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术界较为公认的是《水浒传》的作者存在明显的女性偏见。原著之所以将潘金莲等人塑构成十恶不赦的“淫妇”,除了作者“文以载道”的指导思想外,男权社会的话语体系、传统儒家的禁欲思想、传统女子的负面形象、图书出版的营销战略、敌视女性的文学思潮等客观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潘金莲形象背后的塑构原因进行梳理,能更好地理解《水浒传》背后的作品立意与时代症候。
关键词:《水浒传》;潘金莲;塑构原因
中图分类号:1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21-01
一、前言
据《清河县志》记载,潘金莲原型是勤俭持家的贞洁女子,而到了施耐庵笔下,就沦为了罪恶滔天的淫妇;此外,《水浒传》》一书中有大段美貌描写的女性基本上都被冠以了“淫妇”的称号。显然,有必要探究潘金莲等“淫妇”形象背后的塑构原因,以更好理解《水浒传》背后的作品立意与时代症候。
二、男权社会的反向折射
纵观《水浒传》》全书,作者对于男性有着极高的推崇。书中的女性,或被塑构成潘金莲为代表的“淫妇”形象,或被塑构成孙二娘为代表的“悍妇”形象,或被塑构成林冲娘子为代表的“烈妇”形象,或被塑构成九天玄女为代表的“妖女”形象,或被塑构成王婆为代表的“老猪狗”形象,总而言之,《水浒传》中的女性在作者的笔下成为男子的附庸存在,或被妖魔化、或被贞洁化,基本上丧失了作为人而言的独立人格。①这种从属性在以潘金莲为代表的“淫妇”形象表现的尤为突出,“水性从来是女流”,通过对潘金莲、阎婆惜等“淫妇”形象,可以看到作者内心严重的性别偏见。
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1.禁欲思想的影响。“淫妇”之所以被冠以“淫”的名号,大都是因违背伦理纲常、行苟且淫秽之事,甚至表现出难以克制的性欲望,然而在中国古代儒家政治语境之下,人的本能欲望往往是被遮蔽的。女子刻画成放荡之人的形象,不仅可以衬托出水浒英雄们是“正人君子”,也可以为“正人君子”杀人进而走上梁山提供正当理由。
2.传统女子形象。传统儒家曾将女子和小人并举,宣扬女子本身的种种局限性。“红颜祸水”等观念在《水浒传》》中也有直接体现。纵观全书,女人与美色挂钩者基本上都是“淫妇”。“淫妇”们面对的社会环境并不友好,潘金莲即使不与人偷情也会招米各种非议、挑衅,甚至谩骂,好像女人长得美丽在无权无势的情况下,就是一种罪过。
四、文本的世代累积
潘金莲的“淫妇”形象应当是时代累积的结果。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就已经有大量的水浒故事、水浒戏等文本传播。武大的原型本为高大英俊的武植,却被改为又矮又丑的侏儒;潘金莲的原型本为安守本分的良家妇女,却被改为无耻放荡的淫妇。施耐庵作为集大成者将故事搜集改编,进行再创作,亦或受到已有文本的影响,将潘金莲进一步定性为“淫妇”,进而配合其创作意图完成小说整体。
五、图书出版的需要
淫秽物品本身就容易引起人们的窥视欲,含有淫秽内容的小说也容易受到读者青睐。明清时期的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崛起,阳明心学等思潮进一步传播,都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图书市场对于“禁书”的需求。可以说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艳情文学甚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②从章节安排上来看,阎婆惜、潘金莲的出现呈现链状结构,一人的消失间接引起另一人的出现,即“淫妇”们大都集中在二十二到二十六回,这应当是作者有“淫妇”专题意识,集中处理的结果。
六、文学思潮的影响
元代末年到明代初年,文学创作呈现出对女性明显的禁锢、鄙夷甚至妖魔化的思潮。就戏剧创作而言,剧本大都充满了封建道学色彩,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例如《五伦全备记》,全书贯穿了封建道学思想。就小说创作而言,《三国》等作品也呈现出将女性贬低化的特点。这些作品相同之处在于在文本创作时,有主题先行的弊端。常常为了宣扬封建伦理思想,甚至不惜因意害辞,进而削弱了文本本身的文学性。《水浒传》》对于“淫妇”形象的塑构、批判甚至咒骂,应当与当时的文学思潮背景与紧密联系。
七、文“以载道”的立意
小说作者在塑构英雄群像时,只是将他们作为政教的传声筒,通过他们米表达忠义等思想。作者更强调一个“英雄”在社會中的地位与作用,而遮蔽了人作为个体而言最本能的性需要,也遮蔽了人类对爱情婚姻关系的向往与享受。在小说中,英雄们对于物质有着感官性享受,主要体现在吃喝方面。好汉们常常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以此为乐,却对同样为感官享受的性需求视而不见,同时也并未对建立起良好的婚姻关系呈现出什么兴趣,这也是施耐庵在刻画人性时的又一矛盾所在。作者为达到价值观的灌输,甚至不惜在某种程度上牺牲小说的文学性。小说语言十分直白,常常掺杂伦理道德评判,更是直接用“淫”等词语给人定性,作者恨不得跳出书米,耳提面命,告诉你忠义贞洁的重要性。
注释:
①何群,文化生产与产品分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1992-03.
②张枫,性与文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2.
作者简介:王广鹏(1996-),男,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