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术、生态知识及环境适应: 以明清时期淮南盐作为例

2020-08-10 06:53鲍俊林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盐场盐业淮南

鲍俊林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在沿海地区,人类很早就懂得利用滩涂资源制盐,这种海盐生产逐渐发展成为海岸地区最为重要的传统开发活动,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中美洲伯利兹南部海岸(1)Heather McKillop, Underwater archaeology, salt production, and coastal Maya trade at Stingray Lagoon, Belize. Latin American Antiquity, 1995, Volume 6, Issue 3, pp.214-228.、越南湄公河口(2)Ulrike Proske, David Heslop, Till J. J. Hanebuth, Salt production in pre-Funan Vietnam:archaeomagnetic reorientation of briquetage fragment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9, Issue 36, pp.84-89.、菲律宾中部海岸(3)Andrea Yankowski, Documenting Bohol’s traditional method of salt produ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salt in the region’s early economy. Philippine Quarterl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2007, Issue 35, pp.24-47.以及英国南部海岸(4)Richard Bradley, Roman salt production in Chichester Harbour:rescue excavations at Chidham, West Sussex. Britannia, 1992, Issue 23, pp.27-44.都广泛分布了古代盐业生产遗迹。中国海岸线漫长,海盐生产同样历史悠久。渤海南岸“海滨广斥……厥贡盐絺”(5)〔汉〕 孔安国传,〔唐〕 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早在商周时期便有大规模海盐生产活动(6)崔剑锋、燕生东、李水城、党浩、王守功:《山东寿光市双王城遗址古代制盐工艺的几个问题》,《考古》2010年第3期;燕生东:《殷墟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盐业生产性质》,《东方考古》2012年第1期。。宋元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开发加快,海盐产业逐渐规模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淮南盐区,成为全国海盐生产中心。

以废黄河为界,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包括淮北、淮南两个盐区,统称为两淮盐区;其中,淮南盐区位于江苏海岸中南部,大体相当于今天盐城、南通市行政区域范围(图1)。江苏海岸在明清时期不断向海淤涨扩张(7)张忍顺:《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地理学报》1984年第2期。,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开敞式潮滩,其平均海拔不到4米,大部分地区2—3米。(8)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地理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217页。江苏海岸地区很早就有制盐活动,盐业开发受到朝廷的重视。西汉时期(前2世纪)在古射阳县东部滨海地带设县,因遍地皆为煮盐亭场、运盐河道,故称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418年)更名为盐城。(9)万历《盐城县志》卷一《地理志·沿革》,《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江苏省第15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2—33页。宋代淮南包括海陵、利丰二监,管16盐场。(10)〔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一三〇《淮南道八》,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68—2570页。到明清时期,两淮盐区约23—30个盐场,分属淮南泰州、通州以及淮北海州三个分司,所产盐通称“淮盐”。(11)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7、686页。清代两淮盐区占全国年产盐总量的33%、盐课收入的40%—60%(12)陈锋:《清代盐政与盐税》,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1页;吴海波:《清代两淮盐业重要性之定性与定量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其中淮南盐区盐产规模又占到两淮总数80%以上(13)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2—76页。,形成全国海盐经济重心在两淮,两淮重心在淮南的整体格局。

