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一场大考,检验着北京两年多来营商改革的实效。市发改委近日披露,北京市持续推动营商改革3.0版本的204项措施落地,截至目前已出台40个政策文件,204项改革任务措施已完成161项,占79 %。与此同时,全市对标企业和群众需求,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领域改革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不见面审批”紧急上线
“这时候建厂房,审批会不会得等很久?”蒙太因医疗器械公司要在亦庄建新厂房,但环评审批时恰巧赶上了疫情,这让专门跑审批的刘小雪格外担心。但她没想到,不仅办理流程和速度不减,而且没见面,环评手续免费寄上了门。
过去两年多北京营商连推三版改革方案,各类审批提速正是改革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世行考核的指标。而在疫情特殊时期,审批不仅要快、更要安全。从2月3日开始,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就推行线上不见面审批:企业有业务,可以先打电话预约,窗口服务人员将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企业办事人员将准备办理的材料发送到邮箱,线上初审无误后再发快递,审批结果文件最后直接快递给企业,全程无须跑服务大厅。
通过线上不见面的审批方式,经开区已为200多家企业办理了业务,涵盖环评审批、居住证审批等多种业务类型。
这样的改革思路,正是北京营商优化的题中之义。早在3.0版改革推出时,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解释,制定这204项任务时,最先想的不是为了各方的考核、排名,而是老百姓和企业能不能更满意、更方便、更有获得感,北京营商环境优化正从对标评价指标变为全面对标企业和老百姓需求、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的改革。如今,这些举措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落细、落地。
一天办好发热门诊审批
2月12日13时正式网上申报,4小时内完成规划许可办理,半日内完成校核制证,第二天规划许可证到手———难以想象的是,这是一栋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发热门诊建筑项目规划审批的速度。
不久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申请建发热门诊,建成后可满足该院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等工作要求,为北京市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急如星火。为此,规划部门利用“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服务政策,1日内办理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短短的一天里,规划部门与政务服务、发改和住建等多部门联动,打通发改备案、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环节,并提前预联系规划核验、不动产登记等环节,为建设单位提供全流程系列组合服务。
这样的“加速度”源于北京营商3.0版本改革其中一项举措:2019年底,市规自委等部门进一步放宽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扩大范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办理时限设下“不超5个工作日”的硬杠杠。
2019年11月,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内容更广、范围更宽、任务更重和改革力度更大,聚焦企业创新创业、投资贸易、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和法治保障等12个重点领域,提出204项改革任务措施。来自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3个多月以来,204项改革任务措施已完成161项,占79 %;截至目前,围绕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政府采购等8个重点领域已出台第一批40个政策文件。
营商立法进入新阶段
2020年2月26日凌晨2点,一架来自法国的飞机缓缓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舱门打开的那一刻,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生产制造基地总经理陈和强松了一口气———20吨零部件终于来了,解了亦庄生产线的燃眉之急。
“现在一台CT机早到一天,就能多检查100多位病人。”他急的是,工厂将生产20套一体式方舱CT检查机房并运往武汉十几所方舱医院,但零部件供应是难题。
海外零部件飞抵北京后,接力赛的下一棒交给海关。只过了几个小时,这批货物就运抵工厂。针对GE公司这种情况,北京海关所属亦庄海关方面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指派专人与企业对接,第一时间回应企业的需求,最短时间完成审核放行,确保急需的物资及时通关。
北京营商改革并没有因疫情而停步。几天前,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这意味着,本市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进入新的阶段。“草案重点针对市场主体关切的54个共性痛点难点问题,制定了针对性条款,形成制度性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为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再‘提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社会影响较大,很多企业出现经营压力。市人大财经委审议认为,面对经济下行壓力和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的重大影响,建议增加为企业纾困的相关内容。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草案将结合审议建议以及相关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