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893年—1923年)的读书生涯

2020-08-14 10:13王宏涛
新丝路(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湖湘文化毛泽东

摘 要:本文着重从“知”的方面,呈现青年毛泽东的读书生涯。

在私塾,毛泽东照例从中国传统启蒙教材入门,随后点读“四书”“五经”等;同时他还阅读了《岳飞传》、《水浒传》、《反唐》、《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书。在私塾期间还学习了《了凡纲鉴》、《史记》等。

到了长沙,第一次见到《民立报》,柳潜借给他一套《御批历代通鉴辑录》;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时阅读了《资治通鉴》。

毛泽东在上湖南省立一中的半年时间,制订了个庞大的自学计划,他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特别是严复翻译的书,如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基的《群学肄言》等,这使他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一次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

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对于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对青年学子具有很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湖湘文化;六年孔夫子;西方近代思想文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毛泽东(1893年—1923年)究竟读了哪些书?他除了读中国传统的启蒙典籍“四书”“五经”;还读了《岳飞传》、《水浒传》、《反唐》、《三国》和《西游记》等;读了《了凡纲鉴》、《史记》、《御批历代通鉴辑录》、《资治通鉴》,培养了他学习历史、关心时事的兴趣和志向。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奠定了良好的古文基础;参加新民学会,对他坚定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游泳的习惯;毛泽东“游学”关注中国底层社会,养成了调查研究的良好作风。

一、湖湘文化的“‘知‘行合一”对毛泽东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份的桥梁地带。湖南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境内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约占一半。具体到湘潭县韶山冲,是个典型的丘陵地区。湖南这种地形造就湖南人的性格刚毅决绝,性如烈火。

湖湘文化的特点“‘知‘行合一”。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子(周敦颐)以主静为宗,主张经世致用。而王夫之反对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湘湖文化“‘知‘行合一”的特点,贯穿了毛泽东的一生。

二、毛泽东的启蒙教育及“六年孔夫子”,培养了他对历史浓厚的兴趣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圫外婆家度过的。外祖父家虽是务农的,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生活比较富裕。他同表兄弟们一起生活,六岁开始作一些田间的零星劳动。八舅父文玉钦(1858-1929年)在开馆教读,毛泽东就去旁听。因此,他虽未正式就读,去认得不少字,往往能背出一些课文,还能脱手写字,深得八舅歡心。[1]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听到八舅对学生们讲有关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中国被列强瓜分之事。这些一定给幼年的毛泽东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影响。

在私塾,毛泽东照例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这些普及读物入门。随后点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启蒙读物。这些典籍,在我们现行学校教材中“一鳞半爪”。各种资料显示:毛泽东早期蒙学中没有《弟子规》,但该书是中国传统蒙学中一部重要的教材。

1906年,毛泽东转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塾师是毛宇居,读的是《春秋》《左传》。在这里培养了他对历史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陪伴了他一生。

首先,《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语(包括历史、地理、政治(哲学)、书法、绘画、音乐等)承载着文化传承,这些典籍文化传承功不可没。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围,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幼学琼林》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幼学琼林》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能指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辑录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倡导“以仁为本”。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500年间的社会面貌。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大禹谟》记载十六个字的中华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乃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现在的《易经》一般即《周易》。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春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学习“六年孔夫子”,毛泽东虽然不喜欢经书,但是少年时的记忆会终生受用。在他以后的诗文中,这些传统典籍引用不少。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典籍中包含的儒家思想。一言蔽之,特別是儒家讲究“入世”,即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这些思想对毛泽东不可能不产生影响。

这些典籍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既有“精华”亦有“糟粕”。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就不能丢弃这些典籍。我们不能“把脏水连同孩子一块倒掉”。广义上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息,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这些典籍的传承功不可没。

三、毛泽东还读了除《红楼梦》外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及《岳飞传》、《反唐》等,培养了他从小同情弱小的平民意识

这些书中“物不平则鸣”的反抗意识,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毛泽东毅然从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堂退学,决定自学,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一次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法治、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毛泽东还读了《岳飞传》、《水浒传》、《反唐》、《三国》和《西游记》等书。这些书流传广泛,其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属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部。民间有一种说法: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大概少年避免《水浒》的“打打杀杀”,老来沉溺《三国》的“权谋诡计”。这些在我们的学校教材中有一定的节选。

毛泽东辍学两年多,期间停学一段时间,参加田地里的劳动。毛泽东后来回忆说:[2]我13岁时,终于离开小学堂,开始在田中做长时间的工作,帮雇工的忙,白天完全做着大人的工作,晚上代父亲记账。然我还继续求学,找到什么书便读,除了经书以外。这使父亲十分生气,他要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当他有一次因对方在中国旧式法庭中引用了一句适当的经书而使他官司打败以后。在深夜,我常把我室中的窗门遮盖起来,使我的父亲看不见灯笼。我这样读了一本我很喜欢书,叫做《醒世良言》(应是《盛世危言》)。[3]

