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昊
【摘要】目的 讨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利用常规康复训练办法的前提下,应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患者平衡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处在康复时期且病程在3个月~9个月的脑卒中患者共计36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性活动能力(BBS),下肢肢体功能(FMA-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前提下应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改善下肢肢体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四肢联动;平衡功能;肢体功能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rapeutic recumbent bikeapplied in stroke patients' balance and limb function recovery. [Method] A total of 36 stroke patients with a disease course of 3 months to 9 months were selected into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8 cases that received four weeks standar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urse, including manual therapy, exercise 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remaining 18 cases, added recumbent bike training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s assignment. Berg balance scale(BBS),Fugl-Meyer Assessment(FMA), and Barthel Index(BI)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outcome. [Result] Both groups had improved their scor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better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on BBS scores and lower extremity FMA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recumbent bike training as a supplemental rehabilit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roke patients' balance function, as well as lower extremity movement function.
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三高的发病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有研究表明,在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生率增长速度约为8.7%,且其中有70%~80%的患者会因为肢体运动障碍导致的残疾无法独立生活[1]。循证医学显示,合理的卒中后康复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同时能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上的残疾,减少后期护理的费用,并节约社会资源[2]。患者在脑卒中恢复期通常伴有平衡功能障碍和下肢肢体功能障碍,大大影响了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故对卒中后患者的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研究拟使用四肢联动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平衡功能和肢体功能的训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①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通过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患者;②病情基本稳定,血压平稳,生命体征稳定;③首次发病,病程在3个月~9个月,认知功能无明显障碍,可配合完成康复训练;④年龄18~65岁;⑤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病情不稳定,或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血压控制差;②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③认知障碍,无法正确按计划完成康复训练者;④严重骨质疏松、骨关节疾病或恶性肿瘤等不适合运动训练的情况。
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南省旺旺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上述条件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9例,因后期患者出院及其他情况导致3例患者数据无效被舍弃,最终有效数据为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48.36±10.35岁,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36例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压、控糖促循环等药物对症治疗和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应用神经生物学疗法、神经发育学疗法如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运动再学习等常规康复技术,对患者的肢体肌力、步行能力、坐立和站立位平衡、上下肢肢體控制功能、重心转移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等,每次40分钟,一天1次,一周6次,共训练4周。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四肢联动康复训练,选用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责任公司生产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型号为XY-SZLD-IA)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呈坐位,做好保护措施,患者采用健侧的上下肢运动带动患侧上下肢运动,上肢做伸夠动作,下肢做蹬踏动作,每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一天1次,一周6次,共训练4周。训练过程中,全程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和协助患者训练。具体如下:①患者直立躯干坐于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上,调整好座椅前后间距、握手距离使患者上肢下肢能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舒适地运动;②患者患侧肢体肌力达到Ⅲ级及以上时,可以嘱患者尝试使用患侧肢体带动健侧肢体运动;③患者患侧肌力不足Ⅲ级时,使用绑带固定患侧上下肢以防受伤;④在医、技、护人员的陪同下,嘱患者训练时左右旋转躯干,加强核心和躯干的控制能力;⑤在通过专业的医师评估患者身体机能和体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循序渐进调节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的负荷。如果患者训练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如头晕、胸闷、心前区的疼痛、肢体疼痛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1.3评分标准
(1)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共56分)
BBS将平衡功能从易到难分为14项内容进行测试,分别为坐、站、转身等,每项目分值均分为0、1、2、3、4五个功能等级,4分完成程度高,0分则为需要在帮助才能完成。平衡功能越好则得分越高,最低分为0分,最高为56分,当得分<40分时则提示有跌倒的风险[4]。
(2)Fugl-Meyer评估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
FMA用来评价上肢运动功能(66分)和下肢运动功能(34分),共100分,包括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和协调能力等,各项目分值为0、1、2分,得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
(3)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Index,BI)
BI包括1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体现患者的ADL能力水平越高。
以上三项评分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由对分组不知情的同一治疗师各评价1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FMA)、平衡能力(BBS)以及ADL能力评价(BI)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FMA-L)和平衡能力(BBS)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5。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通常伴有一侧肢体功能的减弱或者消失,严重影响了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步行功能。步行功能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步行能力的提高最基础的是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能力,所以要求在恢复期的康复训练中加强患者的平衡功能训练和肢体功能训练[5]。脑卒中后神经系统有一定程度的重塑能力,可以提供功能性的代偿。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极大地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期生活质量。四肢联动的功能特点:(1)全身性训练,进行上下肢的主动训练,一侧肢肢体主动运动时可带动另外三肢被动运动,健侧肢体运动也可带动患侧肢体被动运动;(2)功能性训练,上下肢运动非圆周运动而是上肢伸够动作,下肢蹬踏动作,模拟步行运动;(3)协调性训练,四肢联动运动为上下肢左右交替交叉性运动训练,同时带动了躯干的旋转,提高躯干控制,增强躯干稳定性和平衡控制能力;(4)阻力调节,可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增强上下肢的肌肉力量。本研究36例患者中,经过4周的康复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功能提高,在本研究中,增加使用四肢联动进行训练的患者与只进行传统康复训练项目的患者的Barthel评分结果都得到了提高,但是观察组(增加四肢联动训练项目)与对照组的效果提升并没有统计學差异,即增加四肢联动训练项目后不会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效果产生很大差异。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类似研究[6]有差异,考虑实验设计及其他因素后,我们认为产生差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本研究中受试对象只接受了4周的四肢联动训练比其他实验设计要短;2.本实验的样本数较小,只有1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小于其他实验中的样本数;3.考虑Barthel评分0-5-10制可能带来的天花板效应[7],如果采用FIM量表可能能够有对患者在使用四肢联动之后的康复效果有更直观的显示,在未来的实验中可以考虑在这一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针对上肢运动功能的FMA分数提升,观察组在进行治疗前后的FMI-UE分数提升是约为12分,实验组的FMI-UE分数提升是约为15分,虽然观察组与对照组FMA-UE评估的分数比较在统计学上未得到显著差异,但是这前后的分数提升我们认为四肢联动的训练是有效果的。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献针对四肢联动的类似研究在四肢运动功能恢复上都是对四肢联动的疗效进行了肯定[6]。四肢联动训练器可以针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进行训练,用健肢带动患肢,促进其分离运动产生,增强腰背部肌力和躯干稳定性等[8]。本研究中,我们的训练时间设置为4周,时间较短,与其他类似研究的干预时间相比较短,这是我们认为我们的分数提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延长干预时间,对四肢联动基于患者上肢功能的提升做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四肢联动训练对其整体运动功能,ADL功能和平衡功能康复有效,其中,平衡功能和下肢肢体活动功能有较好的提高(P<0.05)。恢复期患者在应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时能获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今后还需要更全面,更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验证四肢联动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艺,黄敬.脑卒中偏瘫患者3种步行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3):272-275.
[2]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04):301-318.
[3]Lippert-GrünerM,MaegeleM,PokornyJ,etal.Earlyrehabilitationmodelshowspositiveeffectsonneuraldegenerationandrecoveryfromneuromotordeficitsfollowingtraumaticbraininjury[J].PhysiolRes,2007,56(3):359-368
[4].荣积峰,吴毅,路微波,等。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10:1063-1065.
[5]王欣刚,官霞.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9):70-71.
[6]李欣,宋桂琴,刘植华,等.四肢联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4(2):23-25.
[7]侯东哲,张颖,巫嘉陵,等.中文版Barthel指数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3):219-221.
[8]刘宝国,薛丹丹,张国芳,等.四肢联动训练器在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