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华
摘要:本文以皖北乡村广场舞普通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参与者人口变化特征、心理活动动机特征、健康水平变化特征、精神面貌变化特征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力图能够综合全面地了解广场舞对推动农村女性风貌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为提升乡村文化发展、挖掘经验、发现不足,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最后为“乡村战略”的实施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皖北地区;农村广场舞;女性礼仪;身心影响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057-02
一、前言
礼仪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因素,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兼有“耕作与培养哭之意。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因而,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按照这一特征,本文以淮北市和宿州市农村广场舞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广场舞对农村女性礼仪风貌的影响,为促进农村广场舞的进一步的开展提供依据。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广场舞对塑造农村女性礼仪的养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广场舞深刻地改变了农村女性的精神面貌与风俗习惯。三是广场舞已渗透于农村女性的日常生活,成为个体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论得出:广场舞不仅是农村文化发展的载体,也能够提升农村女性思想解放、身心和谐,已成为农村女性的精神家园。同时农村广场舞的开展特别对国家振兴“乡村战略”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与战略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淮北市、宿州市,2个市的200名参与广场舞的农村女性,研究问题包括“礼仪、风俗、精神面貌、身心发展”四个方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超星图书馆等查阅与广场舞研究有关的书籍、论文,了解国内有关广场舞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2.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自行设计了《皖北地区农村广场舞女性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并于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亲自到研究对象的每个乡镇现场发放及回收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问卷设计的题型有:单选、多选、意见与建议。问卷设计的内容有: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平等相待,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言语辞令文质彬彬,礼貌待人,处事有节。给人服装整洁的感觉,发型梳得端庄、保持牙齿清洁、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握手问好、乘车文明礼貌,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婴者让座。不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寒暄有礼,用语谦恭等。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运用Excel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4.访谈法。运用访谈法直接与淮北市和宿州市农村广场舞女性参与者进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
5.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感官观察淮北市和宿州市农村广场舞女性现场的表现,获取真实材料。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广场舞不仅能有效提高农村女性健康的体能和心理健康水平,还可以给予其带来主动参与、学习与调适的能力,实现自身认知自觉。对减少与降低不良风俗与习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农村广场舞已是促进乡村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是再造农村精神面貌的主体性动力,是活跃农村文化的主体象征,农村广场舞为振兴农村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坚实的保障,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论证了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二)参与者人口学变化特征
1.体育人口的比例
由表1可知,依据《全民健身标准》要求:每周体育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才算体育人口。皖北地区农村女性在每天晚上18时-20时参加广场舞很多,其中79.5%的每周≥5次,20.5%的每周参加3-4次,每周参加1-2次的没有。由此可知,农村女性参加广场舞的积极性非常高,远远超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的每周3次的活动标准。反映了广场舞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一种群体性的草根文化活动。调查表明参与群众的时间和运动量易于控制,民众参与自由方便,群众接受程度更高更广,能为广大农村女性所接受。同时也能有效地增加农村地区的人际交往交流,增加乡村活力,更好的促进乡村战略大发展。
(三)参与者心理活动动机特征
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指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原因,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产生欲望和内驱力,引发的活动主要是来自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的需要。见表3。
从表3中看到皖北地区农村女性参加广场舞活动的动机情况,多集中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预防疾病和健美减肥上,它们分别占100%、73.5%、68.5%、65%。这说明皖北农村女性参加广场舞活动的主要动机是身心健康和休闲娱乐。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健美减肥的动机占的比例也较大,这与女性审美自身的需要有密切关系。另外,增进交往、个性发展和释放压力的动机也都超过了20%,说明皖北地区农村女性参加广场舞活动的动机有多元化、自主化的趋势,也说明了她们已经认识到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构成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和动因。
(四)参与者健康水平变化特征
表4访谈所调查的样本量显示,所有对象都对参加广场舞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情感与行为倾向的关联程度比较稳定与一致,没有一人对广场舞持有否定态度。都渴望上级政府能“送舞下乡”,能经常来教授她们一些新的广场舞。同时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得出,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效果和效率。
(五)参与者的精神面貌变化特征
由表5访谈得出,按照体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这一概念。皖北地区农村女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三方面,对广场舞都有着强烈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和明确的价值取向,更有着饱满的热情。同时她们在体育锻炼行为目的清晰,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环境和运动行为能力上具有自主参加的主动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结果得出,广场舞的活动效应有一个隐性心理高峰体验的影响过程,可给皖北地区农村女性带来身心健康、增进感情、提高个人修养、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行为,使其在舞蹈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丰富了思想,在审美需求和维护自我形象之間产生一种文明的张力同时强化了礼仪文明的形成与凝聚。因此,广场舞不仅能改善农村女性不良风俗与不健康的习惯,也能推动邻里人际和谐,规范社会秩序,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农村广场舞的发展也能促进“乡村战略”为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建议
一是皖北地区农村广场舞女性参与者强烈地恳请地方主管部门能组织专业人员“送舞下乡”,她们缺少专业教师,舞种比较单一,总是跳一种舞蹈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倦。二是希望地方政府能给予经济支持,完善硬件设施,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健身环境。
★基金项目:体育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广场舞运行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SK23,课题名称:体育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广场舞运行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SK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