传统生产技艺往往与地方生态紧密相关,掌握必要的地方生态知识(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是完善传统生产技艺的重要基础。江苏传统盐业的发展演变也表现出与滨海潮滩湿地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特征。(14)Junlin Bao, Shu Gao, Jianxiong Ge, Salt and wetland:traditional development landscape, land use change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n the central Jiangsu coast, China, 1450-1900. Wetlands, 2019, Issue 39, pp.1089-1102.尽管滨海潮滩盐作资源丰富,但“天生曰卤,人生曰盐”(15)〔汉〕 刘熙撰,〔清〕 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一《释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海盐的生产发展与精细制作即人们熟练掌握潮滩生态知识,并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丰富的海涂资源转化为人类所需的食盐。盐作技术的重要性,使其成为盐史研究的传统内容之一,而对两淮制盐技术的讨论,则尤为突出。(16)白广美:《中国古代海盐生产考》,《盐业史研究》1988年第1期;刘淼:《明代海盐制法考》,《盐业史研究》1988年第4期;李玉昆:《陈应功与海盐晒法》,《盐业史研究》1990年第3期;林树涵:《中国海盐生产史上三次重大技术革新》,《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13期;沈敏、卢正兴:《两淮制盐技术史话》,《盐业史研究》1994年第3期;张荣生:《从煮海熬波到风吹日晒——淮南盐区制盐科技史话》,《苏盐科技》1995年第3期;鲍俊林:《晚清淮盐兴衰的历史地理分析》,《历史地理》第2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6—184页。概括来说,中国传统海盐生产技术发展包括三个阶段,从淋卤煎盐,到淋卤晒盐,再到晒卤晒盐,且不同海岸盐作技术演化存在较大差异。(17)鲍俊林、高抒:《13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盐业动态演化及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19年第4期。淋卤煎盐(通称“煎盐”)是分布最为广泛的古老生产方法;13世纪以后,各海盐产区制盐技术逐渐废煎改晒;到明末清初,传统的淋卤煎盐法基本为淋卤晒盐或晒卤晒盐取代。(18)鲍俊林、高抒:《13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盐业动态演化及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19年第4期。

图1 明清时期两淮盐区及盐场分布示意图资料来源:底图为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7册《元·明时期》“明·南京(南直隶)”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1996年印刷,第47—48页)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清时期》“江苏”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1996年印刷,第16—17页)。历史海岸线根据张忍顺《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地理学报》1984年第2期),盐场分布根据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2—73页)绘制。

然而,与全国其他海盐产区逐渐转煎为晒不同,明末以后淮南盐区仍长期沿用了淋卤煎盐法,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19)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第162—166页。,这是中国传统海盐生产发展史上十分特殊的现象。因此,制盐技术的发展演化也成为理解淮南盐业盛衰的关键,吸引了不少研究者。如渡边惇讨论了清末淮南盐场制盐技术对盐业发展的影响(20)[日] 渡边惇:《清末における淮南塩場の衰退について》,《立正史学》1972年36號。,殷定泉分析了清末民初张謇对淮南传统盐业的生产改良(21)殷定泉:《张謇对中国近代淮南盐业生产的整顿和改良》,《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第1期。,王日根等分析了体制因素对淮南制盐改晒的影响(22)王日根、吕小琴:《析明代两淮盐区未取晒盐法的体制因素》,《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另外,傅汉斯在《从煎煮到曝晒——再谈帝国时代的中国海盐生产技术》一文中,也指出了淮南盐区长期沿用传统煎法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23)[德] 傅汉斯:《从煎煮到曝晒——再谈帝国时代的中国海盐生产技术》,李水城、罗泰主编:《中国盐业考古:国际视野下的比较考察》第2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34页。不过,对于淮南盐区废煎改晒的历史过程及迟迟未能实现技术转变的制约因素,仍缺乏较为全面的分析讨论。

本文通过重建17世纪以来淮南盐区废煎改晒的历史过程,讨论淮南推广晒盐的背景、分析潮滩自然环境与盐业生产管理制度的综合影响,总结潮滩环境传统制盐技术的适应性特征。该研究提供了传统生产活动与区域关键生态知识、生产管理制度相互关系的典型案例,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东部海涂传统开发技术演化机制的特殊性。

