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丽华
(广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肝病科,广西 桂林 541000)
重型肝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肝脏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肝细胞大量坏死,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导致肝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次选取我科室200 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PE 联合DPMS 治疗,观察其效果,并做如下现汇。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02 月至2019 年02 月本科室接收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n=200)展开研究,分为2 组(治疗方案),即每组100 例样本。对照组男62 例,女38 例;年龄21-67 岁,平均(41.23±7.82)岁;观察组男70 例,女30 例;年龄22-69 岁,平均(42.54±7.49)岁。排出患有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对观察组、对照组基本资料统计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参与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护肝、降酶、退黄、促进肝细胞生长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PE 治疗[2]:患者取平卧位,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连接仪器和动静脉,建立循环通路。设置血液泵流速(120 mL/min)、血浆泵流速(30 mL/min),静脉注射适量肝素抗凝,置换血浆2000 mL/次,置换结束后静脉推注适量鱼精蛋白和肝素,弊病回收血液。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DPMS 进行治疗,除每次血浆置换量更换成1800 mL,置换完成后按5000 mL/次进行血浆胆红素吸附及血浆灌流治疗[3]。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2 组患者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过敏、血压低、血钙低、感染等);②统计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TBIL、DBIL、ALT、AST)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0.0,计量资料用t、平方差[(EMBED Equation.KSEE3)]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EMBED Equation.KSEE3)、百分数(%)进行检验、表示,2 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出现过敏、血压低、血钙低、感染等不良反应共10 例(10.00%);观察组出现相应不良反应共7 例(7.00%);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卡方检验,卡方值0.579,P值为0.447,认定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各项指标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BIL、DBIL、ALT 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指标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指标情况对比(±s)
注:2 组对比结果,P<0.05。
组别 TBIL(μmol/L) DBIL(μmol/L) ALT(U/L) AST(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55.57±41.13 219.48±37.09 325.99±34.89 189.66±19.73 1909.98±53.94 619.03±17.69 1497.98±42.39 509.63±18.74观察组 357.03±42.63 177.61±42.00 335.11±30.96 157.63±13.70 1900.04±50.11 584.34±18.83 1499.00±30.16 485.60±7.53 T 0.246 7.472 1.955 13.335 1.351 13.427 0.384 11.898 P 0.806 0.001 0.052 0.001 0.179 0.001 0.701 0.001
引起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主要有: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儿童还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毒性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在机体内积累,逐渐引起肝细胞的变形、凋亡、坏死,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4]。该疾病具有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PE 作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常用方法,能分离全血浆和选择性分离血浆中的成分,清除有害大分子,调节内环境的紊乱,延缓疾病的发展,但该方法无法充分代偿患者,因此治疗效果不佳[5]。有相关报道显示,DPMS 作为一种非生物人工肝的代表,在与PE 联合使用时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缓解血浆短缺[6]。从文中的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过敏、血压低、血钙低、感染)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指标(TBIL、DBIL、ALT、AST)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清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 <0.05)。由上所述,PE与DPMS 联合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血清成分的破坏,加速肝脏的恢复,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值得临床上的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