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
大学生小雪从小成绩优秀,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同学眼中的好学生。曾经她一度认为自己拥有完美的人生,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发现自己做事没法集中注意力,对曾经的爱好也丧失了兴趣,有时会出现莫名的委屈情绪,巨大的无措感常让她崩溃痛哭。
她开始想办法自救,像一个即将掉进深渊的人,努力抓住可以救命的稻草。她逼着自己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强颜欢笑,逼着自己去做一些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努力掩饰自己的异常,不让父母和朋友发现自己的病情。但即便如此,小雪还是不愿意去面对医生。
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小雪求助医生的脚步?那便是“病耻感”。有人说,当个体被贴上标签,当刻板印象、孤立、地位丧失和歧视等这些要素出现时,羞耻感就出现了。而在中国,病耻感影响了很多人的治疗,它会让患者明明出现了精神障碍的症状,却拒绝接受现实,宁可忍受痛苦,也不愿积极治疗。
病耻感,到底从何而来
社会偏见的影响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初中生出现了强迫症,孩子的母亲为了不留下“案底”,保全孩子和自己的“名声”,便拒绝带孩子去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做检查,宁愿接受不规范的检查和治疗,最终,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孩子的疾病还是没有得到治疗。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后果,是因为他们觉得心理疾病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如果被别人发现了,会受到他人的歧视。由此可见,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越多,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恐惧就越强,造成的病耻感就会越大。这对于个人的治疗与健康非常不利。
不良的认知模式
很多人对心理疾病都有着不良的认知模式。一方面,他们会认为生病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自己的无能是不可以展现给别人看的。因为生病,他们无法再成为父母、同学心目中优秀的孩子,也无法高效完成自己的任务。
相对于曾经的优秀,他们觉得现在的自己“一无是处”,这便会让他们陷入自责、痛苦,从而走向更深的绝望;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向父母求助会给他们添麻烦,向同学求助又会受到大家的歧视和谴责。在没有任何出口的时候,他们只能把责任全部“堆”在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是懦弱的、不被认可的、令人讨厌的,更是无法改变的。不良的认知归因模式,会增强病耻感,使人陷入困境。
病耻感,如何让它离你而去和疾病握手言和
生病了可怕吗?可怕。生病了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吗?未必。
在现代社会,与病共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疾病不是恶魔,反而是生命给我们的提醒。比如糖尿病在提醒人们少吃甜食,精神衰弱在提醒人们多多休息,似乎都在提醒我们对自己好一点。用积极的心态看待病症,是治疗的前提。
与病耻感对话
有没有想过,如果病耻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会怎样与之对话?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用两张椅子分别代表你和病耻感,你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想与对面的病耻感说些什么,然后再坐到对面的椅子上,想一想病耻感会如何回应你。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許你会了解,病耻感并不想阻碍你的治疗和康复,也许你们能找到和谐相处的方法,并且达成共识。
给自己打打气
很多人怕被误解,怕被歧视,其实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然而,自尊和自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说说就能获得改变的。但即使是这样,也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朝着更好的自己去做出努力。也许你可以找一个自己可以控制并且感兴趣的领域,去尝试;也许你可以定一个自己踮起脚尖就能实现的小目标,一天一天地去实现;也许你可以参加一些自我肯定的团体辅导,在分享和交流中学会接纳自己。在看不见光的时候,记得给自己打打气,也许天很快就亮了。
找到支持自己的人
很多时候,病耻感都是自己折磨自己,可能与他人无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你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你听到的,也只有自己的回声。尝试打开门去看看吧,找一个可以和自己谈论羞耻感的人,他可以是你的朋友、你的咨询师,也可以是你的网友、笔友,只要他能够倾听你,能够让你感受到被接纳,都会是你的力量来源。
(编辑 王 幸)
(投稿邮箱:wx02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