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引迪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湖北 武汉430071)
湖北省矿产种类较多。截至2018 年底,湖北省已发现150种矿产,有查明资源储量矿产91 种[1]。其中,原煤、铁矿、锰矿、矾矿、铜矿、溶剂用灰岩、重晶石、盐矿、磷矿、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辉绿岩、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等17 种矿产是本省主要开发利用的矿种,矿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累计均占全省的90%以上[1]。通过选取企业数、从业人员、年产矿量、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这六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17个主要开发利用的矿种进行定量研究。
本文选取矿山企业数、从业人员、年产矿量、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这六个指标评价湖北省各矿种开发利用情况(表1)。
表1 矿种开发利用评价指标
通过上述指标体系评价湖北省各矿种开发利用情况,评价计算方法如下:①考察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②提取公共因子;③公共因子的命名与解释;④计算公共因子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2]。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8 湖北省矿产资源年报》[1]。
对上述变量进行KMO 测试度和Baetlett 球体检验,见表2。由表2 可知,KMO 值为0.595,达到了标准,可以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2]。
表2 KMO 和Bartlett 的检验
根据原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见表3 和表4。
表3 公因子方差
表3 中第3 列是根据因子分析最终解计算出的变量共同度。可以看出,变量的共同度大部分接近1,说明公因子对原始变量说明的程度较大,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比较好。
表4 的第2 列是新提取的各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可以看出,新提取的因子1 和因子2 的初始特征值分别为4.105 和1.262,均大于1;第3 列是新提取因子的贡献率,新提取的因子1 贡献率为68.424%,因子2 贡献率为21.026%,这两个因子贡献率累积达89.45%,即这两个新提取的因子可解释原有变量89.45%的信息。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表5 显示的是旋转后原始的六个变量与新提取的2 个公共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绝对值越高,相关程度越大(如表5)。
由表5 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这四个原始变量关于公共因子1 的绝对值较高,可以将公共因子1 命名为效益因子;矿山企业数、年产矿量这两个原始变量关于公共因子2 的绝对值较高,可以将公共因子2 命名为产能因子。
表5 旋转成份矩阵a
2.5.1 计算公共因子得分
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计算效益得分和产能得分,结果见表6。
2.5.2 计算综合评价得分
用每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做权树,对每个因子进行加权,然后加总得到各矿种的总因子得分,按总得分的多少进行排序,以反映各矿种开发利用情况的差异,计算结果见表6。
F 代表综合得分,F1 代表效益得分,F2 代表产能得分
从表6 可以看出,湖北省矿种开发利用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水泥用灰岩、磷矿、铜矿。这三个矿种在产能得分较低的情况下,效益得分达到了远超其他矿种的高分。这主要是因为去产能及长江保护力度加大,湖北省磷矿石等产量大幅限产,矿石价格上调。由此可以看出,湖北省水泥用灰岩、磷矿等矿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矿产品生产的适度优化调整成效初显,省内钢铁冶金、磷盐化工等支柱产业利润实现一定程度增长,有利于重塑投资者对矿业市场的信心。相比之下,排名第四第建筑石料用灰岩,产能得分很高,但是效益得分不太理想,可以通过设置产能顶板,推行错峰生产等措施化解产能过剩,继续推进建筑石料用灰岩行业去产能,落实企业转型升级,调整行业结构布局。
表6 湖北省矿种开发利用评价得分
铁矿、原盐、饰面用花岗岩、原煤、建筑用白云岩、溶剂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锰矿、建筑用辉绿岩、砖瓦用页岩、方解石、矾矿、重晶石这几个矿种的产能得分和效益得分均较低。湖北省煤矿资源紧缺,且煤矿山大量关闭,2018 年正常生产的仅14家,供需缺口随着经济发展会逐渐加大,依靠省外购入以保障能源供应的格局将长期存在;黑色金属中铁矿、锰矿是湖北省的潜在优势矿种,但资源勘探不足,开发利用研究不足,供需缺口日益扩大,自给程度将不断下降。
湖北省矿业发展目前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科技创新、结构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等,都为矿业持续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我们要做的是适应新变化、把握新趋势,并通过加快结构调整、重视技术创新,以及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等举措,坚定不移地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