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乔
胶东五市在科技创新上走向一体化,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强,梳理五市各自的科创力量和产业优势,形成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6月2日,一场事关胶东五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的座谈会在青岛举行。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科技局局长齐聚一堂,共同协商推进半岛科创联盟成立事宜,围绕协同胶东五市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孵化、技术转移、创投等服务机构、协会组织等创新要素,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在山东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胶东经济圈无疑承担着先行先试的重任。2019年数据显示,胶东五市总人口占山东全省的31.6%,生产总值占42.2%,对外贸易占64%,利用外资占67.3%,财政收入占43.3%。而在科技创新方面,2019年12月发布的《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山东16地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前5位分别是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胶东五市在其中占3席。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今年1月14日印发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产业创新协同共进”被列为推进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的第二条,紧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后。
经济圈内的科技创新力量如何形成合力赋能发展?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相关负责人认为,胶东五市在科技创新上走向一体化,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强,梳理五市各自的科创力量和产业优势,形成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是被纳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管理序列的国立科研机构,其所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在胶东五市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是区域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三方共建,加强中科院与山东的有效结合
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青岛市三方共建的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启動筹建,在建立之初就将成果转化列为研究所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最近发布的两个数据为其做了有力背书。
5月,《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发布。在《2018年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3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名中,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位列全国3200家高校院所中的第82位、省内第4位(前三位分别是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和青岛大学);而在《2018年高校院所奖励个人现金和股份总金额》排名中,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位列全国3200家高校院所中的第75位、省内第3位(前两位分别是青岛大学和山东大学)。
同样也是在5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八月瓜创新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2020(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篇)》发布。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进入全国科研机构创新50强,排名第48名。
据上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近200家企业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合作方式涵盖合作研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成立产业化公司等多种形式,签署四技合同金额达2亿元,15项技术实现了成果转化,其中,70%在山东转化。
与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很具有代表性。
2014年,双方合作成立青岛中科华通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天然气示范工程和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在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建立了当时规模最大的秸秆车用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工程项目,将秸秆通过发酵罐发酵出沼气,再提纯净化出天然气,直接进天然气管网。2018年1月,公司在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
能源战略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战略的重点。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曾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的有效结合,发挥中科院的科研优势和山东的产业优势。去年6月17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签署协议,推动山东能源研究院的建设,将中科院的力量与山东省高校院所的力量相衔接,共同推进山东能源转型。
氢能:山东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
发展氢能产业被视作山东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
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氢能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也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
山东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先天优势。据有关机构初步测算,山东省年产氢气260万吨左右,居全国首位,大部分为工业副产氢,品质较好、价格低,具备大规模利用的成本优势。
今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打造以济南为主体的“中国氢谷”和以青岛为主体的“东方氢岛”,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济宁),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建成集氢能创新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商业运营于一体的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是山东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创新平台,近年来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对此,《规划》中也提到,要“依托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按照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氢能前沿技术研究和重大技术联合攻关”。
从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当下的发展高地。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2117家,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数量高达545家,广东省数量达372家,山东省数量则为151家。
据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研究员李晓锦介绍,交通运输是氢能的重要应用场景,可通过燃料电池技术,有效降低长距离、高负荷交通对燃油燃气的依赖,推动交通终端用能清洁化。“氢能燃料电池与当下大力推广的锂电池相比,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李晓锦介绍,优势在于,燃料电池本质上是一个发电设备,而锂电池是个储能设备,加氢时间远小于锂电池充电时间。但目前燃料电池处于示范应用阶段,氢燃料电池相比锂电池在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上均较高,限制了氢燃料电池推广应用。原因在于,一方面,燃料电池产业链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也相对较高,“一个日加氢量500公斤到1吨的加氢站,其建设的硬件成本约为1500万元左右。”李晓锦说。
针对氢能燃料电池成本过高的现状,今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李晓锦看来,只有关键材料尽可能做到国产化替代,并实现批量生产,打造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才是突破当下发展瓶颈的关键。
2018年,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产业化项目,计划在2-3年内实现量产,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山东一直在补课
科技成果转化是市场行为,哪里条件好,就落地到哪里,并不仅仅围绕某一区域的发展。
去年,成果最初在山东诞生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GV-971在上海成功转化,引发了广泛的对于山东为何总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反思。科技成果在其他区域转化虽不罕见,但山东自身存在的问题的确也不容忽视。一是山东的民营经济不如南方活跃,其次则在于南方企业对技术的敏感度。许多南方企业跟各大科研院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高层常常参加各大学术会议,寻找优质的专利技术,在这一点上,北方企业无可比拟。
一张2008年以来粤苏浙鲁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统计表也能说明山东的问题。
2008年,全國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占GDP比重1.54%。其中,广东省R&D经费支出502.6亿元,R&D占GDP比重1.41%;江苏省R&D经费支出580.9亿元,R&D占GDP比重1.67%;浙江省R&D经费支出344.6亿元,R&D占GDP比重1.5%;山东省R&D经费支出433.7亿元,R&D占GDP比重1.4%。
此时四省之间差距并不算大。
而到了2018年,全国R&D经费支出19677.9亿元,R&D占GDP比重2.19%。其中,广东省R&D经费支出2704.7亿元,R&D占GDP比重2.78%;江苏省R&D经费支出2504.4亿元,R&D占GDP比重2.7%;浙江省R&D经费支出1445.7亿元,R&D占GDP比重2.57%;山东省R&D经费支出1643.3亿元,R&D占GDP比重2.15%。
在研发投入强度(R&D/GDP)方面,山东不但明显低于苏浙粤三省,甚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0.04个百分点。
江苏省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一直保持在高位。今年6月30日,计划投资200亿元的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在苏州正式挂牌成立,实验室以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江苏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以及未来科技革命的前沿技术为“三大重点”,力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策源地。揭牌仪式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表示,建设姑苏实验室,是推动苏州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支撑苏州未来发展的战略之举,是保持苏州率先领先的制胜之道。
在科技创新投入总量方面,山东一直在补课。除此之外,国家政策性补贴基本都在后端,上游的基础研究依靠的是国家投入,关键在于对中间段的支持,即那些企业有需求、研究所又有初步进展的项目,亟需资金支持进行中试、实现产业化。成果转化的“第一桶金”究竟应该谁来投,未来需要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