一、淮南盐区废煎改晒的历史过程

(一) 17世纪初淮南盐垦争地与改晒设想

唐末宋初,淮南盐区的传统制盐方法已经成型。在《太平寰宇记》中就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淮南盐区的“刺土成盐法”(24)〔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一三〇《淮南道八》,第2569页。,这是唐代中叶以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摊灰淋卤”法生产技术,到南宋时期已相当成熟(25)张荣生:《从煮海熬波到风吹日晒——淮南盐区制盐科技史话》,《苏盐科技》1995年第3期。。其基本工序是包括:引咸潮浸渍摊场、铺设草灰其上,经过日晒、收集土卤,再用海水灌淋,获得卤水,最后上鐅煎熬,结晶成盐。(26)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第77—80页。淮南传统制盐需要占用大量荡地资源供应荡草以充当燃料,因此官府对其控制十分严格,按亭配荡,禁止私垦。但16世纪以后,江苏海岸快速淤涨,淮南盐区荡地资源日益丰富,吸引周边官民私垦官拨荡地,常有“豪强、军民、总灶恃强占种”(27)〔明〕 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疏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88页。。同时,伴随潮滩扩张,制盐亭场也不断向海迁移,不再适合制盐的老荡往往被私垦,由来已久。16世纪中叶,两淮各盐场荡地总面积842.5万亩,包括草荡750.6万亩、田地91.9万亩,田地占10.9%。(28)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第213—216页。尽管明代中后期沿海荡地开垦的需求不断增加(29)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7页;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屯垦的考察》,《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但得到官府支持的开垦仍然有限,大部分淮南荡地主要作为煎盐柴薪来源。

淮南荡地开发刺激了盐垦争地,官府常常在禁垦与放垦间摇摆。明初一度准许开垦,后因私垦影响盐作,到景泰年间(1450—1457年)又被禁止,再到正德、嘉靖年间又放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开垦规模已十分可观,危及煎盐,如庙湾、草堰等场都存在大量荡地被垦的现象,与明初草荡原额比较已开垦50%左右。(30)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第69页。户部尚书李汝华题奏《盐政五议》(31)〔明〕 袁世振:《两淮盐政疏理咸编·户部题行十议疏》,〔明〕 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四七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18页。,再次请求限制私垦,以保障荡草供应、稳定盐产。淮南盐区荡地资源的长期纷争与管理摆动,引起了新的思考与应对。为缓解盐垦争地,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推动淮南制盐改晒,这样能取到一举两得之效果:制盐不再需要大量草荡供应,节约荡地资源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放垦也没有障碍,大量荡地便于开垦。

崇祯三年(1630年),礼部尚书徐光启上《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向朝廷进言推动屯田、积极支持沿海滩涂放垦。(32)〔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明〕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五《屯田疏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228页。在疏言中,他特别列入了建议淮南盐场改为“晒盐”的条目,从制盐环境、经济效益、试验结果三方面,比较详细地论证了淮南盐区推广改晒的可行性,认为淮南盐区改晒具备经济必要性,生产条件可行,应大力倡议推动,以促进淮南荡地开垦。

首先,他比较分析煎法与晒法的差异,论述了淮南改晒的生产条件:

其一,以海水灌土,晒干复灌,如是数次,淋漓出卤汁,比于海水其咸十倍,然后入于锅鐅煎熬而成,名曰火盐,又曰末盐也。其一,淮北之海水,黑洋河之海水,陕西宁夏之池水,本性极咸,与卤汁无异,则作畦灌水,晒水成盐,是名生盐,又曰颗盐也。凡一晒即成者,皆因海水之咸,凡淋卤而后煎者,皆因海水之淡;然海水虽淡,既已浇淋成卤,则与海水之咸者同矣,曷为不可晒乎?福建漳泉等府,海水亦淡,却用晒盐,盖是卤汁所成。(33)〔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明〕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五《屯田疏稿》,第259—260页。

徐光启比较各地晒盐方法,归纳了晒盐与海水的相关性。他认为北方滩晒盐(属晒卤晒盐法)“一晒即成”,是由于海水与池水之咸;而福建与淮南制盐具有一定相似性,制盐过程都需要先进行人工淋卤,是因为海水都较淡;并且他认为既然福建盐区能够淋卤后再晒盐,淮南盐场应该也可以,而不必淋卤后再煎盐。因此,徐光启建议参考福建晒法,并加以改进:

