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的睡眠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0-08-10 08:58李冠男李丹陈文岚孙杰姝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失眠精神分裂症

李冠男 李丹 陈文岚 孙杰姝

【摘要】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的睡眠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7例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作为共病失眠组, 另选取同期65例睡眠正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功能失调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分析PSQI评分与DBAS评分、PANSS评分的相关性;共病失眠组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病失眠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失眠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失眠组阳性症状因子(19.02±2.56)分及PANSS总分(58.00±3.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92±2.74)、(55.65±2.11)分, 阴性症状因子(11.02±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6.46±1.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失眠组失眠后果、睡眠控制、睡眠药物、睡眠期望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AS总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312, P<0.05), 但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评分、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与PSQI总分无相关性(P>0.05)。睡眠期望、睡眠药物是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存在睡眠认知错误, 会对患者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应给予重视。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失眠;睡眠认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43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精神疾病, 常伴有幻觉、妄想, 患者往往敏感、警觉, 出现失眠, 研究发现35%~

80%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失眠[1], 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间睡间醒、甚至彻夜不眠, 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功能紊乱, 记忆及注意力降低等, 引起焦虑、心烦等情感障碍, 加重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缺陷, 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2]。此次对比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睡眠正常病例及共病失眠病例, 以了解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的睡眠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纳入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7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作为共病失眠组, 并将同期本院住院的65例精神分裂症正常睡眠者作为对照组。共病失眠组男35例(52.2%), 女32例(47.8%);年龄22~63岁, 平均年龄(45.79±7.93)岁;病程2~6年, 平均病程(3.32±1.26)年;有工作31例(46.3%), 无工作36例(53.7%)。对照组男34例(52.3%), 女31例(47.7%);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45.81±

7.80)岁;病程2~7年, 平均病程(3.18±1.28)年;有工作29例(44.6%), 无工作36例(55.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共病失眠组符合DSM-IV非器质性失眠诊断标准且PSQI评>7分, 对照组PSQI评分≤6分;③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②合并睡眠节律异常、睡眠呼吸阻塞综合征或其他睡眠障碍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 3 方法 由主治资格以上医师负责入组筛选及PANSS、DBAS及PSQI评分统计, 并通过一致性检验。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PANSS、DBAS及PSQI评分;分析PSQI评分与DBAS评分、PANSS评分的相关性;共病失眠组多因素分析。①PSQI量表共涉及7个条目18个问题, 每项3分, 最高21分, 分值与患者睡眠质量呈反比, 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睡眠越好。②DBAS量表包括24个条目, 分值越低, 表示对睡眠错误信念程度越严重。③PANSS量表用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评估, 包括30个条目、3个分量表, 采用1~7级评分法, 分值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PSQI评分比较 共病失眠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两组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失眠组阳性症状因子评分(19.02±2.56)分及PANSS总分(58.00±3.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92±2.74)、(55.65±2.11)分, 阴性症状因子评分(11.02±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6.46±1.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DBAS评分比较 共病失眠组失眠后果、睡眠控制、睡眠药物、睡眠期望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PSQI评分与DBAS评分、PAN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DBAS总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312, P<0.05), 但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评分、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与PSQI总分无相关性(P>0.05)。见表4。

2. 5 多因素分析 睡眠期望、睡眠药物是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3 討论

精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存在睡眠障碍, 镇静催眠药物虽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易产生心理依赖,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对行为治疗及心理治疗接受程度更高[3], 因此了解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睡眠认知特征, 掌握其影响因素对其失眠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既往研究发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将失眠归因于继发精神症状, 尤其受阳性症状干扰, 警觉度增高, 作息紊乱, 出现睡眠障碍[4], 本研究中共病失眠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失眠组阳性症状因子评分及PANS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阴性症状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共病患者阳性症状更为突出, 与既往研究一致, 可以通过积极控制精神病阳性症状, 以改善睡眠。此外有研究提出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睡眠习惯差、效率低, 睡前会出现频繁认知活动及过度的担心, 会对患者睡眠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5],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此次研究共病失眠组失眠后果、睡眠控制、睡眠药物、睡眠期望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失眠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共病失眠患者睡眠习惯差, 提示可以通过睡眠卫生教育以改善患者的认知, 进而改进睡眠;PSQI总分与DBAS总分呈负相关(r=-0.312,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提示睡眠期望、睡眠药物是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的影响因素(P<0.05), 提示可以通过睡眠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行为治疗, 对患者行为因素对失眠维持的作用进行重建, 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认知, 改善患者失眠。

综上所述, 精神分裂症共病失眠患者睡眠认知较差, 与睡眠期望、睡眠药物有关, 予认知及行为干预等多途径治疗, 有助于精神分裂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健, 张云淑, 李冰, 等. 河北省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调查.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 18(5):317-320.

[2] 王轶虎, 崔力军, 潘鑫, 等. 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1):245-247.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45(7):534-540.

[4] 沈文婧, 高威, 岳静, 等. 小剂量氨磺必利配合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睡眠及认知功能影响研究. 中国药师, 2019, 22(1):102-105.

[5] 王伟梁, 周郁秋, 王正君. 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紊乱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 33(2):93-95.

[收稿日期:2020-05-11]

猜你喜欢
失眠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