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启发式教学探究

2020-08-10 17:34张雅雯俞王毛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贾府林黛玉宝玉

张雅雯 俞王毛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古已有之,其核心思想来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论说。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从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实际出发,严格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依据教学内容,积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以促进学生智能较好发展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当代教育界备受重视。语文新课程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直接提出重视启发式教学的建议[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同样要求教师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小说是高中语文重要教学内容,人物分析则是小说教学的重点。利昂?塞米利安在《现代小说美学》中指出,“人物是小说的原动力”,“我们看一部小说主要看小说中对人物性格的揭示,这也是构成小说的魅力和教育意义的因素”。[4]在教学小说人物形象时,恰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还原作者“揭示”人物性格的过程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特征。下面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引导学生聚焦正面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此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初步描写贾府的主要人物和环境。《红楼梦》人物众多,全书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十几位,其中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

通常情况下,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等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行。正面描写是对人物的直接展现,是刻画人物最主要的手段。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正面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分析王熙凤的性格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王熙凤?

2.王熙鳳是怎样出场的?这样的行事做派,表明她在贾府有着怎样的地位?

3.在与黛玉见面的这段时间,王熙凤笑了几次?哭了几次?她每一次的“笑”分别出于什么心理?每一次的“哭”又是出于什么心理?王熙凤在哭笑之间自由转换,由此可以看出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4.王熙凤夸林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她为什么这么说?读读这句话,体会王熙凤的语气。说说这句话体现了王熙凤怎样的心态?

这样的层层设问,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启发学生深入品味小说语言,多方面探究王熙凤的行事特点和行为动机,把握这个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特征。

又如,在分析林黛玉这一形象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文章开头写林黛玉初入贾府的心理,说她“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这几句话表明林黛玉具有怎样的性格?林黛玉的哪些言行体现了这种性格特征,试找出一两处描写进行分析。

学生独立思考后,能够得出林黛玉是一个“自尊自重,谨慎,敏感”的女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接着提问: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之家,诗书之族”,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在自己的外祖母家,为何如此小心谨慎?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林黛玉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并初步窥见林黛玉将来的悲剧命运,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好铺垫。

如上所述,聚焦正面描写是分析人物性格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课本所选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正面描写都比较细致。例如,《祝福》用传神的笔墨刻画祥林嫂的眼睛,描写祥林嫂反复诉说不幸命运的话语;《老人与海》详写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本特征和学情特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聚焦正面描写,深入探究人物性格。

二、启发学生关注侧面描写

在正面描写之外,小说也常常以侧面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往往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的艺术效果。分析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也是解读小说的必经之途。因此,在小说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侧面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在塑造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时,除了浓墨重彩的正面表现,还有随手点染的侧面描写。这些侧面描写极尽烘云托月之妙,脂砚斋等评点者早就注意到其作用。如写王熙凤亲为捧茶捧果,甲戌本有“总为黛玉眼中写出”的批语;又如宝玉出场之前,先写黛玉心中之宝玉,甲戌本对此有“这是一段反衬笔法”、“文字不反,不见正文之妙”等批语。在阅读时,这样精彩的侧面描写自然不能轻易放过。教师可以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侧面描写的用意。

例如,在解读正面描写王熙凤的文字后,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课文第五段哪些语句表现了林黛玉对王熙凤的看法?

2.林黛玉出身名门,见识不凡,对生活在这种封建贵族家庭中的各式人物自有了解,为何在初见王熙凤时会感到惊讶?这样的描写对表现王熙凤有何作用?

3.贾母如此向黛玉介绍王熙凤:“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作为贾府里的备受尊敬的“老祖宗”,有时显得端严,有时显得慈爱,但极少以这种戏谑的言语来评论他人,为何对王熙凤开这种玩笑?贾母的话透露了王熙凤哪些信息,你从中读出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通过林黛玉之眼看王熙凤,通过贾母之口谈王熙凤,都属于对王熙凤形象的侧面烘托。在林黛玉看来,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上头三层公婆,在人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场合,她人未到而笑先闻,确实放诞无礼。而这种放诞无礼,贾母等人却习以为常,不以为忤,可见王熙凤在贾府内宅地位特殊,与众不同。从贾母打趣王熙凤的话中,则可以看出王熙凤性格泼辣,与贾母十分亲近,深得贾母宠爱。通过设计问题,巧妙引导,能够促使学生关注可能被忽视的文字,读出其中隐含的意味,从多个方面解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又如,在分析贾宝玉的形象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在宝玉出场以前,作品首先介绍了一般人对宝玉的看法,试着找出几处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发现,贾府内外有许多人都对宝玉持贬斥的态度。王夫人说他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黛玉听说这个“衔玉而诞”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觉得他是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那两首《西江月》更是对宝玉极力嘲讽,说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为了增进学生对这一人物的了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这些侧面描写与正面文字对照阅读,还可以适当补充《红楼梦》其他章回对宝玉的描写。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明了作者寓褒于贬的用意,深刻把握宝玉的独特个性,欣赏宝玉作为封建思想“叛逆者”的光彩。