今臣所拟即福建法也,而加广大焉。其法于平地筑而坚之,以砖石铺底砌墙,墙高于底二尺,势如浅池。砌法皆以三和之灰;三和者,一石灰、二石沙、三瓦末也。砌讫,又以三和之灰涂之,令涓滴不漏。墙底之外为井以容卤,井有盖。池之方广无定度也,池之四周立柱架梁,用苇席为短棚,可舒卷,以就日而御雨也。淋卤如常法,卤既成,入于井。日出则戽卤于井,入之于池,卤不得过二寸,晒二三日成颗盐矣。盐成刮取之,勿尽刮,久而底盐存积为盐床,盐床厚而入之卤,则其成盐也更易。(34)〔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明〕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五《屯田疏稿》,第259—260页。

需要注意的是,福建晒盐属于淋卤晒盐法,不是晒卤晒盐法。福建漳泉一带海岸能够晒盐,并非卤厚,而是光热资源突出,年净蒸发量超过1 000毫米;实际上,全国只有渤海南岸、福建的闽江口以南岸段以及海南岛西部沿岸超过了该数值,这三个地带也正是最早发展晒盐的区域。(35)鲍俊林、高抒:《13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盐业动态演化及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19年第4期。同时,淋卤晒盐不是完善的晒盐法,仍依赖人工制卤以获取较高浓度的卤水;晒卤晒盐则是完善的晒盐法,制卤与制盐两道工序都摆脱了人工劳作,主要依靠风日蒸发进行。(36)鲍俊林、高抒:《13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盐业动态演化及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19年第4期。徐光启注意到了淮北等北方滩晒盐与海水的关系,但对影响发展晒盐的其他生态知识缺乏了解。淮北、长芦等北方晒盐场在徐光启时代已摆脱淋卤晒盐法,出现更为有效的晒卤晒盐法,并非海水之咸,实际上主要与土质及光热资源相关。

其次,为鼓励淮南盐场改晒,徐光启还列举了废煎改晒的多种益处,从经济效益上进行了详细比较,认为晒盐有利于开垦荡地、节约人力薪柴、降低盐价、消弭私盐:

其一,因海水之淡,虽不免于淋卤,却得免于煎熬。所省功力,或浇淋,或耕种,可以宽贫灶也。其二,淮浙之地,民居既繁,薪价倍贵,近又有垦灶荡为稻田者,薪益不给。或欲禁民开垦,亦属难行。今既不用煎熬,所省柴薪无数,价值倍贱,江淮浙直灶民,咸被其利。其三,两淮灶荡延袤千二百里,以顷计者四万二千有奇,可当一大郡也。两浙次之。昔年分给灶户,皆令樵采,以供煎办。今兼并者,多有开垦成熟者,若成盐不用薪火,即可尽垦为田……此法既行,沿海皆池盐,不费煎办,更有一大利益焉……两淮、两浙之盐,皆须烹煮,烹煮必用锅鐅,锅鐅可以家藏,海滨旷远,查核甚难,私盐私贩,所从来矣……今用池不用灶,用晒不用煎,池不可匿也。(37)〔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明〕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五《屯田疏稿》,第260—261页。

此处所列举改晒在经济上的益处,包括节约制盐成本、利于改垦是可靠的,但对滩晒盐透私的认识不足。滩晒盐不便控制、核查,制作相对简单,实际上更容易透私。(38)鲍俊林、高抒:《13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盐业动态演化及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19年第4期。

最后,难能可贵的是,为推动淮南盐场改晒,徐光启还考虑到人们不容易一下子接受,因此建议在操作上可以先进行局部试点、鼓励人们积极尝试,并在自己家乡开展了一些试验:

