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冯霞蕊
摘 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有利于积极应对农村中出现的旱災、水灾等各种风险,规避安全事故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扩大内需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基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了如下创新路径: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明确的管理标准,推动管理责任机制的建设与落实;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水利工程的智慧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并落实奖惩措施。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监督机制;信息化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并实现长效管理,是一项重要举措。加强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有利于积极应对农村中出现的旱灾、水灾等各种风险,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扩大内需,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为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发挥功能,杜绝安全事故,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虽然投入不断增加,但从长效管理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从长期视角出发,探究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创新路径。
1 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缺乏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意识
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然而,这其中存在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地方政府过于注重工程的建设,在管理方面所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全面细致。通过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的调查来看,工程竣工后,资源的投入会迅速减少,这是因为在工程项目开始初期,相关部门只是将资源配置在建设环节,而缺乏对于管理环节的资源配置,导致水利工程管理难以持久。
1.2管理责任分配不合理,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广大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多属于中小型,即单个工程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这一特点,在管理上必然会带来诸多麻烦,例如不同区域的管理权责分配不均、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管理;当水利工程需要进行全面清理时,找不到相关的责任部门,同时一些河道存在争议,也会导致责任落空,甚至出现“弃管”的现象,难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1]。
1.3管理部门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水利工程的管理难以为继
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需要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但是,农村地区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投入不足的现象十分突出。例如在旱涝灾害出现时,应当积极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闸站排灌体系,对于水资源的调节和利用效率,但由于设备管理存在问题,闸站缺乏维修资金和技术,导致工程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
1.4管理部门的职责得不到有效约束,水利工程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根据现代工程建设相关规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需要采用合同管理机制,以明确规定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的责任。但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后续监督不到位的情形,致使双方在履责过程中相互拉扯,最终影响工程管理。
2 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创新途径
2.1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特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当地政府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做出转变,提高长效管理意识,并运用科学思想指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利工程各项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相较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后续管理更加重要。缺乏科学有效、长效持久的管理,不仅水利工程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而且前期投入也会失去意义。因此,当地政府必须提高对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积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水利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和监督作用,一方面促使水利工程管理组织结构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制度的检查,推动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地方农业部门对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的重视,贯彻落实“谁使用,谁管理”的基本原则,促使各方担起责任,共同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2]。
2.2建立明确的管理标准,推动管理责任机制的建设与落实
标准化管理程序是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地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要求,遵守水利基础设施、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这是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需要落实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与责任人,并利用监督机制,确保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执行效率;制定系统的问责制度,细化工作要求,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不同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做好岗位责任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等问题,并责令其及时进行整改,通过检查验收,确保管理规范的落实。这样才能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确保相关管理措施有效落实,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
2.3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水利工程的智慧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创新管理的重要选择。农村地区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利用技术优势,构建智慧管理体系,实现长效管理。在信息系统平台上,管理部门可以实现对工程安全的自动化监测,例如安全监测系统利用感知设备,对大坝、堤防、渡槽沉降、位移、渗流等安全监测内容进行自动监测;设置各项监测数据的上下限阈值,一旦超过预警阈值,即刻提供自动预警预报功能,记录监测过程数据,最终汇总形成安全监测报告,为大坝安全监测年度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对闸泵站远程控制,应用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将水位、雨量、视频等信息实时展现在系统界面,确保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动态讯息,以达到统一调度的目的;实现水文数据自动化采集,利用水利基础感知系统,对工程的水文防汛测洪能力、超标准洪水应急监测能力以及数据传输能力进行检测,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等提供水文基础数据[3]。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为长效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4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并落实奖惩措施
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是水利工程管理中落实责任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长效管理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当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制定河长制,建立明确的奖惩措施,做好监督和考核工作,切实将长效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明确监督重点,确定监管范围,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及奖惩措施,促使各环节的管理者积极履行责任,保证水利工程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程长效管理不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针对此,相关部门应采取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和体系,做好资源投入,有效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农村水利工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最终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佑军.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09):22-23.
[2]高印辉.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19(08):179-180.
[3]郭彦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8):100-101.
作者简介:
王茜(1990-),女,汉族,山东鄄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冯霞蕊(1987-),女,汉族,山东鄄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