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鑫 梁梅华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在推动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城市生态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环境部门针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出台了大量政策,但仍存在部分企业直接将废水和污水排放到河道中的情况,河道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河道整治工程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在给社会飞速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同时在影响着河道,尤其是生态平衡。从现在开始需要树立生态理念,河流河道的生态整治规划目的就在于不再使河道产生自然环境危害的基础上,规划和设计河道的工作需要用生态化的理念支持。
1河道整治含义及重要性
河道整治也被称为河床整理,是一种用来改造河道以及控制河道的工程措施。河道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会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发生冲刷和淤积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置易发生水害,对我国的水利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河道整治,常见的河道整治方式包括治导、疏浚以及护岸工程等。河道整治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规范、不科学的整治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如河流平面形态改变、漫滩效应、滩区整治问题等。进行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是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小康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以理念为基石、以规划为关键、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促进河道整治的协调发展。
2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
2.1断面整治存在的问题
河道自身的形状除却一部分是天然形成的以外,大多数都是经过河流不断的冲击形成的,其中河流断面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深槽断面和浅滩断面。深?断面的整治主要是清理河床上的淤泥,而本身深?能够减弱水流的速度,起到缓冲的作用,这也就是深?多淤泥的原因,如果深?的淤泥过多就无法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在深?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和水生物种,而在进行河道治理的时候,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保护,严重的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另外一种是浅滩断面,其中存在的水生生物更加丰富,但是人们在进行治理时没有重视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有的甚至直接将浅滩断面改成了深?断面,影响了生态环境。
2.2河道形态整治的问题
在进行河道整治过程中,整治的内容常常会改变河道的形状,这对于我国的航运系统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直接将河道的形态转变成直线,直接破坏了河道的自然演变,并且像是钢筋混凝土这类的材料会破坏河床,原本依附河道存在的生态系统,因为其形态的改变,导致无法进一步的发展,周边的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3护岸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防治河道变宽的方法就是进行建设护岸工程,在传统的护岸工程中大多会使用能够防止腐烂的材料将水和河岸进行隔离,这样的方法能够很好的阻止河岸上的土壤流失到河流中,防止河床不断扩大,影响周边环境。但是这样的方法却没有考虑到河岸上的植物,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防止土壤流失的效果,通常人们会将河道的岸边全部用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隔离,所以河流中的水无法供给给河岸上的植物,植物本身对于水的需求量较大,这样的方式导致很多的植物死亡,当最基础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时候,直接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3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策略
3.1依据生态协调理念建立综合整治模式
河道整治与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对邻近城市的河道进行生态协调整治时,首先,需要对河流和城市发展的相容性、制约性进行全面分析,深入研究河道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力、环境容量以及生态耗水量等。依据生态协调理念建立符合河道整治工程发展的综合整治模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健全的河道整治方案,提高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发展与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的协调统一。在生态协调理念下,建立的综合整治方案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科学的整治规划设计,需要在设计前期对河流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流特性进行实地勘察,明确河流整治目标,分清整治主要项目和次要项目,合理规划配置技术、人员、材料等。第二,优化河道整治技术工艺,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选择对河道生态环境干扰最小的技术工艺,应健全工程施工环境监测管理,控制对环境的破坏。第三,加强环境监管,对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进行高效、持续且动态的环境评估,将生态效应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2合理制定开采标准
河道堵塞问题大幅度增加了汛期洪水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的程度,而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难支持其自行緩解堵塞现象。所以,相关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必须针对河道开采工程制定严格的标准,在法律的角度明令禁止个人或企业的违规开采,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个人和企业能够针对河道开采工程形成规范标准。在新时代背景下,政府部门必须坚决杜绝河道内的采砂活动,向广大民众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令其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最后,为确保相关整治措施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环境部门人员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意识,对可能引起河道堵塞问题的障碍物进行有效清除,防患于未然。
3.3创新并优化河道整治技术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高,对河道整治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且认识到河道整治对城市发展、经济增长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河道整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投入,可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的河道整治技术方案,使用更加先进、环保的河道整治施工材料,进一步提高河道整治的生态协调性。首先,应保证河道整治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科学性,确保其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应考虑河道整治技术的经济性,满足河道整治的具体要求,不浪费资源和能源等,避免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时引发其他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在进行河道整治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设计规划科学的施工方案,建立上、下游有效衔接的生态监测系统,保证航运和抗洪功能不受限制,减少人为干扰。例如,在进行滦河河道整治时,使用丁坝和生态型格宾石网笼,施工材料采用透水性好的新型材料,建立一个生态防护边坡,并在边坡上种植灌木和草类植物等。分层次恢复植物种群,河道生态经过多年的恢复得到了显著改善,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
3.4研发并使用生态协调型河道整治材料
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需要对河道整体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细致了解河道生态环境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到河道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防洪效益等,加大生态协调型河道整治材料的研发投入,使用新型、先进的河道整治材料,提高整体的河道整治效果。现阶段,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我国已研究出较多适合河道生态协调整治的新型材料,这类新型材料共同的优势特点在于透水性强、可恢复性强,可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对河道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结语
河道的整治工作是集规划、设计、施工、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理工程,应采用现代发展理念,应用现代施工技术和新型材料。同时,也要加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人与自然协同发展,遵循河道的自然规律,在发展中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来治理河道。
参考文献:
[1]曲家强.河道整治存在问题及现代化治理规划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8):212-214.
[2]宋宜璐.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