1910年,毛泽东来到东山小学堂在他交了入学考试卷——一篇题为《言志》的作文之后,东山小学堂校长李元圃对同事说,今天我们取了一个建国才。

毛泽东写的《言志》《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全校有名。国文教员谭咏春看了他的《宋襄公论》后,在文后批道:文笔泼辣,立意高远,见解迥异于流俗。还在文章总评中写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同班同学舒融春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说得出他所抄录的毛泽东作文中的一些语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可以滔天”“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苟畏难斯落伍矣。”

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堂(后改名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在这里,毛泽东读了半年,留下一篇作文《商鞅徒木立信论》。国文教员柳潜评价道:“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毛泽东对这所学校刻板的校规和有限的课程不满意,柳潜借给他一套《御批历代通鉴辑录》,共116卷。[4]他读得很认真,读完后收获很大。

毛泽东决定自学,毅然从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堂退学。他制订了个庞大的自学计划,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特别是严复翻译的书,如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基的《群学肄言》等,可以说,他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一次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他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一张世界大地图。

《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或称《政治权利原理》)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社会契約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物种起源》全称《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主要论述了生物的进化,也是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

《天演论》实际上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政论文。该书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天演论》揭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西方哲学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1748年所著的图书,也是作者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著作。该书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对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载入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古之必敝。”所以他认为就是尧、舜、孔子生在今天的话,也要向西方学习的。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盖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的资产阶段教育方针。

可以说,这个阶段毛泽东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一次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

“五四”运动高举“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两面大旗,而毛泽东阅读这些西方书籍,如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蕴涵民主法治的主旨,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诠释科学(生物、经济)的精神。

有一种说法“毛泽东治史,蒋介石学经”。毛泽东从少年时期就培养了学习历史、关心时事的兴趣和习惯。在私塾阶段就学习了《了凡纲鉴》[5],《史记》[6];在长沙上学时,柳潜借给他一套《御批历代通鉴辑录》。《资治通鉴》[7]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阅读的。毛泽东借阅表兄文泳昌的《新民丛报》[8]。到了长沙,第一次见《民立报》。[9]年轻的毛泽东,养成了购买阅读报纸的好习惯。

为了表示与腐朽的清政府决裂,毛泽东倡议并带头剪了辫子,并和一些积极分子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把十几个答应剪辫子却迟疑不肯动手的同学的辫子强行剪掉。这透露出少年时代的毛泽东说到做到、果断利索的行事风格。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派代表来长沙,要求湖南革命党人立即举义响应。一位代表还到湘乡驻省中学介绍武昌起义情况。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北上武汉参加革命军。正当整装待发的时候,1911年10月24日,长沙革命党人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毛泽东不愿意参加学生军,投入了湖南新军25混成协50标第1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在《湘汉新闻》上,毛泽东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个名词。接着读了江亢虎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他和其他学生士兵讨论,并写信给几个同学提出应该研究这个问题,但只有一个人回信表示同意。

清帝宣统退位后,人们普遍兴高采烈,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了。毛泽东觉得当兵的目的已经实现,他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

四、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奠定了良好的古文基础

培养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游泳的习惯;驱逐张干,表现了毛泽东以“文”抓住问题实质,能团结人的反抗斗争精神;组织参加新民学会,对于毛泽东坚定马克思主义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游学”关注中国底层社会,毛泽东养成了调查研究的良好作风。

袁仲谦,是预科的国文、习字教员,揶揄毛泽东的文章,并斥为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毛泽东的模范梁启超,以为只是半通。毛泽东开始买了一部《昌黎文集》,精心研读、钻研,学会了古文文体。

毛泽东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我在他的影响之下,读了蔡元培翻译的一本伦理学的书。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那时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扬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10]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临终前曾致信好友章士钊(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信中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1917年4月1日,《新青年》上刊登了一篇《体育之研究》,全文约七千字,署名二十八画生,即毛泽东(毛泽东名字繁体字共28画),是杨昌济推荐给陈独秀的。

文章开宗明义: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力。把体育和国力联系起来。他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魂。”毛泽东青年时代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游泳。这个爱好,终其一生。游泳不仅锻炼了体魄,更激发了他的自信和意志。他的一生一直表现出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惊人意志。

毛泽东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毛奇”。1917年6月,一师开展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近二十项,毛泽东得票最高,而“胆识”一项,则为他所独有,评语:冒险直取,警备非常。

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知”、“行”合一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917年,毛泽东邀请了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历时1个多月,走了900多里,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5个县的不少乡镇,写了许多笔记。读过他笔记的同学说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1915年上学期要结束时,湖南省议会颁布了一个新规定:从本年秋季起,每生缴纳10元学杂费。对于大多数穷学生来说,这是不小的数目,大家议论纷纷,群起反对。在9班同学的发动下,全校很快罢课了。驱逐校长张干,同学们四处散发传单,揭露张干不忠、不孝、不仁、不悌的事实。毛泽东认为没有击中要害,他对同学说,我们不是以反对他当家长,而是反对他当校长,要把他从校长的宝座上拉下来,就要揭发他对上阿谀奉承、对下专横跋扈,办学无方,贻误青年的事实。毛泽东在学校后山君子亭又起草了另一份传单,连夜印刷,清晨带回学校,广为散发。省教育厅派督学来学校调处,学生们递上“张干一日不出校,我们一日不上课”之类的纸条。督学无法,只好答复说:“这学期快完了,你们还是上课。张干下学期不干了。”

