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我国的节能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相应演变,按照政策实施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财政激励政策为辅的阶段。二是节能市场化政策发展上升为基本国策的阶段。三是政策融合和体系构建阶段。
我国节能伴随改革开放全过程,并与改革同步前行。经过不断探索调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源头措施。据有关统计,我国节能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使得我们成为同时期全世界节能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史作廷说。自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我国的节能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相应演变,按照政策实施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财政激励政策为辅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初恰逢第二次能源危机,对我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我国能源需求已经进入“起飞”阶段,能源消费总量近6亿吨标准煤,其中石油约占20%,作为战略资源,能源安全已经引起国家重视。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将节能工作纳入国家宏观管理,明确其战略地位,节能目标开始确立。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报告》和《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将节能减排提高到“不仅影响着国民经济,更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程度”,确立了“节约与开发并重,充分发挥资源的可利用率”的政策方针。这个阶段,因为能源供不应求,只能通过一些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对高耗能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针对工矿企业和城市节约能源的要求,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等。这一阶段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拉闸限电,“停三开四”成为专用名词。随后有关财税政策的出台,激励作用也开始显现,如节能奖励办法、税收优惠和补贴等,初步取得成效。
二是节能市场化政策发展上升为基本国策的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这一阶段,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政府层面,节能政策也加快了市场化步伐,能源价格与国际接轨,财税政策更加广泛灵活,节能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法律法规开始逐渐丰富和完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颁布,为依法节能打下基础。该法2007修订版更是将节能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1998年起推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1999年颁布《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对我国节能工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政策融合和体系构建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宏观经济体制大幅改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一时期,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矛盾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形势严峻,节能同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关系日趋紧密和融合,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节约型社会建设快马加鞭。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开始,节能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越发受到重视,国家提出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4年能效标识制度建立,2007年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建立了系统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节能目标责任制得到落实,节能成为国家对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进行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并明确,对执行不力的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节能工作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出巨大贡献。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更高要求,节能政策继续深入发展,朝着构建节能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系统性和协同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