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信念的永存

2020-08-14 10:13廖凤月
新丝路(下旬) 2020年9期

摘 要:在舞蹈语汇的选择上,编导可谓做到“一切为我所用”。大量的运用到了生活动作语汇,将生活动作语汇经过艺术化处理转化为舞蹈动作,这就使生活动作语汇升华成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且这些平易近人的生活动作语汇更能够让更多的观者产生共鸣。

關键词:舞蹈语汇;表现手段;舞剧创作

初看《永不消逝的电波》完全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所吸引,这似乎是打破了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见解。整部舞剧叙述的非常完整,且每个舞段都是为剧情所服务的,毫不拖泥带水。在观看间隙,根本来不及鼓掌,已经深深沉浸在舞剧中人物角色塑造及暗藏玄机的表演和剧情的推进之中,人物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手部动作可能都为接下去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不得不再次感叹该舞剧编导“功力深厚”。

再看这部舞剧又有了新的感受与认识,接下来我将以所学专业—舞蹈编导的视角对该舞剧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是一部现代舞剧,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确定,第一:舞剧中出现的时间与空间交错进行的场面;第二舞蹈身体语料的扩大,生活动作大量出现,还出现:探戈,摩登,芭蕾,古典舞甚至武术的语汇;第三,现代舞是用身体在书写社会现实,记忆中的现实和超时空的心理现实。在这几点的指引下,我们可以确定这部舞剧是一部现代谍战题材舞剧。

整部舞剧的结构也非常的完整,舞剧以李侠和他的妻子潜伏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为主线,讲述了从他们来到上海后李侠及战友们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故事。是按照剧情发展的时间顺序而推进的,大致可分为:开端—发展—小高潮—高潮—结束。舞剧剧情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将人物身份性格和剧情的发展交代的非常清楚,每一幕的设置也是恰到好处。编导在每一幕都设置了悬念,成功得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将人引入到思考联想之中。

在舞蹈语汇的选择上,编导可谓做到“一切为我所用”。大量的运用到了生活动作语汇,将生活动作语汇经过艺术化处理转化为舞蹈动作,这就使生活动作语汇升华成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且这些平易近人的生活动作语汇更能够让更多的观者产生共鸣。在舞蹈动作语汇中还运用到了摩登舞,探戈舞,古典舞等舞蹈动作语汇。这些舞蹈动作语汇加强了舞剧中人物的塑造和环境的营造。在细节动作中,一个手部动作,一个眼神,一个面部表情都处理的非常细致,成为剧情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舞剧的灯光运用中,大量使用了白色,黄色的定点光,侧光,面光等。这些光束的运用增强了舞剧氛围的营造,加强了舞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中白色的定点光束具有视觉空间上的隔离效果,将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放在舞台上进行展示,具有双重的叙事的效果,增强了舞剧的“故事性”,让观者目不暇接。其中红色光束的应用也是暗示着革命战士们的牺牲。灯光的应用还在舞台上展示人物由一个物理空间走向另一物理空间的转变。在流动光的运用上也使观者产生一直在不停运动的视觉感。在灯光的使用上编导做了很多的考虑,许多的情景设置也借鉴了电影,电视的表现手法。

在道具的使用上,每个道具也构成和加强了舞剧的叙事表意功能,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道具使用也反映了一个人物的身份和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如说:裁缝掌柜的卷尺,后来也成为传递情报信息的工具;摄影记者,成为发现革命战士的线索;李侠戴着妻子兰芬织的红围巾,后来也成为被追杀的明显标志。这些道具无疑都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并且成为构成整部舞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舞剧中的音乐,无疑也是舞剧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剧中的音乐从听觉上加强了舞剧氛围的营造,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同样辅助了舞剧进行表意的功能。其中刚开场的群舞音乐,加强了紧张的氛围,使人感觉有危险在靠近,滴滴嗒嗒的雨声更是让人感觉革命战士的艰难境地;电波的声音,也向观者传递了李侠夫妇执行的是一项不平凡的任务。再比如说女子群舞使用经典的“渔光曲”,音乐细腻,更是加强表达了女主兰芬的朴实温柔和心怀美好之情。

