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瓦勒克,和那场遥远的希土人口大交换

2020-08-11 07:33马剑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西斯塔克莱斯

马剑

梧桐树清真寺。

深夜,我独自背着50升的旅行包抵达了艾瓦勒克。这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土耳其小城,位于爱琴海边,依山而建,小巷幽深。

不巧,攻略中推荐的旅馆大门紧闭,正在停业,只得硬着头皮现找旅馆。正琢磨着今夜会不会就这样露宿街头,只见昏暗的路光下,一栋居民楼的一层窗户半开着,几个留着大胡子的小伙子正在屋里说笑,房间内摆放着三张上下铺,看上去像打工者的宿舍。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问:“请问这里还有床位吗?我可以借住一晚吗?”一个小伙子探出脑袋问我怎么了,听我说明原委后,穿好衣服走了出来,说他们这里已经住满了,问我想住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帮助我。我说不要太贵就行,他隔窗和屋里的人用土耳其语交流了几句后,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跟他走。

我竟一点不担心地跟着他就走。说实话,来土耳其之前,对这个信仰伊斯兰教、新闻不断的国度是有些安全方面的担心的,但来后才发现,在这里,无助的人总是能得到无私的帮助,让人在异乡的夜晚也不会感到孤立无援。

塔克西亚尔西斯教堂内部。

小镇街道。

小镇的餐厅,可以吃到希腊口味的菜肴。

跟着他穿过五六条街巷,来到一条小巷尽头的旅馆。他上前与老板交流后,告诉我,这里一个晚上要300里拉(相当于人民币300元左右)。“有点贵,还有便宜的吗?”小伙子耸了耸肩:“跟我走!”又经过几条街巷,进了一家临近海边的旅馆,这里的老板答应只收我120里拉。我猜想好心的小伙子一定帮我跟老板砍了价。

第二天清晨,幽暗的小城已然换了一副模样。相对于一般土耳其民居灰暗单一的色调,这座小城里的房子古色古香,有红有蓝有白,显得很“希腊”。

的确,这里曾是希腊人的家园。

从15世纪中期起,希腊曾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随后希腊和土耳其发生了战争。1923年,在国际强国的斡旋下,双方签订和约,并规定:在土耳其领土定居的希腊东正教居民,和在希腊领土定居的伊斯兰教居民,进行强制性的人口交换。此后,近150万希腊人和约50万土耳其人被迫迁居。

占艾瓦勒克绝大多数的希腊人被迫抛弃他们生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土地,迁徙到对岸的希腊莱斯沃斯岛,而来自希腊莱斯沃斯岛的一些土耳其人也不得不在艾瓦勒克重新开始生活。

虽然希腊人离开了小镇,可镇上众多的东正教教堂依然屹立不倒,不过大多已改建为清真寺。距离海边最近的一座清真寺叫钟楼清真寺,这里曾经是圣约翰教堂,大概因为宣礼塔是由钟楼改建而成,故而得名。清真寺的圆顶形似洋葱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的出身。此时并不是礼拜时间,大门紧闭,只有几只小花猫懒洋洋地在庭院里游荡。

幸运的是,小镇上曾经最为宏伟的塔克西亚尔西斯教堂被建成了纪念馆,得以保存。这座昔日的教堂深藏在一条小巷里,窄小的铁门并不起眼,走进后才发现它的体量很大,有三个中殿和一个独立式钟塔,部分建筑可追溯至公元15世纪。教堂的穹顶和墙壁上依旧保留着圣像画和圣经故事题材的绘画,通体鎏金的讲道坛让人感受到当年的气派,东正教教堂特有的圣像屏风华丽依然。听馆员讲,后殿中的部分圣像画是18世纪的作品,算得上是镇馆之宝了。

参观塔克西亚尔西斯教堂时,遇到了几个来自对岸的莱斯沃斯岛的希腊居民。其中一位老人告诉我,他曾经的家就在这所教堂附近。当年离开时,他的爷爷仅被允许带走随身物品,大部分家产都留在了这里。老人经常会回艾瓦勒克来,不仅是为探访老宅,也做他的橄榄油生意。这两个地区都以出产橄榄油而闻名。“曾经的小镇比现在热闹得多。但因人口交换,许多有技术、擅长做生意的希腊人离开了这里。”老人说道。

听说每周四镇上会有集市,届时全城到处都是小摊,赶集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可惜我去的那天是周一,不过鹅卵石街道上还是有不少摊位。顾客不多,商贩们索性躲在附近的咖啡店里享清闲,任由路人们随意挑选。

小镇街巷狭窄,不通汽车,高高低低的坡道上时不时有马车经过。车夫懒散地挥动着马鞭,旧日时光仿佛未曾走远。

拐过几条迷宫般的小巷,就来到曾经的圣乔治教堂。教堂现在叫梧桐树清真寺,以寺内生长的梧桐树而得名。

征得守门人的同意后,脱鞋进入寺内。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塔克西亚尔西斯教堂类似,只是所有的圣像图案或壁画都被涂改。

一位女老师带着一群高中生在寺里参观,耐心地讲解着这座建筑的历史由来。注意到我,她用英语问我来自哪里,“中国”二字引来一片惊呼,女生们一下子围了上来。“大家可以和他练习一下自己的英文!”女老师说道。一个戴着头巾的女生羞涩地用简单的英文单词向我问好。老实讲,我的英文还没有好到可以给别人当陪练的程度,只是此时也身不由己了,努力回应着好奇的小女生们“中国离这里有多远”“中国人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等问题。

小镇上的土耳其烤肉。

小镇人口不足一万,不到两小时就几乎走遍了每一条街巷。除盛产橄榄油,渔业同样是这里的重要经济支柱。海滨路上有一处小型鱼市,刚刚打捞上来的海产摆在显眼的位置,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周边散布着不少餐厅,除了传统土耳其烤肉外,也提供正宗的希腊美食。很快,美味的希腊炸墨鱼圈让我对隔海相望的莱斯沃斯岛产生了几分向往,便向邻桌独自喝咖啡的老妇人打听。

她告诉我,她曾经的家就在莱斯沃斯岛。“那你们过来后,喜欢这里吗?”她有点犹豫地说,说不好。当年的迁徙,无论是离开还是抵达,难免都是苦涩的。他们虽是土耳其人,但语言、习俗和宗教都深受希腊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成了自己国家里不受欢迎的异乡人。

去往莱斯沃斯岛的码头上停泊着不少客运轮船和私人游艇,码头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雕像。这座小镇在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独立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希腊的第一枪就在此打响。

当年凯末尔坚持土耳其必须是土耳其人组成的单一国家,这一政策对土耳其境内的少数民族的命运影响深远。除了土、希之間的人口大交换,也间接导致了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之间时至今日的冲突。

艾瓦勒克与莱斯沃斯岛相距不过十多公里,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对岸山上的村庄。因为签证问题,我只能隔岸遥望。当地居民如果当天往返可以免签,不过听本地人说,这也不一定,要看两国当时的关系。

猜你喜欢
西斯塔克莱斯
小老鼠历险记
老鼠遇见“猫”
塔克 努力改变命运
女子被巧克力卡喉咙 宠物犬捶胸口施救
漫画
Nothing,你能在海上漂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