臣久为此议,商民俱不信也。然闽人试之矣,闽人之流寓臣乡者,于臣乡试之矣,臣又尝试之于家矣,无有晒而不成者。但人情安于故习,难与虑始,即验之一方,而又以为他方不然也。臣请姑试之一方,其愿煎者听,久而已向其利,当必靡然从之。故欲江淮、两浙尽行此法,非少需岁月不可也。若有慕义士民,及巧心赡志,先行造办以倡率有众者,量行优处,亦鼓舞之一术也。(39)〔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明〕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五《屯田疏稿》,第260页。

值得注意的是,徐光启家乡在松江府(今属上海),明末清初浙西以及松江一带的确有零星淋卤晒盐生产,但浙西盐场仍以淋卤煎盐为主,直到19世纪中叶兴起板晒(属淋卤晒盐法)。(40)鲍俊林、高抒:《13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盐业动态演化及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19年第4期。

整体而言,徐光启抓住了缓解沿海荡地开发矛盾的关键,提出淮南盐区改晒设想与详细操作建议,不仅辨析了煎晒的异同,介绍了淮南改晒在经济上的益处,也讨论了生产的可行性,且符合当时沿海荡地资源亟待放垦开发的大趋势以及明末废煎改晒的整体背景。这些设想成为淮南盐区改晒的第一阶段,后续改晒是否最终执行,已难考证。入清以后淮南仍长期沿用淋卤煎盐法,可能明末改晒设想并未得到真正推行。

(二) 清末民初淮南盐作技术改良

清代淮南盐区传统煎盐生产非但没有淘汰、解体,反而得到进一步巩固;基于传统煎法生产,淮南盐区仍成为全国海盐生产中心与最重要的盐课来源地。淮南盐产长期占到两淮总数的八成以上,嘉庆六年(1802年)其额产达33.8万吨。(41)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盐业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94—95页。道光年间淮南岁额1 395 510引,淮北296 982引,淮南占两淮82.5%,占全国海盐总产量28.9%、全国总课银的65.4%,淮北分别只占6.2%与3.1%。(42)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第74—75页。咸同年间虽有下滑,但直到宣统年间淮南盐产仍占两淮的七成。(43)周庆云:《盐法通志》卷三七《场产一三·产数》,民国十七年铅印本,第17—19页;佚名撰,曹天生点校:《最近盐场录》,《近代史资料》第101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清末淮南盐业陷入困境,煎盐本重利薄,其成本已是滩晒盐的十一二倍,板晒盐的七八倍(44)民国《南通县图志》卷四《盐业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53册,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3页。;但两淮盐政官员多因循守旧,依赖旧法,轻视生产改良与管理变革,阻碍技术改进,以至淮南盐业发展愈加困难,加剧了盐垦争地。

江苏沿海荡地可垦,也可以供煎,只用于制盐浪费了大量可耕地,用于垦殖则煎盐荡草紧张,难以协调盐垦兼办:

盐须草煎,草须地蓄,而垦则供煎之草乏而地利失,煎丁恃煎为生即恃草为生,草不足煎则盐竭而人业穷。盐引潮,垦拒潮,垦利雨,盐利不雨,两相反,则天时戾。(45)张謇:《盐垦兼办说明书》,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第4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2页。

盐与垦性质相反,不能兼利,垦欲废灶以事农,盐须留草以供煎,垦冀土味之淡,盐则惟恐不咸,垦惧海潮之侵入,盐且欲引而致之,其两者之背驰。(46)包容:《江苏北部开垦滩涂之状况》,《中华农学会丛刊》1927年第54期。

盐垦矛盾往往导致“办垦者偏于垦之利,但求推广垦地;办盐者狃于盐之利,仍冀保留煎灶”(47)张謇:《淮南各场试办板晒维持盐权兼顾煎丁生计案》,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第1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725页。,影响了荡地开发与传统盐业的发展。因此,改良技术、废煎改晒,仍然是解决淮南盐垦关系紧张的基本出路,对煎法进行改晒被当成解决淮南盐业困境的关键:

