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8-12 08:47徐玉钗郑燕云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0年11期
关键词:收缩压血压高血压

徐玉钗, 朱 颖, 郑燕云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心血管科,福建 福州,350003)

高血压可归属于慢性心血管疾病,中老年群体为高发人群,发病时患者有头晕、疲劳、呕吐等常见表现,病情严重时有意识不清、浑身抽搐等表现,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高血压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1],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度,还不利于患者控制血压[2]。目前,临床以降压药物联合抗抑郁和焦虑药物的治疗方式为主,虽然颇有成效,但是心理因素对患者健康更有重要影响。因此,临床上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通过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规律生活,以及消除患者抑郁和焦虑诱因的方式改善患者情绪,辅助治疗[3-4]。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12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探讨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纳入标准:①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5],均确诊为高血压;② 伴有抑郁、焦虑;③ 年龄45~75岁;④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3个月内服用治疗焦虑、抑郁的药物;② 近期参与其他试验;③ 合并严重功能障碍,不具有配合治疗的能力,如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④ 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为(57.43±8.31)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7.42±1.26)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 26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为(57.72±8.56)岁;病程 6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7.49±1.33)年。两组间年龄、性别和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抗抑郁和焦虑药物。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生活指导、运动指导和血压监测等。

1.2.2 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1.2.2.1 心理疏导 ① 针对悲观失望心理。高血压患者治疗周期长,心理压力大,容易丧失治疗信心,产生悲观、自卑、精神痛苦等情感。需与其耐心沟通,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疾病,站在患者角度与其同理,给予其支持和鼓励。② 针对易怒心理。高血压患者机体中儿茶酚胺通常偏高,故患者容易愤怒。可与患者共同分析愤怒诱因,从本质上解决患者愤怒根源问题。同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稳定患者情绪。③ 针对焦虑恐惧心理。焦虑恐惧会导致患者病情快速恶化,应努力获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消除对治愈结果的担忧,培养其治愈信心。④ 针对抑郁孤独心理。可联合家属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温暖。讲解成功案例,为患者提供其喜爱的音乐、图书等,转移其注意力。

1.2.2.2 健康教育 组建健康教育小组,制订健康教育实施指南,包括任务、细则和标准等,集中培训小组成员。落实健康教育,患者就诊当日评估其高血压知识水平,根据患者情况向其讲解知识。对知识匮乏者,给予系统教育,并在后续治疗期间多次重复;对知识欠缺者,给予补充教育,在后续治疗期间耐心答疑解惑,并融合提问的方式,以保证患者全面掌握知识。在健康教育期间注重评估患者治疗态度,通过讲解高血压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与危害等,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利用微信、影像资料和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个性与共性结合,以保证教育效果。针对高血压患者饮食、运动、疾病预防、血压监测和规律用药等内容设置专题,每周举行1~2次讲座进行教育,同时定期微信推送相关咨询。

1.3 观察指标

由责任护士在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后,收集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舒张压、收缩压的数据。

1.4 疗效判定

① SAS评分、SDS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采集SAS分数,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应用抑郁自评量表采集SDS分数,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量表模式相同,各含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4个选择,根据严重度高低,分别设为1分、2分、3分和4分。均为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越重。② 生活质量。选择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调查,包括病情、医疗、体力、工作、社会心理等状况和一般生活情况,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正常值范围 9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正常值范围60~90 mm Hg。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情、医疗、社会心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3 讨论

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的改变和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影响,高血压发生率呈现年度上升趋势,备受人们关注[6]。高血压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在身心双重影响下容易出现抑郁与焦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对血压控制产生负面作用[7],因此必须重视患者心理疏导。多数临床研究[8]表示,高血压患者焦虑症、抑郁症的概率(27%~39%)明显高于正常人群(4%~7%),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较情绪正常高血压患者低。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在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同时,为了达到更高的效果,也需要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从疾病、饮食和运动等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干预,让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认识,了解疾病治愈原理、方法和注意内容等。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以辅助疾病治愈[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和血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说明心理疏导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举措。在临床护理中根据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理健康的具体情况,立足患者不良情绪形成原因。通过语言鼓励、神态鼓励、身心放松、家属支持、社会支持和自信心建立等方式科学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的形成和影响,满足患者心理舒适需求。加之,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明确认知情绪稳定、遵医用药、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改善患者心理行为。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病情、医疗和社会心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说明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对于心理健康较差的患者,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斗志,并让患者在与护理人员沟通中充分体会到人文关怀,满足患者心理、情绪和精神的舒适需求。而随着舒适度提升,心理应激对机体功能恢复影响降低,促进生理舒适提升。此外,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说明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的应用具有提高血压控制效果的作用,建议临床采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用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时需注意以下内容: ① 用药护理。叮嘱患者规律用药,保证时间、剂量正确[10]。② 知识掌握。确保患者正确全面了解知识,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消除患者担忧心理[11]。③ 熟悉环境。带领患者熟悉治疗环境,使其感到安心。④ 人文关怀。争取得到患者信任,促使患者早日接受角色转变,耐心安心接受治疗。可为其介绍病友,让患者快速熟悉治疗环境[12]。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存在积极影响,应给予重视并推广。

猜你喜欢
收缩压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