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 灵
(中国石化 华东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 210019)
近年来,随着北美海相页岩油实现商业开发,针对国内陆相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也越来越引起油气公司的重视。通过加强页岩油基础地质研究,中石油相继在准噶尔盆地的二叠系芦草沟组、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等探区获得页岩油勘探开发突破;中石化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江汉盆地潜江凹陷、苏北盆地等也取得了页岩油勘探突破[1-5]。其中部署在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深凹带的大斜度井获得初产油22t/d,提交预测储量四百多万吨。苏北盆地位于郯庐断裂东侧,属于后生断陷盆地,整体划分为两坳一隆,其中东台坳陷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金湖凹陷北港次洼位于东台坳陷西侧,总面积202 km2,热演化程度较高,是探索苏北盆地页岩油的有利区带。该区纵向上发育古近系阜二段、阜四段2套烃源岩,其中阜二段是探索页岩油藏最有利层系。阜二段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亚段:①亚段为深灰色泥岩;②亚段为深灰色泥岩和厚层泥灰岩;③~④亚段为灰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⑤亚段为灰色泥岩、粉砂岩和泥灰岩,岩性与芦草沟组的碳酸盐岩、砂岩等有一定差异[6]。目前国内发现的陆相页岩油藏仍然较少,本文在对北港阜二段页岩油藏解剖的基础上,系统剖析烃源及储集条件,明确富集主控因素,总结富集规律,以期对评价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有利区与勘探部署决策提供参考。
金湖凹陷是苏北盆地东台坳陷最西端的一个新生代沉积凹陷,总面积约5 000 km2,经历了晚白垩世的初始拉张阶段、阜宁期的坳陷阶段、戴南—三垛期的断陷阶段和盐城期的萎缩阶段[7];发育石港、铜城和杨村3条区域性大断层,平面上发育三河、汊涧、龙岗、氾水4个次凹;凹陷内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斜坡带、石港断裂带、汊涧斜坡带、卞闵杨构造带、唐港构造带、宝应斜坡带6个正向构造单元[8-9],呈现南断北超、南陡北缓的构造格局。研究区位于石港断阶带的下降盘,紧邻西部斜坡带。阜二段岩性具三分性,上部发育灰黑色泥岩,中部为灰黑色泥灰岩、含灰—灰质泥岩及泥质白云岩互层,下部为粉、细砂岩与灰黑色泥岩、泥灰岩不等厚互层,沉积厚度180~240 m;页岩油主要位于中部泥灰岩段,常规油主要聚集于下部砂泥岩互层段。
三河深凹是金湖凹陷2大沉积中心之一,东部以石港断阶带为界,西部向西逐渐过渡到金湖凹陷西斜坡(图1),阜二段埋深3 000~4 000 m,是金湖凹陷主要生油中心之一[10]。该深凹烃源岩厚度大,演化程度高,阜二段烃源岩Ro>1.0%,阜四段烃源岩Ro达0.7%~1.0%,油源条件充足,是石港断阶带的主要油源区。北港次洼为三河深凹南部的次级凹陷,整体为一凹中隆构造,受数条北东东向展布的反向正断层分割,从而形成一系列鼻状构造。阜二段中部为泥灰岩、灰质泥岩,局部发育生屑灰岩和鲕粒灰岩,厚度90~100 m,发育源储一体型泥灰质页岩油藏(图2)。目前钻遇北港深洼带阜二段的钻井仅1口——BG1井,原油、烃源岩和储集性等数据均来自该井。油藏埋深3 660~3 735 m,地面原油密度为0.867 g/cm3,地面原油黏度18.4 mPa·s,平均初馏点116.43 ℃,为轻质油;声波时差计算压力系数1.3,页岩油藏具有“四高一发育”特征,即高有机质丰度、高脆性矿物、高演化程度、高异常压力,裂缝发育。
图1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构造及取样井位置
图2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BG1井阜宁组二段综合柱状图
原油的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反映成熟度较高,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型,主峰碳为C17和C21,Pr/Ph为1.17(图3a,b);成熟度参数αααC29甾烷20S/(20S+20R)为0.24,C31S/(S+R)为0.57。原油形成于咸化烃源岩,伽马蜡烷/C30藿烷值为0.25,三环萜烷含量中等,C20、C21、C23三环萜烷呈上升型分布(图3c);孕甾烷、升孕甾烷含量较高(图3d),ααα20R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图3d),ααα20RC27/C29为0.69。