煎盐成本重,晒盐成本轻,夫人而知之。淮南之盐弊在煎,煎须草,蓄草妨垦。弃煎而易之以晒,即无须草,即不妨垦。如是则宜垦之地办垦,宜盐之地办盐,国家之税源既无妨碍,人民之生计亦可维持,斯诚两利之道,可以并行不悖。(48)张謇:《淮南各场试办板晒维持盐权兼顾煎丁生计案》,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第1册,第726页。

在清末民初“废灶兴垦”的背景下,为改良淮南盐业、推动荡地开垦,以张謇为代表的清末实业家展开积极努力,试验各种制盐方法,开始了新阶段的改晒尝试,这集中体现在同仁泰公司的试验上。

1903年同仁泰公司在通州吕四镇成立,收购了吕四场部分亭场与荡地,原始资本10万两规银,张謇亲自担任总理,实行盐垦并举;公司的经营宗旨是“就旧法盐整顿,仿新法盐改良”,首要任务便是推动生产与管理改良。(49)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通市志》中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928页。该公司一方面整修原有亭场、增加煎丁与灰场面积、疏通潮港、换置锅鐅,并尝试对旧煎盐法稍加变通、实行聚煎,将以往分散煎盐生产的模式改为手工业工场式集中生产;另一方面加快了对传统制盐方法的改良,积极试验新盐法。

首先,仿效日本、美国等制盐法。1903年张謇亲赴日本各产盐地考察,发现日本制盐法“不恃天而恃人”,确实较为先进。(50)张謇:《为设立盐业公司并筹改良之法呈江督文》,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11—512页。在日本考察时他身体力行,自东京出发,冒雨乘火车走六昼夜,周历其滨海盐田,详细了解当地盐田生产情况(51)张謇:《致吕四同仁泰盐业公司各股东公启》,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第593页。,并派人拜访盐工技师,参观日本松永町盐业调查所(52)张謇:《为设立盐业公司并筹改良之法呈江督文》,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11—512页。。每到考察地,张謇都将所见所感详实记录,以便为回国后开展试验改良提供借鉴。(53)张謇:《柳西草堂日记》,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编委会编:《张謇全集》第8册,第565—566页。张謇认为“旧法倚天时,天时不可知,产数即难预计”(54)张謇:《致吕四同仁泰盐业公司各股东公启》,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第593页。,要增产改良,就必须学习其他良法。1904年同仁泰公司设立试验场,租用通海垦牧公司120亩滩涂,聘请日本制盐技师试验日本制盐法;制卤用沙不用灰,煎盐用釜不用鐅,燃料用煤不用草,当年产盐9 100千克。不过,该法与淮南传统煎盐工艺实际上并无本质差异,属于工艺优化后的精制盐,反而增加了成本,以至“本贵价贱,力难为继”,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停办,后改为板晒。(55)民国《南通县图志》卷四《盐业志》,第13—14页。

其次,仿效淮北、山东晒盐法。在《盐业整顿改良被扼记》一文中,张謇记载了在吕四试验晒法的艰难过程:“复仿海州(淮北)及山东晒法,筑土池,土理疏渗,不任盛卤,改砖池仍漏,用水泥涂缝而止。会秋多雨,及晴而日薄,无良效亦止。”(56)张謇:《盐业整顿改良被扼记》,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第519页。这些试验的失败反映了晒盐场土质的重要性,试验未充分考虑南通岸段与淮北、山东盐场在土质与光热条件上的差异。实际上,由于土质与光热资源分布不同,淮南盐场主要是斗龙港以北的岸段可以发展一定规模滩晒盐。1906年,射阳花川港邑绅陈琴堂、赵鸿杰、姚镜蓉等人也曾效仿淮北制盐法、废煎改晒,并在新洋口南部设立海裕晒盐场,这也是淮南盐区第一家晒盐场。(57)射阳县志编辑委员会编:《射阳县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但该场滩晒盐影响了其他盐商利益,“鹾商群起挠之,扼其销路”(58)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稿》卷四《产殖》,《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59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1页。,民国年间该场废弃。