除了《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多篇小说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如《祝福》借卫老婆子之口描述祥林嫂再嫁后的生活,评论祥林嫂的“好运”和不幸;《三国演义》在诸葛亮出场前,先写徐庶、司马徽等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以渲染诸葛亮的才华与德行。在教学这些小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旁人的相关话语和行为,以便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人物形象。

三、提示学生注意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对人物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精准地揭示了小说中人物和环境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小说阅读中,理清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人物特征,并把握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将人物置于具体环境中进行解读。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所设置的环境精严而周全,从亭台楼阁到花鸟虫鱼,从居家礼仪到典章制度,从一府的人物关系到社会各阶层的分布,当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无不曲包。小说中的人物生存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显得极为合理,极为自然。只有充分了解当时的环境,结合环境去解读人物,才能得其要领。《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许多环境描写,环境与人物水乳交融。不过,由于时代文化的巨大差异,高中学生不一定了解文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也因此难以深入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背后的因由或意味,甚至对人物产生误会。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情,并作出相应的引导。

例如,由于不了解封建社会对贵族小姐礼仪方面的要求,部分高中生可能难以理解林黛玉为什么在外祖母家如此谨慎,一个座位都要几次三番地相让,甚至可能得出“林黛玉胆小怯懦、上不得台面”等错误结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林黛玉的行为,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传统社会尊卑、长幼、主客之别,方位文化,餐桌礼仪等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黛玉与环境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寄人篱下的林黛玉的自尊自爱、谨慎自持。

在分析宝玉形象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宝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宝玉个性的独特之处:

宝玉在与黛玉交谈时,语言文雅有礼,颇有学识,为何传言他“极恶读书”,《西江月》中也以“愚顽怕读文章”来形容他?当时的社会、家庭要求宝玉读的究竟是哪种书?他为什么不喜欢读这些书?

这样的启發能够使学生明白,宝玉作为世家大族的嫡子,是被家族寄寓“读书入仕、振兴家业”的厚望的,所谓“读书”,是读四书五经等与科举考试相关的书,宝玉厌恶仕途经济,不愿读这些书,他喜欢的是《西厢记》《牡丹亭》等表达真性情的“闲书”,所以他虽然很有才华,却被旁人讥嘲,被家长痛责。由此学生才能理解宝玉在当时的环境中立身的艰难,以及宝玉追求自由、摒弃名利的活法的可贵。

入选高中课本的小说,环境描写各有特色,但都具有表现人物的功能。如《边城》通过边城的青山绿水和纯朴民风烘托翠翠纯洁美好的性情,《老人与海》以宽广深沉的大海象征桑地亚哥的坚韧强悍。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内在联系,以更加宏阔的视野去审视人物的特征。

四、结语

以上讨论了启发式教学在小说人物分析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主要探析教师如何设置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我发现。事实上,启发式教学不限于人物形象分析,在教学小说主题、叙事技巧等问题时,同样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这个启发、引导的过程能够将人物分析的技巧呈现出来,教会学生怎么读小说。有论者指出,“小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的方法教会学生小说文本‘解读方式的过程”。[5]启发式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读懂小说,而且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小说,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是非常有效的小说教学方法。

总之,启发式教学对于高中小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教师要抓住引导启发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向,适时拓展,增加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6]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在持续深入地推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启发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小说鉴赏能力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极有助益。高中语文教师在小说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抓住时机,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新型高效的语文课堂。

注释:

[1]孟昭良:《高师应加强教学法研究——启发式教学刍议》,《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9年第5期,第82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9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2页。

[4](美)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

[5]王荣生主编:《小说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5页。

[6]黎倩:《高中语文教学中巧用启发式教学初探》,《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第10期,第5页。

本文系南昌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启发式教学研究”(编号:18XSKY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贾府林黛玉宝玉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关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探究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谨小慎微林黛玉
寓言故事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