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报道
教育,是每年全国“两会”必不可少的热门话题,其中就包括艺术教育。提高艺术审美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而今年与此相关的提案也反映出不少当前这一领域的变化。
许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社区美育作为打通社会美育的“最后一公里”,应当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结合当前疫情带来的社会、人们交流方式的变革,提议从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来推动社会美育的发展。线下方面要健全成熟的社区文化馆系统,建立基础性的艺术项目工具体系,建立专兼型的辅导员队伍。线上方面要创新多元的社会美育课程体系,提供多样化线上辅导,并且举办丰富的线上艺术文化活动,如线上音乐会、展览等。同时建立国家级文化精品数字化建设资源库,通过统一的渠道,向全国城乡的节点网络进行传播。
杨晓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
中国的专业艺术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不重视实践的问题。艺术院校归属教育部后,按普通专业来对待,评职称成了重中之重;高等院校录用美术教师,首先考虑的也是学位。艺术教育必须要坚守“实践第一”的底线,才是顺应专业特性、促进艺术健康发展的做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给艺术创作的“实践家”以充分的尊重和待遇,无需通过写论文来证明他的才华,不能只是以学位来讨论问题。
我的另一个提案是建议建设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它应该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必备设施。由此,既可促进国人整体艺术审美的提高,又可借助艺术丰富其对人生的认识、对其他知识的增长。
田静(全国政协委员、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当前非遗传承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职业院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中也鲜见非遗技艺传承专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鉴于此,我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由人社部门、文旅部门、与教育部门合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形成可供借鉴参考并具有普适性的实施方案;初期可先行选取一批职业院校作为试点,逐步普及。由职业院校具体负责向当地省教育厅申报非遗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吸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外聘教师或实习导师,以解决职业院校师资缺乏问题。
在火热的背后,关于博物馆的制度建设,尤其是政策引导的相关问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如今,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生活中的一种常态选择。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5535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710家。在火热的背后,关于博物馆的制度建设,尤其是政策引导的相关问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宋亚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为搞活民办博物馆,我建议一是由政府文化部门牵头,引导民间文化艺术传承走向“集群化、规范化、市场化”。尝试在中大型商业项目、文化地产项目中,植入民办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的群落建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现双赢。对符合引导方向的项目给予实质性优惠。二是社会力量参与。所有相关项目的入选藏品,须经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专业机构鉴定无误后方可对外展示;已建成并通过部门联合验收的成熟项目,可进行授牌,同时通过设立免费开放日、免费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三是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协调各类民间收藏、文化、艺术协会等机构,积极组织广大藏友、文化艺术爱好者参与其中。
魏学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
现行的《博物馆条例》是国家文物局制定的行业管理标准,内容过于简单,法律效力不足。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博物馆类型多,隶属关系复杂,而且主要靠行政条规和政策管理;《博物馆条例》对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具有管理指导作用,而对非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则没有作用;法人治理体系不明确,必须要以法的形式保证国家管理职能的实现,才有利于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集中领导;西方不少国家都有《博物馆法》,可以借鉴。因此我建议尽快制定《博物馆法》,以便与《文物保护法》配套,彻底改变我国博物馆依靠政策管理的格局。
刘万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近年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国内的博物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相比之下出境展览巡展较少,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为有限;由于审批程序繁琐,具有较高策展能力的国家级大馆牵头联合举办的出境展览较少;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出境展览少等等。
对此我建议,一是要加强相关政策引导和对外展览的顶层设计,避免“千展一面”。同时适当修订文物出境展览管理规定,简化对国家级大馆联合地方馆办展的审批程序,简化申报材料,实行国家文物局一次审批,给予对外出国办展政策、经费、人才等配套支持;二是应放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联合办展限制,使之可以方便组织各级各类文博机构联合举办对外展览;三是应优化展览格局,打造中国博物馆展览品牌。
近年来,呼吁降低艺术品交易税收,尤其是进出口关税,是艺术市场存在的一个呼声极高的话题。在代表委员看来,税收问题已成为艺术市场发展的一个最大瓶颈,“如何破解”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问题。
万捷(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回流文物作为历史上因各种遭遇而流散海外的中国文化遗产,本质上是“失物回歸”,不应征税。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各行各业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稳定全国经济平稳运行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从疫情下文物市场“维稳”来看,只有促进文物回流,扩大文物市场供给,才有可能激活文物市场,确保正常运行,所以利用有利的税收政策活跃文物市场迫在眉睫。
我建议一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征求意见稿)》第29条第3项由“古旧图书”扩大到“文物及古书”,文物范围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2条规定的内容;或者由国家税务部门发文,明确个人收藏的文物进境销售时,按“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对待,在进口环节免征增值税;二是《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中第23000000“邮票、艺术品、收藏品”,应对原产于中国的文物艺术品予以零税率。
朱乐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院长):
通过考察我发现,现在艺术品交易行业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税收问题,目前中国内地画廊交易艺术品的税收达到13%,除此之外再缴纳其他附加税后到达14%,而在香港只需要3%的税收。另外,在考察中大家还反映,国外艺术品到中国展览还会遇到一个临时进出口的关税问题,以至于展览方往往由于扣押的钱款太多和时间太长而放弃展览和交流的机会。
为拉动疫情以后我国的文化、时尚、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建议可以参考国际或中国香港的艺术品税收政策,只征收3%的税收,海关的进出口在没有交易前不扣押金。如果觉得全面减税有困难,可以先将北京798艺术区作为一个艺术特区的试点,设立保税区作为探索性的实验,如果可行,再进行下一步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