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辉 郭洋 王仪雯 曾奕棠
摘 要:[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运用博弈论原理,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解释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目的是找到形成科研合作的机理,从而扩大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的空间。[方法/过程]基于科研人员的理性假设,通过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意愿与合作收益进行分析,探讨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生成机理,进而结合虚拟学术社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科研合作策略选择模式。[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虚拟学术社区初创期科研人员多不进行科研合作,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成熟,科研人员逐渐开始向科研合作转化,由此根据不同时期科研人员合作机理的作用结果,给出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的策略。
关键词:虚拟学术社区;生命周期;科研合作;博弈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0.05.007
〔中图分类号〕G2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0)05-0051-07
Game Study on the Cho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ycle
Tan Chunhui1 Guo Yang1 Wang Yiwen1 Zeng Yitang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Donghu University,Wuhan 430212,China)
Abstract:[Purpose/Meaning]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mong researchers.Based on game theory,the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is analyzed and explained by constructing game model.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expand the spa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Method/Process]Based on the rational hypothe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this paper analysed the cooperative willingness and benefi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through mixed strategy game model,explored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and then proposed diffe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combinat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 of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and made strategy choice mode.[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most researcher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did not cooper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With the maturi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researchers gradually began to transform into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 were given.
Key words: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life cycle;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game analysis
隨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使得学术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虚拟学术社区的出现,不仅满足了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需求,而且也是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补充和发展,逐渐成为了科研人员分享信息和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1]。许多学者在虚拟学术社区中通过搜寻、获取和贡献专业知识,从而满足科研需求,科研合作应运而生。科研合作是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以实现产生新知识的共同目标[2]。针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大致可以划分为显性科研合作与隐性科研合作。显性科研合作是指科研人员借助虚拟学术社区就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等展开讨论与协作,在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产生有据可查的、联合署名的知识产权成果;隐性科研合作是指科研人员借助虚拟学术社区就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等展开讨论与协作,虽然没有产生有据可查的、联合署名的知识产权成果,但由于实现了知识交流与共享,对于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等具有启发与帮助作用。可以说,隐性科研合作是显性科研合作的前提,显性科研合作是隐性科研合作的结果,而知识传递与共享是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的基础。与传统的科研合作相比,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具有开放性和便利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3]。
