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个体的效果分析

2020-08-12 08:47郭玉琴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0年11期
关键词:监护室持续时间生理

郭玉琴

(长江航运总医院 武汉脑科医院 重症医学科,湖北 武汉,4300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抢救重症新生儿的重要科室,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均会使患儿受到各种刺激,如静脉/动脉穿刺、肌肉注射、气管插管等。而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其生理各方面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且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来转述疼痛感知[1-3]。加之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患儿痛感重视程度不足,均会忽视其对生理舒适度的内在需求[4]。有学者[5]指出,一系列疼痛性操作会引起患儿在精神情感层面出现功能紊乱,甚至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入剖析疼痛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所产生的临床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长江航运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2例重症患儿,以数字表作为工具,对满足入选标准的患儿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纳入标准:① 患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 Apgar评分>5分;② 患儿的法定监护人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 患儿出生后的体重>2 500 g。排除标准:① 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疾患、听力功能性障碍或曾接受过手术治疗;② 患儿病情处于急性期或危重阶段,对外界的刺激因子未产生任何反馈;③ 患儿在本研究前24 h使用过镇静药物治疗;④ 患儿使用过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6例;日龄1~30 d,平均日龄为(13.45±2.81)d;体质量为3.1~6.5 kg,平均体质量为(5.03±0.28)kg。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日龄1~32 d,平均日龄为(14.68±3.01)d;体质量为3.3~6.8 kg,平均体质量为(5.27±0.22)kg。两组间性别、日龄、体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士告知患儿家属重症监护室的功能布局和相关护理操作的目的。对监护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规范化微调,使温度控制在22~24 ℃,湿度控制在55%~65%,保证患儿居住的生理舒适性。护士安抚患儿家属情绪,使其以平和的心境状态面对诊治过程。

1.2.2 疼痛护理干预策略 观察组患儿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策略,具体内容如下:① 监护室病房管理。引导护士及医师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动作轻柔,并告知走动人员尽量减少走路幅度,使监护室的噪音控制在40 dB以内。对监护室内的光线强度进行微调,使用暖箱罩避免监护室出现光污染和声源性污染,保证患儿的生理、心理状况均处于相对舒适的水平。② 体位和肢体抚触管理。在开展护理操作前,对患儿的体位予以管理,保证其处于屈曲体位,并使其感受到生理舒适。在落实各项护理实操进程中,由护士对患儿开展肢体层面的安抚与按揉,必要时给予拥抱,使患儿有安全感。③ 在开展护理介入性操作前,预先为患儿提供安慰奶嘴,并做好妥善固定,直至完成各项护理操作。④ 在开展各项操作前,由护士长对各护士开展护理操作培训和考核,使护士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减轻疼痛的操作。

1.3 评价指标

① 采用多参数监护仪进行监测,观察两组患儿在护理操作前与操作后的相关生理指标,包括呼吸频次、心跳次数和血氧饱和度。② 以新生儿疼痛量表作为工具,对两组患儿在操作前和操作后的躯体痛感程度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6项条目(面部表情、哭闹、上肢活动、下肢活动、呼吸型态、睡眠),总分为0~7分。0~2分,表明患儿并未出现躯体痛感或伴有相对轻微的痛感;3~4分,表明患儿出现轻度痛感或者中度痛感;>4分,表明患儿出现相对明显的疼痛感知,并需开展疼痛管理。③ 记录两组患儿的哭泣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疼痛感知程度比较

观察组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患儿构成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疼痛感知程度比较 [n(%)]

2.2 两组患儿相关生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护理操作后的呼吸频次、心跳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相关生理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儿哭泣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比较

观察组哭泣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哭泣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比较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接诊患儿的病情往往相对危重,其在住院期间常需接受多次的动脉或静脉穿刺治疗,甚至涉及足跟穿刺取血、肌肉注射药物和气管插管等介入性操作[6]。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患儿感知到生理的极大痛楚与不适,这不仅不利于病情预后与转归,更会使患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应激性抵触行为[7]。有文献[5]指出,对接受过2次及以上致痛性操作的新生儿展开调研,结果显示,致痛护理操作行为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削弱个体的睡眠质量。而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意识观念中认为新生儿各项机能状况尚未完全发育好[8],故其对外界刺激所致的疼痛感知度低下,无法体会到疼痛[9]。加之患儿的语言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无法正确阐述疼痛感觉,导致其疼痛主诉能力下降[10]。有学者曾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师和护士展开过有关新生儿疼痛感知知识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61.5%的医师和56.3%的护士知晓新生儿疼痛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实际操作进程中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行为相对不足。上述因素的多重叠加,使患儿在重症监护室的临床诊疗进程中被忽视疼痛感知能力[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其躯体疼痛程度、心跳频次、呼吸频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哭泣持续时间、疼痛面容持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这再次表明新生儿接受疼痛护理干预后能提高其对疼痛的感受阈值,还能改善心跳、呼吸频次等生理指标,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长。通过对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进行管理和开展体位支持等措施,能降低躯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不适感[12]。近年来,本院通过强化医师和护士对新生儿疼痛方面的知识体系指导,强化医护人员在落实各项操作过程中的责任心和细致度。并让具备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全方位负责新生儿动脉、静脉穿刺或者插管等操作,以减轻新生儿的不适感知,提高其在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双重舒适度。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个体,能有效减轻各项侵入性操作对患儿产生的疼痛感和躯体不适。哭闹和应激反应的减轻,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帮助患儿入睡,为病情康复和预后提供前提和保障,值得临床护理实践广泛推广应用。这也给临床医护人员一个启示:在为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开展疼痛护理干预的进程中,应有意识地强化疼痛管理理念,并辅助实践。

猜你喜欢
监护室持续时间生理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