最后,试验板晒法。效仿淮北与山东滩晒盐未成功,张謇最后尝试了板晒法。1906年张謇派人实地考察松江、宁波板晒法,一面“派人雇工于松”,一面“派人制板于宁”(59)张謇:《同仁泰盐业公司丙午年说略帐略》,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第550页。;尽管试验过程中运司也是百般阻碍(60)张謇:《盐业整顿改良被扼记》,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第517—521页。,但辗转获试其效颇著,最终还是获得了成功。板晒属于淋卤晒盐法,也叫“淋卤板晒法”。乾嘉之际(19世纪初),位于舟山群岛的岱山盐场开始改煎为板晒,随后浙东各盐场也陆续推广板晒法。咸丰年间(1851—1861年),岱山盐民曾逃荒到奉贤一带,板晒法遂传入浙西诸盐场。不同于淮北等北方盐场的滩晒(晒卤晒盐),板晒法在制卤环节上与淋卤煎盐、淋卤晒盐一样,都需要利用滨海沙土淋卤并依赖大量的劳力投入;只是在制盐(结晶成盐)方式上,板晒法不依赖燃薪煎熬或风日蒸发结晶,而利用晒板进行晒卤结晶。例如,福建淋卤晒盐法的结晶池多使用砖块、缸片、断瓷或石头等材料,浙东板晒法使用木板晒制成盐。同仁泰盐业公司板晒发展很快,开始只有晒板0.3万块,后增加到1万块;1921年晒板已发展到1.7万块,最多时达2万块。(61)江苏省启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启东县志》,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1页。

板晒试验成功为其他盐场改晒提供了榜样,为振兴淮南盐业,清廷开始鼓励淮南各场推广板晒。1907年,江宁知府许星璧巡查通泰海各场,通州地区人多地少、荡草十分紧张,他建议通属各场也试办板晒,以图节约成本,减缓争地矛盾。如:

丰利场有卤无草……又地势近海,可刮咸泥仿照松江板晒。

栟茶(场)……正场近海,亦可试办刮泥板晒之法。

(余东场)惟有仿照吕四试办板晒之法,渐图改良。(62)周庆云:《盐法通志》卷二七《场产三·物地》,第9—11页。

板晒逐渐出现在通州诸盐场,甚至泰州部分盐场。到民国年间,“淮南盐场决改晒废煎,减轻成本”(63)《淮南盐场改晒废煎》,《申报》1929年1月22日,第7版。,1930年,淮南11场中,吕四场有晒板1.28万块、东何场0.44万块(64)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编:《中国盐政实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87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33年版,第161—162页。。不过,整体上淮南各场仍以煎法为主,每年产量平均约150万担,占全国产量3%(65)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59页。,到1945年,尚有小规模的煎盐生产,淮南仍有盐灶1.8万余座,晒板约0.2万块,共有灶民3 500余人。(66)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盐业志》,第36页。

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淮南盐区废煎改晒的第二个阶段。张謇及其盐垦公司先后参考日、美的方法,效仿淮北、福建的晒法,都未取得较好的成效,直到最后采用板晒法制盐,实验才取得成功。到20世纪前期,淮南个别盐场可以发展晒盐(斗龙港以北岸段),推广一定规模的板晒盐(南通岸段),但是其他中部各场发展晒盐不成功。改晒效果不佳使淮南盐业愈加困难,废弃传统煎盐的呼声不断高涨。