在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必定存在一定的动机,陆衡把科研合作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心理诱因、自我实现需求)和外部动机(知识、网络)[4];甘春梅等把科研合作动机分为心理动机(获得地位、声誉或愉悦感)和社会动机(身份认知、社会认同、价值和归属感)[5];刘枫把科研合作的动机分为知识、物质和精神需求[6];Cheung C M K等指出内部动机和知识自我效能有很强关系,而知识自我效能感对科研合作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7];Chiu C M等基于公平理论和期望确认理论模型,指出虚拟社区科研人员满意度和持续合作意愿受自我价值不确定性、分配公平性和互动公平性的显著影响[8]。从上述研究可看出,只有真正契合科研人员的动机,他们才有形成合作的动力。
由于虚拟学术社区的社会关系松散、管理不规范及知识质量标准缺失等因素,对科研合作效果和合作意愿等会带来负面影响[9]。Jackob N指出在虚拟学术社区中大多数科研人员贡献知识量符合“90-9-l”的现象,即90%人员不贡献,9%偶尔贡献,1%经常贡献[10]。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的合作。博弈论是关于理性人竞争与合作的理论,强调参与者间选择的相互制约性,而演化博弈论是将博弈论与动态演化过程结合起来,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侧重于博弈的动态均衡和参与方的有限理性[11]。在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作为利益相关者,都期望通过策略调整使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即双方存在着动态博弈关系,博弈的双方无法立刻做出最优决策,在长期博弈中,趋于稳定状态,而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间的合作较为符合有限理性下的演化博弈特征。
虽然目前已有学者从静态切面来研究虚拟学术社区,也提出了一些促进虚拟学术社区发展的措施,但较少研究关注到虚拟学术社区具体的发展阶段。只有充分了解虚拟学术社区的发展阶段,明确其在每个阶段将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才能顺应虚拟学术社区发展的需要[12],由此可见,了解虚拟社区的生命期尤为重要。Wenger将虚拟学术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划分成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13];Moingeon B等参照传统组织发展的三阶段模型,将虚拟学术社区划分为“形成阶段、发展和制度化阶段、下降阶段”[14];张丽将虚拟社区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转变阶段4个阶段[15];Palloff R将虚拟社区划分为形成、规范、震荡、成熟和衰退5个阶段[16]。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将虚拟学术社区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
本文利用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的科研合作进行分析和判断,构建科研人员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以期促进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有序进行,推动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1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为了方便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的博弈分析,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本文以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参与主体A和参与主体B的合作博弈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科研合作博弈模型,参与主体A和B具有相同的策略选择空间——科研合作或科研不合作,即参与主体A、B的策略集合均为{科研合作,科研不合作}。
假设2:令Q表示参与主体A和B科研合作成功的概率,即当两者都选择在虚拟学术社区进行科研合作时,能够达到自己科研合作目标,实现科研合作预期。
假设3:令K1和K2表示参与主体A和B各自拥有的知识总量,η1和η2(0≤η≤1)表示参与主体A和B的科研合作过程中知识共享程度,可得参与主体A和B的知识共享量分别为K1η1、K2η2。
假设4:由于科研合作的目的是获得新知识,即为了互补性知识的共享或异质性知识的交叉融合,令μ1和μ2(0≤μ≤1)表示参与主体A和B互补性的知识比例,可得参与主体A、B可以被对方吸收利用的知识价值为K1η1μ1、K2η2μ2。
假设5: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即不同参与主体对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不同,在科研合作过程中,令α1和α2(0≤α≤1)代表参与主体A和B的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可得在科研合作过程中,获得对方知识的价值分别为K2η2μ2α1和K1η1μ1α2。
假设6:在科研合作过程中,由于协同效应的存在,使得参与主体A和B获得协同知识,如通过参与主体的讨论和思考,会产生新想法等,同时,参与主体间的关系程度,也会影响双方科研合作,参与双方关系越紧密,所获得的协同知识可能越高。产生协同知识的多少与科研合作过程中知识共享量成正比,设参与主体A和B的协同系数分别为β1和β2,若参与主体A、B双方均选择了科研合作策略,两人的新增协同知识价值为K2η2μ2β1和K1η1μ1β2,参与主体在原有知识量基础上新增知识价值是(K2η2μ2α1+K2η2μ2β1)和(K1η1μ1α2+K1η1μ1β2)。
假设7:在虚拟学术社区中,当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科研目标时,参与的科研人员应该获得相应的奖励,奖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区成员科研合作的积极性,设科研合作激励系数λ(λ≥1),可得,参与主体A、B可获得的科研合作激励价值分别为λK1μ1μ1和λK2η2μ2。
