很了不起,让孩子们明白孝老爱亲不是做给谁看,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感恩亲情、照顾家人,体验分担的快乐,奠定幸福的基础。课堂上先让学生说出当时的感受,随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真情实感。适时捕捉活动中的练笔契机,让学生感受到练笔的素材就在自己的身边,没什么难的,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了作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在练笔中提高习作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1.廣泛阅读,重视积累
“读书破完卷,下笔如有神。”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这句诗告诉我们,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写起作文来才会胸有成竹。中年级的学生积累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那么教师应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用来摘录好词好句的笔记本。小学的语文教材课文文质优美,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的把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句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每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应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消化过关,形成常规。此外,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扩充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养成多积累的良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书看得多了,词汇丰富了,表达能力也跟着提高了,写起作文来就能信手拈来,语言就会轻松灵动。
2.从仿写到创造,引导学生成功入门
以范文为例子,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仿写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比如《白鹅》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的顺序写的,条理很清晰,是学生仿写的典范。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续写,描写自己熟悉喜欢的动物。了解了总分这种写作方法之后,继续扩展练写其它文章,写人、写景和状物的文章,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就容易多了。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勤读多写,注重积累”是基础;“一课一练,持之以恒”是关键。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但仿写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只适用于中年级作文入门教学。
三、多元评价,重在赏识
心理学表明,只要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最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因此,习作教学一定要抛弃一刀切的教学要求,设计多层次的弹性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要求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哪怕用了一个好词、好句也要及时表扬。得到老师的肯定,能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成功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作文讲评时要多肯定。优秀的作文可表扬,对中、下水平学生的作文也要挖掘闪光点,巧妙的词语、精彩的句子、生动的片段都可以当众肯定,使每一位同学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对写好作文产生信心和兴趣。当然,习作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的评判,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可采取自主评价和交互评价这两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修自改的过程中意识到自主评价的意义,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在评价他人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裨益,汲取他人的闪光点。同时在班级内开设班级习作专栏,让同学把自己认为做得满意的作文贴上去,供大家欣赏、评价,尤其鼓励有进步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习作。每间隔一段时间,把这些各有“亮点”的习作编集成册,在全班同学之间传阅。这样多元评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写作能力得到的提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能,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正确引导,课内课外互相促进,作文教学的成效必将更加显著。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