图3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BG1井阜二段原油(3 690~3 700 m)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
阜二段顶部为灰黑色泥岩,底部为粉砂岩夹灰质泥岩、泥灰岩,中部为灰黑色灰质泥岩、泥晶灰岩,局部发育生物灰岩和鲕粒灰岩。烃源岩厚度90~100 m,阜二段中部优质烃源岩TOC为0.53%~3.73%,平均为1.83%(n=34);S1+S2为0.96~34.27 mg/g,平均为9.16 mg/g(n=34),含量大于6 mg/g的样品占总量的62%;氢指数(IH)为176~840 mg/g,平均为523 mg/g(n=34);饱芳比为2.17~7.36,平均为3.67(n=11);硫含量为0.44%~1.5%,平均为0.98%(n=12);黄铁矿含量为1.3%~5.5%,平均为3.6%(n=12);锶钡比为0.08~5.15,平均为0.72(n=51),反映源岩形成于半咸水的还原环境[11]。
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有机显微组分中腐泥组平均为70%(n=11),有机质以黄绿色荧光的层状藻类体为主,少量亮黄绿色荧光的结构藻类体(图4a,b),含少量黄色荧光的富氢次生组分;壳质组平均为12.7%(n=11),含有的镜质体呈条带状或碎屑状,反光下呈灰色(图4c,d);少量棕色荧光的沥青质体,含有一定量贫氢次生组分,颗粒在反光下呈灰白色。阜二段泥灰岩在垛一段沉积末期达到低成熟,开始生油,在垛二段沉积中期达到成熟阶段,开始大量生烃,现今Ro为1.1%,处于高成熟阶段。
图4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BG1井阜二段(3 662~3 668 m)灰黑色灰质泥岩有机显微组分
BG1井阜二段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因此含油性也较好,氯仿沥青“A”为0.12%~0.54%,平均为0.30%(n=11);成熟度较高,滞留油和游离油含量均与TOC呈较好正相关关系(图5a,b),S1为0.03~2.26 mg/g,平均为0.59 mg/g,S1>0.2 mg/g的样品占总量82%,S1>0.5 mg/g的样品占总量38%。现场钻井过程中气测异常层累计厚度达91 m,异常值最高达99.989 9%;C1-C5组分齐全,以C1为主,泥灰岩岩心普遍见裂隙含油。由于取心后未及时开展冷冻和热解分析,造成轻烃损失较大,后期实测S1值偏低,含油饱和度(OSI)不高,OSI>50 mg/g的样品占总样品的12%(图5c)。但现场的气测和岩心的含油显示均证实,北港阜二段泥灰岩具有较好的含油性。
图5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BG1井阜二段泥页岩有机碳与含油性的相关性
2.4.1 矿物组成
阜二段泥灰岩、粉砂质泥岩的黏土矿物含量为11.2%~54.8%,平均39.3%(n=11);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为60.7%(n=11),以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石英含量8.0%~24.1%,平均为18.8%(n=11),白云石含量为2.4%~35.1%,平均为17.4%(n=11),方解石含量1.5%~72%,平均为17%(n=11),其他脆性矿物包括长石、黄铁矿、菱铁矿,含量低于5.5%。北美页岩油产层脆性矿物含量为65%~78.5%[12],比北港阜二段略高,脆性矿物含量影响储集空间、含油性及后期改造方式。北港阜二段脆性矿物较富集,有利于后期压裂改造。
2.4.2 储集物性与储集空间
泥灰岩实测孔隙度为4.24%~8.76%,平均7.04%。实测孔隙度为6.94%的泥灰岩平均孔喉半径为5 nm,孔喉半径2~20 nm之间的介孔占总孔隙的50%,孔喉半径小于2 nm的微孔占总孔隙的21%,孔喉半径大于20 nm孔隙占总孔隙的27%(图6)。渗透率为(0.005~84.9)×10-3μm2,无天然裂缝发育段泥灰岩渗透率低于0.01×10-3μm2,孔隙连通性较差(图7),裂缝控制泥页岩渗透性,3 695~3 720 m偶极声波测井显示出良好的裂缝发育特征,实测渗透率达到84.9×10-3μm2。泥灰岩岩心可见大量溶蚀孔,孔内富含褐色原油(图8a),扫描电镜下溶蚀孔较发育(图8b)。泥灰岩镜下表现为晶粒结构,含少部分生屑,可见浮游类生物,纹层非常发育(图8c,d),层厚约60 μm;发育多条层理缝(图8e,f),裂缝间近乎平行,裂缝宽约10~15 μm,粉砂质泥岩镜下见粉晶方解石,裂隙含油。溶孔、黏土矿物晶(粒)间孔、碳酸盐晶(粒)间孔为主要微孔隙。生物灰岩、粉砂质泥岩、纹层状泥灰岩储集条件较好,主要分布在③、④亚段。