假設8:在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当参与主体一方意识到自身所获知识价值远远小于自身共享的知识价值时,其会丧失知识优势,从而降低知识共享程度。令ω1和ω2分别表示参与主体A和B的风险系数,可得参与主体A和B的知识损失分别为ω1K1η1和ω2K2η2。在社区科研合作过程中,无法对隐性知识有效量化,造成参与主体知识共享损失值远远大于所获激励,因此,假定ω1K1η1>λK1η1μ1,ω2K2η2>λK2η2μ2。
假设9:在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过程中,涉及的科研合作成本主要包括传递成本、沟通成本等等。传递成本是将科研合作所需知识整理、外显化为合作方易于理解和吸收的形式所花费的成本;沟通成本是合作双方为了理解知识内涵而花费的成本。若参与主体选择了科研合作策略,设参与主体A和B的科研合作成本分别为C1和C2。
假设10:博弈过程中,参与主体A选择“合作”的概率为x(0≤x≤1),则选择“不合作”的概率为(1-x);参与主体B选择“合作”的概率为y(0≤y≤1),则选择“不合作”的概率为(1-y)。
假设11:当参与主体A、B同时选择科研不合作的策略时,两个参与主体所获收益均为0。
2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博弈分析
对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B而言,存在4种不同的策略组合,即:参与主体A和B进行科研合作;参与主体A合作,参与主体B不合作;参与主体A不合作,参与主体B合作;参与主体A和B都不合作。下面分别就不同的策略组合,对参与者的期望收益进行分析。
2.1 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B的博弈模型
2.1.1 参与主体A和B科研合作的博弈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制作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B的科研合作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对应的概率矩阵如表2所示。
2.1.2 参与主体A合作,B不合作的博弈
根据以上假设,当虚拟学术社区中参与主体A合作,主体B采取不合作策略时,科研合作不成功,即Q=0。用EA2和EB2表示参与主体A和B此时的净收益,可得:
2.1.3 参与主体A不合作,B合作的博弈
根据以上假设,当虚拟学术社区中参与主体A不合作,主体B采取合作策略时,科研合作不成功,即Q=0。用EA3和EB3表示参与主体A和B此时的净收益,可得:
2.1.4 参与主体A和B都不合作的博弈
根据以上假设,当虚拟学术社区中参与主体A和B采取不合作策略时,科研合作不成功,即Q=0。用EA4和EB4表示参与主体A和B此时的净收益,可得:
EA4=EB4=0
2.2 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B的博弈分析
根据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参与主体B的期望净收益,可以得到参与主体A和B科研合作的支付矩阵,如表3所示。
用E11和E21表示参与主体A和B选择科研“合作”时的期望收益,用E12和E22参与主体A和B选择科研“不合作”时的期望收益,用1和2表示参与主体A和B的平均期望收益。可得:
当[y(Q-1)K2η2μ2α1+yQK2η2μ2β1+λK1η1μ1-ω1K1η1-C1]>0时,ΔE1取正值;当[y(Q-1)K2η2μ2α1+yQK2η2η2β1+λK1η1μ1-ω1K1η1-C1]<0时,ΔE1取负值。可得:
当y<λK1η1μ1-ω1K1η1-C1K2η2μ2α1-Q(K2η2μ2α1+K2η2μ2β1)时,A会增加x的值,即提高科研合作的概率;当y>λK1η1μ1-ω1K1η1-C1K2η2μ2α1-Q(K2η2μ2α1+K2η2μ2β1)时,A会减小x的值,即降低科研合作的概率;当y=λK1η1μ1-ω1K1η1-C1K2η2μ1α1-Q(K2η2μ2α1+K2η2μ2β1)时,A对任意y值,x的值无差异,即x值不改变。
同理,针对参与主体B的表达如下:
假定y增加了Δy,那么A的收益变化为ΔE2:
ΔE2=(E21-E22)Δy=[x(Q-1)K1η1μ1α2+xQK1η1μ1β2+λK2η2μ2-ω2K2η2-C2]Δy
当[x(Q-1)K1η1μ1α2+xQK1η1μ1β2+λK2η2μ2-ω2K2η2-C2]>0时,ΔE2取正值;当[x(Q-1)K1η1μ1α2+xQK1η1μ1β2+λK2η2μ2-ω2K2η2-C2]<0时,ΔE2取负值。可得:
当x<λK2η2μ2-ω2K2η2-C2K1η1μ1α2-Q(K1η1μ1α2+K1η1μ1β2)时,B会增加y的值,即提高科研合作的概率;当x>λK2η2μ2-ω2K2η2-C2K1η1μ2α2-Q(K1η1μ1α2+K1η1μ1β2)时,B会减小y的值,即降低科研合作的概率;当x=λK2η2μ2-ω2K2η2-C2K1η1μ1α2-Q(K1η1μ1α2+K1η1μ1β2)时,B對任意x值,y的值无差异,即y值不改变。
2.3 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B的博弈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在此博弈中,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点为:
λK2η2μ2-ω2K2η2-C2K1η1μ1α2-Q(K1η1μ1α2+K1η1μ1β2),λK1η1μ1-ω1K1η1-C1K2η2μ2α1-Q(K2η2μ2α1+K2η2μ2β1)
即在虚拟学术社区中,参与主体A以λK2η2μ2-ω2K2η2-C2K1η1μ1α2-Q(K1η1μ1α2+K1η1μ1β2)的概率参与科研合作,参与主体B以λK1η1μ1-ω1K1η1-C1K2η2μ2α1-Q(K2η2μ2α1+K2η2μ2β1)的概率参与科研合作,此时整个策略达到均衡。
由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可以看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概率受合作双方的共同影响。对于参与主体A而言,科研合作概率x是λK1η1μ1的增函数,是ω1K1η1的减函数,是C1的减函数,是Q的增函数,是K2η2μ2α1的减函数,是K2η2μ1β1的增函数;对于参与主体B而言,科研合作概率y是λK2η2μ2的增函数,是ω2K2η2的减函数,是C2的减函数,是Q的增函数,是K1η1μ1α2的减函数,是K1η1μ1β2的增函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概率随科研合作时获得的激励价值、科研合作新增协同知识价值、科研合作成功概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科研合作中知识损失、科研过程中所耗合作成本、获得对方知识价值的增大而减小,获得对方知识的价值越大,科研合作的概率反而越小,这可能与参与主体间知识总量差距有关,当参与主体间知识总量相差过大时,其往往不进行科研合作。
3 虚拟学术社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科研合作模式选择
虚拟学术社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外部环境大不相同,这会导致虚拟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模式选择的不同,通过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的行为互动在反复博弈中达到均衡的分析以及科研合作影响因素在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选择适应于不同阶段的合作模式,以实现科研合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
