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菊
园子里的石榴,像多喝了二两似的,红扑扑的了。有两三枝,微醺着,倚在墙头上。园子里静悄悄的,偶尔有一两声鸟鸣,从这边枝头落下,又从那边叶间响起,欢气得很。
哑叔不在。
哑叔从哪儿来,没有人知道。哑叔来的时候,石榴园还不是石榴园。爹进的那批石榴苗,等长叶了,才认出来,有一多半是木槿。比起邻村的进宝,爹还算是走运的。
进宝三万块钱的苗,一粒芽芽也没冒出来——黑心的商贩,将小苗枝用滚水秃噜过了。一大锅一大锅的开水!为什么?黑心商贩发来的苗枝,全是假的!哪里是什么石榴苗?用滚水一秃噜,全烫死,不让发芽——发芽就露了馅儿了!若买家追问,那黑了心的商贩就会倒打一耙,说没管理好,把责任全推到买主身上。
爹疯了一样对着木槿又踹又砍又刨的时候,哑叔来了。胡子拉碴,头发乱蓬蓬的,枯草一般,他一定是渴坏了,也饿坏了。我到草棚里,把给爹冷好的水和娘烙的发面饼,炒的辣椒鸡蛋,端在哑叔面前。哑叔啊啊啊啊地比划着,我瞪大眼睛,追着他的手势,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但大体意思,我知道,他是在夸我心眼儿好。
吃饱喝足的哑叔,从爹手里夺过镢头,啊啊啊地比划着,不让爹毁树,还把爹刨的坑,又埋上了。爹喘着粗气,瞪着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外乡人,然后泄气了似的,一腚坐在树底下,有气无力地喊——三妮儿,饭,你娘做的饭呢?
我拔腿就跑。我居然把娘给爹做的饭给了哑叔,一个不认识的外乡人,让又急又气的爹饿了肚子。
哑叔却怎么撵都不走了。爹留他在草棚住了几天,每天捎去吃喝,娘又挑了一身爹的干净衣裳,让哑叔换上。我们都以为,他不过歇歇脚,就会走了。没成想,哑叔天天围着石榴园转,没有走的意思。爹拉他出来,领他到路上,一边比划着,让他回家,回自己的家,一边推着他走。哑叔就急,拍拍胸口,指指远方,跺跺脚。爹掏出身上的百十块钱,意思是让他买张车票回去。哑叔把钱扔到爹怀里,反手推着爹,撵爹走,仿佛那石榴园是他的,爹倒是外人。爹不走,哑叔甩手、跺脚,抱着头,慢慢蹲在地上,啊啊哭,受了大委屈似的。爹没辙儿,领他去了村里的理发店。村里人眼睛就亮了,都说,古有王华买爹,三妮儿,你爹,这是给你捡来个哑叔呀。
也怪,哑叔对果园的活儿,样样拎得来。拿爹的话讲,老把式。株距、行距、剪枝、浇水、施肥、灭虫害,爹一样都不用操心。不操心的爹,忽然又有了担心。这么有活道儿的人,咋会落得流落他乡呢?有人提醒说,连个身份证都没有的流浪汉,不会是,不会是隐姓埋名的……通缉犯吧?娘吓出一身冷汗。让爹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子将哑叔打发走,免生是非。爹打包票,说,哑巴不是坏人,你看他的眼睛,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他嘴不会说,可眼睛编不了瞎话啊!娘说,也是,这么大个人丢了,他家里不得找疯了?三妮儿,勤看着点电视和报纸,不都有那什么寻人启事吗?兴许,就能有了头绪,把家给他找着了。
哑叔在我家,过了中秋,过了春节。又过了中秋,过了春节。这中间,有一位房地产商前来,一眼相中了秀气的木槿树,雇了人来,全刨下,移到他开发的小区搞绿化了。爹带哑叔出去,又买来一批新石榴苗补上。那年五月,石榴花开得耀眼,那个旺哟,连过往的行人,都忍不住停下来,看了又看。
我略懂些哑语了。偷偷买来的手语书,令人着迷。我问哑叔家在哪儿?他说很远很远。我问哑叔家里有什么人,他的眼光就黯淡下来。难不成,哑叔没有亲人?心里的疑问没有解开,我却不敢再往下问了。
上学学习好不?哑叔开始问我。
笨,学得不好。人家都笑话我。我给他比划。
哪怕是最后一名,也要把学上下来!我追着哑叔的手势,摇摇头,又点点头。
哑叔的眼睛格外亮,格外有神。
谎花落尽,树上挂满青石榴。一整个儿夏天的晚上,我都在抱着课本复习,从来没有这么用功过。一整个夏天,爹和哑叔把自己忙成了一棵石榴树。青石榴慢慢变成了红石榴。咧开了嘴儿笑的红石榴,透着亮,汪着明,一粒粒,像水晶。我暗下决心,等中秋节,家里摆上月饼、石榴、葡萄、香蕉、苹果、花生供奉月娘娘的时候,我一定拿回一张满意的考卷来,给爹娘,也给哑叔看看。
月亮一点儿一点儿地圆。爹的石榴,成筐成筐地往外走。他盤算着,卖完石榴,就把这几年的工钱,给哑叔结了。娘也一直念叨,当庄老孙家的二闺女,正般配哩,虽说带着个三岁的娃儿,可是过日子的人呢……这哑巴,也不会给句话,行,还是不行?
一天,哑叔突然不见了。草棚里,哑叔的铺盖叠得整整齐齐。床上一张旧报纸,上有寻人启事:某人,于某年某月某日某地走失……
某地,是爹当初买石榴苗的地方。据说,那儿的人们,或夫妻,或父子,或叔侄搭档,做苗木生意,发家致富,成为各路媒体的宣传对象。又一度,声名狼藉。
我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是在师范毕业以后。最美乡村,榴园处处,哪里才能找得到哑叔呢?
特约编辑 袁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