图6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BG1井阜二段泥灰岩孔喉半径分布
图7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BG1井阜二段泥灰岩孔隙空间分布
图8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北港次洼BG1井阜二段泥灰岩微观储集特征
北港阜二段泥灰质页岩油藏为源储一体型油藏,泥灰岩顶部的深湖相泥岩厚度70~80 m,在整个金湖凹陷普遍发育;该泥岩突破压力高,达到25.9 MPa,是金湖凹陷阜二段的良好盖层。阜二段底部为灰黑色泥岩、泥灰岩与灰色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地层厚度为80~100 m,砂岩厚度为1~4 m,渗透率为(0.146~0.025)×10-3μm2,渗透性较差,油气显示不活跃,证实底板条件比较好。北港次洼位于金湖凹陷深凹带,后期活动性断层不发育[13],构造破坏作用小,因此北港阜二段页岩油藏保存条件好。
北港次洼处于金湖凹陷生烃中心,阜二段优质烃源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成熟度高。阜二段沉积时期,浮游藻类、介形虫等生物发育,水体盐度适中,有利于有机质后期保存。研究表明,咸化烃源岩在低熟阶段即开始生烃[14],早期生烃可以满足孔隙本身的吸附;在垛二段沉积时期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开始大规模生烃,油气以短距离运移为主,大多在原地聚集成藏;现今烃源岩处于高成熟阶段,因此原油油质轻,有利于流动。
泥灰岩储层本身较致密,基质渗透率仅0.001×10-3μm2,但孔渗条件受到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及天然裂缝控制,空间上发育局部甜点。泥灰岩生烃过程中会生成大量有机酸,有利于形成次生孔隙,扫描电镜、薄片等揭示烃源岩内部发育大量溶蚀孔。同时,早期生成的烃类进一步抑制烃源岩内部矿物的成岩作用,有利于原生孔隙保存[15-16]。岩石的组成和沉积结构是影响岩石物性的重要因素,富有机质的纹层状泥灰岩比块状泥岩具有更好的储集物性;石英、长石等脆性矿物发育的层段晶间孔也比较发育,为烃类聚集提供充足空间;后期的压裂改造也有利于沟通这些原生孔隙。
天然裂缝发育也有利于油气聚集和后期开发[17]。薄片下也可以见到北港次洼阜二段泥灰岩段水平裂缝发育,主要是有机质生烃过程中形成的。在有机质大量生烃阶段,生成的液态烃和天然气会使烃源岩孔隙中烃类体积增大,形成生烃增压微裂缝[1],裂缝能显著提高泥页岩储层的渗透率。BG1井阜二段裂缝发育段实测渗透率达到84.9×10-3μm2,既改善了储层渗透性,又有利于油气横向大面积运聚成藏,有机质生烃增压形成的天然裂缝为后期压裂增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泥岩声波压实曲线表明,北港次洼阜二段存在明显的异常高压,压力系数达到1.3。阜二段属于细粒沉积,沉积速率低,不存在欠压实,异常高压主要由有机质生烃增压形成。异常高压使地层保持较高的能量,对于后期页岩油稳产很有帮助。BG1井后期实施的大斜度井单段(85 m)压裂后初产油达到22 t/d,截至目前累产油一千多吨,揭示了阜二段泥灰质页岩油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1)北港泥灰质页岩油藏纵向上位于阜二段③~④亚段,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异常压力、天然裂缝发育的特征。
(2)阜二段③~④亚段灰质泥岩和泥灰岩为优质烃源岩,实测TOC含量平均为1.83%,S1平均为0.59 mg/g,有机质类型为Ⅰ型,Ro为1.1%,成熟度较高。原油的植烷、伽马蜡烷、孕甾烷、三环萜烷含量中等,形成于半咸水的烃源岩。
(3)阜二段泥灰岩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60.7%,以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实测孔隙度为4.24%~8.76%,平均为7.04%,局部溶蚀孔和天然裂缝发育。
(4)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是页岩油藏形成的物质基础,地质甜点控制了页岩油局部富集,高异常压力是页岩油藏高产的关键,阜二段泥灰质页岩油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