3.1 虚拟学术社区初创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虚拟学术社区”这个新的词汇,虚拟学术社区是基于现实学术社区原型在网络上的映现,又区别于现实学术社区的一个新概念。它的形成通常是自发的,由背景相似的成员出于对某一领域的共同兴趣形成虚拟社区,虚拟学术社区参与者多为科研人员,他们因有一个能实现交流和沟通个人实践经验的公共平台而兴奋,开始按照社区内默认规则进行交互,把自己的知识、兴趣、经验作为资源来分享,把社区其他成员作为自己的同盟来信任。
由于虚拟学术社区在初创期仅存在寥寥数篇帖子,其结构是松散、不稳定的,并且社区成员数量少、活跃度低,这些成员大部分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人们对于陌生人存在天然的心理芥蒂,并且专业背景存在鸿沟,因此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也较少。一般情况下,学术社区对科研人员拥有的知识总量不了解,且社区科研人员对其他科研人员的知识水平同样不了解,即虚拟学术社区信息不对称,可能存在科研合作双方知识总量差距较大,合作双方不能够达到自己科研合作目标,实现科研合作预期,即Kημα较大,Q较小,Kημβ较小,从而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使科研合作陷入一种困境。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会丧失知识优势,造成知识损失ωKη较大。社区在创建初期对领域界定与目标规划较为模糊,社区意识处于朦胧状态,也缺乏清晰一致的社区规则。因此,科研人员获得及激励价值λKημ几乎为零,平台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导致科研合作成本C也会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虚拟学术社区在初创期,科研人员往往会选择不进行科研合作,以确保自身的最大利益,建议在此阶段,虚拟学术社区加强社区软硬件的建设,制定一定的规章和制度,采取一定的物质激励、权威激励、目标激励形成凝聚力,加强科研人员的心理契约,联系和巩固社区与科研人员的关系,为以后虚拟学术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2 虚拟学术社区成长期
随着虚拟社区的领域范围不断清晰、社区目标变得明确、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以及成员数量不断攀升,虚拟社区进入成长阶段。成長期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社区成员会考虑虚拟社区的领域边界是否与自身专业背景相交、自己是否应该继续成为该社区一员,并且能否为社区知识库做出贡献。成员会参与商讨制定社区的各项规则,在不断的考察与实践中对这些规则进行改进。这一时期,成员对于彼此的芥蒂逐渐解除,为沟通扫除了心理障碍,并且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成员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少了科研合作过程中所耗的合作成本C,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不断增加,交流内容不断深入,增进了对于彼此的认识,且成员信息逐渐公开,虚拟社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知识损失ωKη减小,由于科研人员自我认知的存在,其往往不会选择与自己知识差距大的人员进行合作,即Kημα减小,合作成功的概率Q增加,通过科研合作产生的协同知识价值Kημβ也会增加,科研人员也对通过科研合作,获得一定的激励奖励,即λKημ增加。
通过以上分析,虚拟学术社区在成长期科研人员不进行科研合作的情况会有所改善,建议较高能力的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合作,而知识能力较弱的科研人员暂不进行科研合作,这样有利于虚拟学术社区高质量知识的积累,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的关注。改善沟通机制和搭建交流平台,逐渐开拓出为虚拟学术社区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渠道,以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虚拟学术社区应该树立清晰的整体目标,明确科研合作知识共享的目的,培育科研合作的意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和谐积极的学术社区环境,在虚拟学术社区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高科研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从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进行激励环境的塑造,如形成竞争机制、合作绩效机制等,也要准确把握所共享知识的“质”和“量”,以提高科研合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
3.3 虚拟学术社区成熟期
随着平台用户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虚拟学术社区目标已明确且提供学习交流的软硬件条件已发展完善,用户的點着度和忠诚度也不断得到加强,社区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Schwier指出一个虚拟社区进入成熟阶段的常规标志是,社区成员能清楚地告诉新成员本社区接受的行为界限,并且能向新成员正确地描述社区目标。在虚拟学术社区成熟阶段,成员通过深入的交流变得熟悉起来,并且社区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披露成员个人信息,故此阶段的虚拟社区信息对称,科研合作者双方知识总量差距Kημα不大,合作成功的概率Q较高,然而由于科研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外部效应也变得严重起来,搭便车现象也会变得更为严重,社区中数量庞大的“潜水者”即是对这一现象很好的佐证。此时,建立完善的知识保护机制和知识损失补偿机制势在必行,减小知识损失ωKη,以防范知识被泄露、搭便车和投机主义行为等消极行为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科研合作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促进社区科研人员间的合作。处于成熟期的虚拟学术社区稳定,经过了成长期的完善,科研人员间科研合作知识交流效率较高,可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获得额外收益,新增协同知识成本价值Kημβ较大。虚拟学术社区内外部环境进一步完善,科研合作中所耗的合作成本C进一步减少,为了留住社区中的科研人员,激励力度进一步增大,即λKημ增大。