接办工人夜学,夜校课分常识、算术、国文三门。历史常识由毛泽东讲授,教历朝大势及上古事迹。渐渐地,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青年。1917年,毛泽东和其他朋友一道,成立新民学会,学员有七八十名。推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新民学会会员的通信探讨,对毛泽东坚信马克思主义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为欲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24名青年,坐火车离开长沙来到北京。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毛泽东在李大钊担任主任的北大图书馆当一名助理员,每月薪金8元。

毛泽东积极参加了两个学术团体:新闻学研究会[11]、哲学研究会[12]。结识了《京报》社长邵飘萍,听他讲授《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多次拜访过邵飘萍。对毛泽东以后创办《湘江评论》[13]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论和行为自然给了他最直接的影响。这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学说开始受到社会关注。李大钊是当时中国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从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至于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去法国,据周世钊回忆:“毛泽东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些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如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高中剪辫子投笔从戎,在湖南第一师范“游学”及驱逐张干,接办工人夜学,新民学会和成立及赴法勤工俭学,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 发起驱张(敬尧)运动,他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面发展;创办文化书社,发起成立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湖南自治运动,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参加中共“一大”,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投身工人(劳工)运动,毛泽东七次到安源,一步步坚定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問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青年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子曰:三十而立。毛泽东在这黄金的三十年,读了许多改变人生的、有价值的书籍,给了青年人诸多有益的启示。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参考文献:

[1]高菊村等著.《青年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9.27

[2][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6月.121-122

[3]《盛世危言》是清末维新派先驱思想家和著名实业家郑观应撰写的一部倡导自强求富、维新变法的重要著作,集中體现了郑观应关于改良封建社会、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思想。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商战”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指出要改变近代中国落后局面,仅仅采取“强兵”政策、依靠单事力量与西方列强竞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设立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抵御外国殖民经济入侵,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盛世危言》问世,值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随即轰动社会及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呈给光绪帝,帝下旨“饬总署刷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被时人称“医国之灵柩金匮”,张之洞亦评“上而以此辅世,可为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可窥见该书对治理国家之价值。

[4]《增批历代通鉴辑录》乾隆三十三年敕撰,共一百一十六卷,(附唐桂二王本末三卷)。编年记事,上起太昊伏羲氏,下讫明代,清高宗亲作御批,又称《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5]明袁黄《袁了凡纲鉴》、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为纲鉴类史书名作。一部通俗历史书,书上起盘古开天地,下讫元亡,简述历代治乱兴废,制度沿革,土地分并等,记载的时间比《资治通鉴》长好几倍,而字数却仅为其九分之一,这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顺利。

[6]《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7]《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8]《新民丛报》是20世纪初在日本发行的半月刊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02年2月8日,继《清议报》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每月旧历初一日、十五日发行。1903年2月起,改为十四日、二十九日发行。1904年2月以后,经常不能如期出版。1907年8月停刊,前后历时六年,共出96号,编辑和发行人署名冯紫珊,实由梁启超负责,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也大都出与梁启超之手。

[9]《民立报》1910年10月11日,创刊于上海,报馆设在公共租界。于右任为社长,主笔为宋教仁、范光启、景耀月、章士钊等,经理吴忠信、邵力子。又得沈缦云、庞青城、张人杰等的财力支持。特设立《民贼小传》专栏,专心揭各级官吏贪劣卖国,公开鼓吹“战胜政府”、“改造中国”。抨击清廷为“冥顽不仁之政府”、“倒行逆施之政府”、“万无可恃之政府”。于右任、宋教仁分别以“骚心”和“渔父”为笔名撰文,轰动全国。

[10](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6.135-136

[11]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10月14日正式成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为该会拟定了简章,规定其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会长由蔡元培担任,由留美归国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徐、邵等利用星期日上午给会员讲课,传授新闻学知识。该会还出版了《新闻周刊》,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

[12]哲学研究会1919年1月25日,由北京大学教授马叙伦、陈大齐、胡适、杨昌济等发起成立,宗旨是“研究东西诸家哲学,渝启新知”。该会以讲演、编辑和调查等方式开展活动,在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派学说方面起过一定作用,在北大学生、教职员工和社会上有过较大影响。

[13]《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毛泽东为创刊号撰写创刊宣言及长短文二十余篇,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揭露和抨击。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

作者简介:

王宏涛(1969--)男,陕西省礼泉县人。大学本科文化,中级职称,资深媒体人。主要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湖湘文化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日常行为下的湖湘村落问题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浅谈湖南的“火辣文化”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