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能不能发挥实际效应,惠及贫困群众,关键看落实。铜鼓县在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中,以问题整改为抓手,全面实行蹲点督导,取得了较好成效。
1.坚持高位推进,责任落实到位。一是坚持一线督战。全面实行领导在一线决策、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的“四个一线”工作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督战,县委书记带头走遍所有294户未脱贫户;县委副书记、县长走遍全县所有6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71个;制定《铜鼓县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工作方案》,成立9个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扎根一线开展蹲点督导工作。二是强化分析研判。建立定期会商研判制度,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半个月调度各蹲点督导工作组工作情况,对需要县级层面解决的问题进行商讨、研判。各督导工作组严格落实“问题到户、解决到人”要求,对(乡)镇、村、户上督导发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向所在乡镇党委反馈,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由乡镇党委书记对反馈问题实行签字背书,确保问题按时整改、全面清零。
2.坚持问题导向,排查整改到位。一是紧盯“关键人”。在全面监测全县294户677人未脱贫户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比对和入户排查,对档外“六类人员”、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贫困户以及一般农户进行再排查、再分析,累计排查出边缘户82户282人、脱贫监测户20户65人、特殊贫困户11类687户,并着力加强帮扶措施、政策落实、脱贫质量等方面的核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补齐短板。二是落实“关键事”。以基层基础、问题整改和项目资金为重点,统筹推进台账资料与驻村帮扶,移风易俗与感恩教育,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与落实各级各类督查、检查、暗访、调研发现问题整改,蹲点督导与“百日攻坚”“挂牌督战”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63个行政村的蹲点督导工作,累计发现各类问题1647个,已完成整改1098个。三是抓住“关键点”。把住房保障、易地搬迁、产业扶贫作为确保脱贫成效和蹲点督导的重要抓手,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秀美乡村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强力攻坚。比如,充分考虑到土坯房较多的实际情况,通过“以户查房、以房查人”“以电找房”和手机“APP”排查等方式,对全县34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全县农户进行排查,并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住房安全。全县共排查出一户多宅2275栋,需拆除危旧房、空心房1319栋。截至目前,完成拆除危旧房776栋;2020年度31户贫困户危改全部完工,提前彻底解决了贫困户住房保障这一最大短板弱项;排查出全县一般农户C、D类危房438栋,通过维修加固1万元/户、拆旧建新2万元/户奖补的形式完成维修加固119栋,剩余319户在6月底全部完工,实现全面消除县内危房目标。
3.坚持完善机制,闭环管理到位。一是统一操作流程。因地制宜制定《铜鼓县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工作流程》,严格落实“户内工作‘六看(家庭人口、收入计算、夹内资料、墙上资料、政策享受、登记证)、村级工作‘六看(工作部署、档外六类人员、两类人员和行业扶贫台帐、服务场所管理、驻村帮扶管理)、项目资金‘三看(2016-2019年项目资金绩效问题整改情况、2020年项目实施推进情况、扶贫资产管理落实推进情况)”要求,对排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交办问题、问题整改到位、“回头看”追踪问效等4个环节实施闭环管理,对蹲点督导工作组、行业部门、乡镇的职责要求、合力机制等实施闭环落实。二是细化调度机制。按照时间节点,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对全县各地各单位的整改工作进度,实施“每周一调度一通报”,做到每周六及时报送。各行业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制定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调度表,督导工作组、乡镇和行业部门就调度情况,合力分析研判,找准问题原因。三是强化业务指导。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抓实蹲点督导成员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以“包片挂点”的方式,抽调精干业务人员担任9个乡镇蹲点督导工作联络员,着力强化脱贫攻坚业务支撑。
4.坚持合力攻坚,工作保障到位。一是强化人员保障。在全县各行业扶贫部门、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中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优秀干部56名,组建9个对口蹲点督导工作组,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扎实开展蹲点督导工作。二是强化后勤保障。对蹲点督导工作组的办公场所、用车、食宿等优先提前安排,及时解决工作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工作人员全心投入督导工作。三是強化作风保障。坚持被督导乡镇和督导工作组工作作风“两手抓”“两手硬”,对督导工作组发现的作风问题以及督查发现督导工作组的作风突出问题,直接移交县纪委处理。截至5月26日,县纪委县监委查处扶贫领域问题17起,处理17人,纪律处分2人,组织处理16人,发出通报3期6起7人。
作者简介:江伟斌,中共铜鼓县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