通过以上分析,虚拟学术社区在成熟期科研人员较多都会选择适当的伙伴进行科研合作,建议虚拟学术社区建设有利于科研合作的社区环境,选择正确的信息搜集方法等技术手段,营造和谐氛围等方式促进社区科研人员合作。制定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规章制度,形成合作互助的价值观,鼓励科研人员开阔思维、积极协作。同样,社区平台还应该增进科研人员间信任感和归属感,增强与社区平台的联系,采取精神激励与成就激励的方式,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合作,从而促进科研合作的顺利进行,形成良性循环。
3.4 虚拟学术社区衰退期
虚拟学术社区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后,成长空间萎缩,灵活性下降,社区逐渐走向衰退。在这一阶段,虚拟社区变得越来越制度化和保守化。它把自己局限于为科研人员接受的主题范围内,沿袭一成不变的交流模式。难以容纳科研人员的新观点和新见解,背离了社区当初的使命与目标,科研人员纷纷弃社区而去。虚拟学术社区的科研合作不再增加甚至急剧萎缩,社区实质上已经名存实亡。
通过以上分析,虚拟学术社区在衰退期,平台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因此科研人员较多不进行科研合作,弃社区而去。建议虚拟学术社区在成熟阶段“防忠于未然”,才能突破各種瓶颈限制,延长社区寿命,获得稳固的发展。利用机会激励推动虚拟社区合作团队再生,激励科研人员从新的视角审视研究领域、学科发展趋势等,勇于创新。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利用博弈论中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虚拟学术社区初创期,科研人员通常不会进行科研合作;成长期,具有知识优势的科研人员选择科研合作,而知识水平一般的科研人员则选择不进行科研合作;成熟期,会有较多的科研人员选择科研合作;衰退期,由于科研人员大量流失,而不会选择科研合作。通过分析科研人员知识总量、科研合作程度、知识互补比例、合作激励系数、科研合作风险系数、科研合作的协同系数、科研合作成功概率、科研合作成本等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策略,进而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的形成。
本文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本文引入了博弈论的分析手段进行一定的假设,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建立博弈论模型时候,仅仅考虑了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间科研合作博弈过程,没有考虑到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社区管理者,科研人员与社区管理者间的博弈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2)本文构建的假设条件有限,在虚拟学术社区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科研合作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美凤,叶继元.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67-71.
[2]J Sylvan Katz,Ben Martin.What is Research Collaboration?[J].Research Policy,1997,26(1):1-18.
[3]庞建刚,吴佳玲.基于SFA方法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研究[J].情报科学,2018,36(5):104-109.
[4]陆衡.基于社会网络的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甘春梅,王伟军.在线科研社区中知识交流与共享:MOA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53-58.
[6]刘枫.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7]Cheung C M K,Lee M K O.What Drives Members to Continue Sharing Knowledge in a Virtu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The Role of Knowledge Self-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J].2007:472-484.
[8]Chiu C M,Hsu M H,Wang E T G.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7,42(3):1872-1888.
[9]甘春梅,王伟军,田鹏.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心理诱因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3):91-99.
[10]Jakob N.Participationinequality:Encouraging More Users to Contribute[EB/OL].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participation-inequality,2019-03-05.
[11]庄倩,何琳.科学数据共享中科研人员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15,34(8):152-157.
[12]田小芳.网络虚拟社区知识分享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
[13]温格.实践社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4]Moingeon B,Quélin B,Dalsace F,et al.Inter-organization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Specificities and Stakes[J].Les Cahiers De Recherche,2006.
[15]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生命周期及培育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0):87-92.
[16]Palloff R.Build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J].Community College Review,2006,95(4):76-78.
(责任编辑:陈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