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导学”框架下高效课堂的建构

2020-08-12 07:25滕增国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导导学框架

滕增国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义务教育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我校从2008年就开始探讨“以教导学”框架下高效课堂的建构,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形成初步成果并于2014年被辽宁省批准为规划课题,2016年结题后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成果。如今,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教育集团成员校及联盟校的实践中得到了实证,其影响力和生命力在不断提升。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效率最大化及效益最优化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知识与技能传授优,包含文本知识与技能的整理优、课堂生成知识与技能佳、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多;二是过程与方法优,包含整个课堂的过程优、师生课堂交流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选择优;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优,包含师生相互情感认同与接纳优、师生相互评价态度优、学生价值觀受浸润影响优。

高效课堂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抓手、载体和工具,是有效课堂的增强版、升级版和创新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理解其特点:

就学生而言,高效的课堂是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知识多、情感体验丰富、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有效的课堂,是生动的、有趣的、内涵丰富的,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复习等重复性行为。

就教师而言,高效的课堂是教师成长快、感受幸福、目标达成度高的课堂,是预设的、生成的、充满智慧的,它需要教师理解课标、研制教学设计、洞察引领学生。

就学校而言,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质量诉求和发展要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它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各个学科的差别化运作,更需要一点一滴的建模实践推广。

二、基于“以教导学”框架下高效课堂的建构

“以教导学”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它是用“教”的艺术启迪“学”的智慧,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教师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因素;二是强调教师的教学应基于学生学会学习,突出教师的导学作用;三是强调教师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成长,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教导学”的框架只强调一个动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导学”上。我校在此框架引领下,从基本框架、学科特色、个性化教学风格、不同层次教师成长以及多视角课堂教学模式等五个方面进行建构。

(一)基本框架建构

“以教导学”高效课堂的基本框架建构,要突出学校层面和学科层面,强调课堂的基本框架模型,通过教师的“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盲目性,提高效率,体验成功,收获快乐。每一个学科组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积极研讨,反复实践,形成了“以教导学”的基本框架,即“五步导学”。

1.情境导入

每节课要有情境预设和上节课精彩内容回顾。情景预设是为了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走进文本;上节课精彩内容回顾是为了巩固知识、固化上节课的教学目标。

2.出示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围绕教学重点、核心内容提出有一定思维量的、有层次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什么,知道应掌握的知识点。

3.自主学习

依据问题进行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辅。教师要明确学习要求,进行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情况,从而让学生明确怎么学,进一步掌握核心知识点。

4.交流评价

我们提倡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通过展示互评,发现问题,释疑解难,精讲点拨,评价反馈,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发现遗漏点能够做到及时完善。

5.质疑检测

依据本节课学习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激发学生内心渴求知识的兴趣。再通过检测,重现记忆,固化收获,达到高效。

(二)学科特色建构

学校把凸现学科特色、完善高效课堂作为课改的主要任务。要求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学习新课标,明确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给学科定位,制定发展目标,讨论实施途径与措施,完善学科特色建设方案。

1.语文强调“还原课堂本色,创建绿色语文”理念

语文学科强调“语文基础”“本色阅读”“堂上写作”三个板块。其中,“语文基础”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理论知识,如字、词、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等;“本色阅读”是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间的无缝沟通,让学生独立地理解文本中的概念、思想、情感等;“堂上写作”是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进行创作。通过“听说读写练”,保证课堂高质量、评价高素质、考试高成绩,始终把教师的“导学”作为框架的核心和亮点。

2.数学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学科强调“数形结合”思想,包括“以数助形”和“以形助数”两个方面,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变与不变”强化,把“导学”做在前面,把“教”作为工具,把“学”作为目的,构建数学学科组高效课堂基本框架。既保证了优秀教师的个性化发挥,也能保证新教师的底线教学。

3.英语强调“思维导图”实践

英语学科通过思维导图开启导学之旅。英语学科的思维导图教学实践,迎合了“以教导学”框架,不管是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写作教学还是阅读理解教学,都离不开思维导图。教师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能够解决英语知识点分散的问题,将学生逐步引领到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来。

4.体育强调“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学科的“以教导学”强调的是内涵导学,而不是形式导学。我们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体育游戏的运用,用“快乐体育”思想导出学生对体育的热爱,用“终身体育”思想导出体育教学终极目标。

(三)个性化教学风格建构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先进教育思想的贯彻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个性鲜明的人才,所以育人本身呼唤着个性化的教育,呼唤着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我校始终把推动每位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指向,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

1.专业引领

以学科专题教研为龙头,引领教研组、团队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教师的基本技能诸如备听评课技术、命题技术、评价技术和沟通技术等,都是专业引领的支点。

2.舞臺跟进

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舞台,提供展示教学创新的机会。通过展示课、校本研究、教学随笔、讲课大赛等形式,让教师在展示个人教学风采的同时,也促进了同事之间的交流。

3.视野拓展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训,让教师的激情时时被激发,让教师的视野不断被开拓。视野狭窄的教师不可能驾驭高效课堂。有了“请进来”“走出去”,教师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四)不同层次教师成长建构

不同教师成长的路径、结构是有很大差异的。基于“以教导学”高效课堂建构,要差别化激发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引路子、压担子、出点子”是激发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好方法。路子方向正确了,担子重量恰到好处了,点子方法找准了,新教师就会有进步。第二,激发中年教师的热情,激励他们做到合理地扬弃,摒弃累积的倦怠,消除曾经的困惑,激发潜在的激情。第三,消除老教师对新课程的顾虑,帮助他们融入新课程。第四,要让名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精品课建设,通过工作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为学校全面深化课改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更大作用。第五,针对弱势教师扶一程,送一程;不抛弃,不放弃,遵循“追求卓越、全纳个别”的理念,携手每个教师成长。

(五)多视角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高效课堂模式建构是多元的、路径是多样的。既有学科特点,又有个性化风格。

1.同课异构

开展“一师一优课”晒课、研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期至少上好一节组内研究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不同的教师共同演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多学科融合

教无定法,学有规则。每年的教育教学研讨展示周,多个学科都在尝试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各个课程的融合。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究,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够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很多教师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如自然亲切型、睿智创新型、语感品悟型、情思激荡型、儒雅深邃型。

三、“以教导学”框架下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恪守因材施教原则

“以教导学”框架下的高效课堂强调教师的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因素;强调教师的教学应该基于学生学会学习,突出教师的“导学”作用;强调教师的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成长,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倡导个性化风格

“以教导学”框架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导趣引思、导法探究、导讲释疑、导练达标、导理拓展。这五个要素在一堂课中既可以全部呈现,也可以部分呈现,要根据课堂的学科特点、内容要求而定,要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特长,达到引领学生的最佳状态。

(三)突出“导学”

“以教导学”的框架只强调一个动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导学”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体现在对教师“导学”的理解、传承与创新上;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为评价标准,精心策划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主动的求知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向生成。

“以教导学”框架下的高效课堂是发展的课堂、知趣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它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倡导个性化教学,突出“导学”关键环节,应该在不断研究实践中完善,在不断发展中创新,在不断矫正中推广。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教导导学框架
框架
一粒米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撒谎
我是小导游
长幼有序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