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020-08-10 08:57洪克贵
关键词: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摘 要:汽车是当今方便于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和机动车驾驶人员数量每年都显著提升,因此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容易出现道路拥堵,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屡屡发生,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交通的秩序和安全。本文分析了影响驾驶风险的人为因素,提出了保障驾驶交通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人为因素;驾驶行为;交通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的报告,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高达135万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因素(人为原因)和客观因素(道路环境、天气环境、车辆安全性能等),主观的人为因素占了93%以上。在如今汽车交通发达的时代,探讨驾驶员人为原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保障出行人员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沿着时间线从1986年至2020年,在风险驾驶领域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发表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多。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围绕驾驶风险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以人因分析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随之发生改变,核心主题包括事故、酒驾、年轻驾驶人、驾驶行为、老年驾驶人、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等。2008年以前的论文聚焦于研究不同年龄段的驾驶者存在的驾驶风险,研究内容包括了酒驾、毒驾、超速、攻击性驾驶等。从2008年开始,手机成为了风险驾驶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使用手机的分心驾驶行为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同时可利用一些仪器设备进行辅助分析驾驶人的生理特征,使得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了2013年以后,研究内容走向多元化。

2 影响驾驶风险的人为因素分析

2.1 个体特征

个体特征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主要有个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性格个性。根据国外的研究结果表示,不同生理年龄的驾驶员的驾驶风险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年轻驾驶员发生事故主要是因为喜欢追求激进的驾驶方式或者由于缺乏驾驶技能和驾驶经验,而老年驾驶员由于受到年纪的影响,在对事物的感受力、交通状况的判断力和在应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有所下降,因此这类人群往往倾向于选择规避风险的驾驶方式来提高自身的驾驶安全。

驾驶员的心理因素会对安全驾驶造成直接影响。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驾驶员应该要保持着心情放松、精神集中的状态。对于一些新手驾驶员,在车辆繁多交通拥挤的城市里驾驶车辆很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慌的心理情绪,在驾驶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小状况很容易手忙脚乱出现操作失误。客观因素的驾驶条件状况会间接的影响着驾驶员心理状态。例如驾驶车辆在一条车流量一般的笔直高速公路上,此时驾驶员不需要做出太多决策和操作,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下经历了一小段时间的驾驶后,驾驶员会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松懈然后开始分心驾驶,当驾驶时间长了以后甚至慢慢地出现疲劳驾驶;在道路狭窄并且连续多弯的道路上伴随着上下斜坡,驾驶员容易出现恐慌等情绪;在拥挤的道路行车时,有遇到其他车辆加塞、鸣笛催促也会引起驾驶员的心理不适,容易出现烦躁等心理,甚至会出现开斗气车的危险驾驶行为。

从个性特征来看,驾驶员可分为内向、外向和标准三种类型[4]。内向型驾驶员的驾驶风格一般是偏向小心谨慎、反应慢为主;外向型驾驶员则以风险意识强、动作反应快为主,因此外向型的驾驶员会发生事故的风险更高。驾驶员的个性也会直接影响到其驾车安全以及交通安全,正当使用自身的个性有利于安全驾驶,在驾驶操作反应意识上迅速敏捷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风险,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平静、谨慎则可以降低自身风险避免了事故发生。

2.2 驾驶行为

驾驶行为主要分常规驾驶行为和危险驾驶行为,其中危险驾驶行为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最关键的原因。常规驾驶行为是指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在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对自身车辆做出适当的调整操作。危险驾驶行为主要是指驾驶员违法违规驾驶机动车辆或者是不当操作驾驶机动车辆,从而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道路交通秩序絮乱、引发道路事故等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负性的驾驶行为。