舞剧的服装设计也非常具有老上海的特色,上海式的女士旗袍以及发型都独具老上海的风味,让人一下就能融入所看到的情景之中。特务一身黑的打扮,视觉上让人感到压抑而危险。服饰的设计也让人物的身份更加明确,并且是人物个性的外在表达。服饰也成为舞剧构成中重要的“话语”表达。如:“女主”的旗袍简约朴素端庄,这也侧面的反映出女主兰芬这个人也是简约朴素的作风,“女特务”的服饰也处处彰显了她的特务身份,以及阴冷残暴的一面。

舞剧的演员也是让整部舞剧成功的一方面,舞剧的演员都是上海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他们的身高和舞蹈功底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而考进上海歌舞团的,都是优中选优的舞蹈演员。其中不乏有像“朱洁静”“王家俊”这样的明星舞蹈演员,他们有许多舞剧的演出经验,在人物的塑造上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编导编舞蹈是创作,那么舞蹈演员经过自己的理解跳出来的,同样是创作。好的舞蹈演员通过自己的理解,会将舞台上的人物表现得更加的饱满,更有血肉。本部舞剧中的主要演员们,将人物塑造的非常的成功。我似乎真正看到了革命战士在发出电报时的喜悦;战士牺牲时的痛苦;女特务的阴险毒辣。

舞剧的表现手段也是非常的新颖,结合了电视电影的蒙太奇表现手段。将许多画面拼接在一起,将人物的心理,或者所看所闻放大在舞台之上。使舞剧剧情更加清晰明朗,也推动了舞剧剧情的发展。借助了戏剧综合化表达,将人物表现得有血有肉,融入生活化动作“意味”指向性更加强。使用交响编舞法,把不同空间但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在舞台上同时上演,加强了舞剧的故事性和可看性,使剧情更加饱满。真正让舞蹈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让更多的观者欣赏接受。

舞剧的主题非常鲜明,就是围绕着李侠夫妇在上海做地下革命战士的故事。在舞剧之中还有几条主要的故事线:一是李侠与其妻子兰芬的爱情故事线;二是裁缝与其小学徒的师徒情;三是小学徒与卖花女的爱情故事线;四是李侠与其革命战士的革命之情。李侠发送电报是舞剧的线索,每发送一次电报,都会有革命战士牺牲,为了让电报成功发送,李侠最后也壮烈牺牲。舞剧名称《永不消逝的电波》更是暗含了革命战士虽然肉体牺牲了,但是他门的革命精神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在舞段的设计上,编导更是别出心裁。群舞,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等均有在舞剧里面出现。群舞,更多的是一种气氛环境的营造,以及将主角的情感放大的作用。在此部舞剧当中群舞不仅是作为了气氛环境的营造,更具有了观赏性与可看性,如“渔光曲”舞段,此舞段不仅具有舞剧中的剧情性和观赏性,更是将女主兰芬更甚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的朴实柔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来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仍未停止。以至于“渔光曲”舞段在2020年春晚被邀请在春晚大舞台上演出后,使此舞段便火遍大江南北,变得家喻户晓。在舞剧中,独舞舞段更多的是对于人物心理外化的表达,如:李侠在第一次得知自己的革命战友们牺牲,他却什么也做不了,他的独舞舞段表现了失去战友的痛苦还有自己的内疚之情。舞剧中的双人舞段,不仅有情感宣泄和剧情的表达,在李侠与其妻子兰芬的双人舞段中将相遇相知的过去与相依相靠的现在连接起来在舞台上同时呈现。舞剧中三人舞,将冲突矛盾呈现的淋漓尽致,在女特务李侠与拍照记者同时乘坐电梯的三人舞时,将三人的人前及背后的两面性与他们之间的对立关系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上都是构成此部舞剧成功的原因。这部谍战题材的舞剧,虽然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的故事,但是在编导在自己的理解上结合现代的表现手法改编以后,通过“爱情”“师徒情”“战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等,让观者为之动容。舞剧的人物塑造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对于“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面部表情”的细节都处理的非常细腻,让人耐人寻味。韩真,周莉亚两位编导在编导舞剧作品中每次都在寻求新的突破,无论是在舞剧结构和表现手法上。她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舞蹈创作体系,我认为她们的创作规律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作者简介:

廖凤月(1997--)女,汉族,四川德阳人,硕士研究生,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