(1)疲劳驾驶。我们常见的一种交通肇事因素是疲劳驾驶,属于危险驾驶行为。有研究显示疲劳驾驶相关事故中,感知疲劳在所有事故中占比超过52%,而信息处理疲劳占比在38%,其余10%为肌肉疲劳。当出现疲劳驾驶时,驾驶员对突发状况的预先感知能力下降,或者是遇到突发状况时没有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反应,过度疲劳驾驶时还可能会出现“虚幻视觉”的现象对眼前事物做出错误判断,于是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2)饮酒驾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的报告得出,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当中约有5%-35%与饮酒驾驶有关。饮酒驾驶机动车是危险驾驶行为中情节较为严重的一种。酒精会削弱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活动迟缓,影响记忆、决断和身体的条件反射,因此饮酒后的驾驶员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已下降,不能够具备安全平稳地驾驶车辆的条件。当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时,属于酒驾行为;若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时,此时已经属于醉酒驾驶。根据我国现今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规定,对酒驾和醉驾的饮酒上路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对酒驾的行为人做出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罚款甚至治安拘留的處罚;对于醉驾的行为人可能将面临以“危险驾驶罪”的刑事指控,将会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

(3)斗气驾驶。斗气驾驶是指带有攻击性的驾驶行为,是一种极其危险的驾驶行为,其主要表现有随意鸣笛,恶意的变道、别车,相互驱逐等等,这类驾驶员通常伴有“路怒症”。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年轻男性在文化程度较低、有过犯罪前科或有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的前提下,发生攻击性驾驶的情况较多。这不仅会危害到被攻击对象的生命安全,还会对自身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既害人又害己。在道路上驾驶车辆发生冲突,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轻则造成交通拥堵,重则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攻击性驾驶行为是危害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种犯罪性的侵犯行为。

3 保障驾驶交通安全的措施

3.1 提高驾驶素养、优化好心态、加强驾驶技能

作為驾驶员,首先要提高安全意识和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学习并且掌握安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道德素养,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认真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驾驶行为习惯。其次要调整好心态,驾驶车辆时保持大脑清醒、冷静谨慎,反应迅速但不盲目追求速度,不抱有侥幸心理进行酒驾、超载、疲劳驾驶、分心驾驶,若有发生冲突时要避免冲动、宽容忍让、不斗气驾驶。对于新手驾驶员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提高驾驶技能水平,充分掌握车辆性能、熟练驾驶操作,还要强化自身心理素质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佳心理,保持从容淡定,从而保障驾驶判断的准确性和操作的合理性。

3.2 严格控制驾驶员上路资格

在对机动车驾驶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和教育的过程中,驾校和交管部门要加强对驾驶人员的考核,增加事故倾向性这一项考评指标,保证驾驶人员在经过学习教育之后能够重视安全驾驶,避免出现各种不安全行为。除了常规上路前技能培训外,还要加强对驾龄较短的驾驶人员或者出现违规驾驶人员的再培训工作,着重于传授驾驶经验和系统地培训安全知识,创建起规范系统的驾驶技能水平测评体系,保证驾驶员对自身技能具有正确的认知,进而主动提高自身驾驶行为,消除危险驾驶行为隐患。

3.3 加大道路交通执法检查力度

我国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每年在不断完善,虽然对一些违法的驾驶行为加大了惩罚力度,仍还是会有人存在侥幸心理,抱着冒险的心态违法驾驶机动车辆。加大道路交通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驾驶上路行为,可引起一些有违规违法驾驶想法的驾驶员注意,对这种危险驾驶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通过执法检查,严惩这种违法违规行为,还可以增加法律信服力,使每一位驾驶员都提高驾驶素质、安全驾驶思想,确保驾驶员可严格遵循交通法规操作驾驶行为。

4 结语

人为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人为因素出现影响着交通驾驶安全,然而也有越来越多在人为因素对驾驶安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出现,为驾驶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找到保障措施。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正常运行、保证驾驶安全应当需要从个人做起,作为驾驶员一方面除了在个人特性方面需要做到扬长避短,也要注意端正驾驶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交管部门也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对违规违法驾驶行为严惩不贷。

参考文献:

[1]王万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 2020,15(03):52-53.

[2]张旭欣等.驾驶行为与驾驶风险国际研究进展[J].中国公路学报, 2020,33(06):1-17.

[3]李清超.浅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20-59.

[4]刘新强.城市交通危险驾驶行为及影响因素探讨[J].时代汽车, 2020(02):21-22.

作者简介:洪克贵(1975-),男,江苏南京人,本科,技师,主要研究方向:车辆管理。

猜你喜欢
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探析道路因素对城市交通安全的影响
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因素影响的研究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民用飞机设计人为因素适航关键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