到1950年,淮南盐区仍存在不少老煎盐场,但已经从过去全国海盐主产区衰变为分散生产的小盐区,传统煎盐生产难以为继,彻底废煎转产势在必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全国盐务工作的决定》(67)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49—1952》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134—135页。,苏北行署随之通告宣传“废灶兴垦”,规定沿海任何地方、任何群众不得私自发展野灶,已建者应立即废除。(68)南通盐业志编纂委员会主修,张荣生编撰:《南通盐业志》,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320页。同年10月,政务院召开第二届全国盐务会议,制订《关于稳定进行部分盐场废场转业的决定》,确定淮南盐场为裁废盐场;据此江苏省政府决定“废除淮河以南落后的小盐场,发展淮河以北集中的大盐场”(69)南通盐业志编纂委员会主修,张荣生编撰:《南通盐业志》,第320—321页;大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大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521页。。1951年9月,淮南盐务管理局拟定《淮南盐务管理局兴垦废灶初步计划》,逐步开始废灶兴垦;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基本完成煎灶废转工作,盐场改为农田,以垦荒植棉为主。(70)江苏省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江苏省志·海涂开发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8页;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287页。自此,淮南盐区自清末民初开始的裁废煎灶最终完成,该区域两千年传统煎盐的历史也落下帷幕。

二、自然环境与政策的影响

(一) 气候特征与潮滩土壤

气候状况、潮滩地貌及其生态环境是沿海传统制盐活动演变的关键制约因素。煎盐与晒盐二者必备的盐作条件有一定差异。就江苏沿海而言,传统煎盐法依赖高盐分土壤以及丰富的荡草,对光热资源、土壤性状不太敏感;晒盐法则不同,不需要依赖荡草,而更依赖比较理想的土质与光热条件。明清时期江苏海岸不断淤涨和高度动态的潮滩地貌变化,对植被、土壤性状的分布与演替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尽管两淮盐区地貌形态与结构一致,都属于滨海淤泥质滩涂,开阔平坦,但不同岸段的土质与局部气候特征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导致废煎改晒的效果具有空间上的不同。

首先,发展晒盐需要理想的黏性土壤。土壤性状与含盐量关系密切,按保卤能力比较,黏土最佳,壤土次之,砂土最弱。(71)薛自义:《制盐工业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在晒盐的土壤组成中,黏土比重占绝大部分;特别是结晶过程中,蒸发池土壤以黏土最为理想,毛细管水运动比较缓慢、持水强;其他如贮水池、卤井等设施也都需要黏土层防止渗漏。(72)河北塘沽盐业专科学校编:《海盐生产工艺学》,轻工业出版社1960年版,第74、77页。一般而言,潮滩土质与潮差相关,潮差越大、潮位越高的岸段,土质越偏砂。江苏近海以废黄河口外M2分潮无潮点为准,平均潮差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逐渐增大,以弶港至小洋口岸段最大。(73)《中国海岸带水文》编写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专业报告集·中国海岸带水文》(内部发行),海洋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101页。受此影响,江苏沿海滩涂在历史时期的淤涨过程中土壤性质空间分布逐渐形成了北黏南砂的整体格局:自北向南为黏性潮盐土、壤性潮盐土以及沙性潮盐土。(74)盐城市农业局、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苏省盐城市土壤志》(内部资料),盐城市土壤普查办公室1989年编印,第67页。据民国年间调查,废黄河口及其北部岸段偏黏,以南岸段逐渐偏砂(图2)。(75)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一编第四章《气候与土壤》,王强主编:《近代中国实业志》第1册,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65—68页。又据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黏土层在响水与射阳县分布最高,黏粒含量为60.82%±13.09%。(76)盐城市农业局、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苏省盐城市土壤志》(内部资料),第59页。同时,江苏全岸线的物理性黏粒(小于0.01毫米)含量还存在两个峰值:一是淮北灌河口区域,另一处是南通遥望港至东灶港岸段;也存在两个低值区:一是绣针河口到兴庄河口的岸段(不超过10%,为松砂土、紧砂土),另一处是梁垛闸到小洋口之间的岸段(约6.1%—19%,为紧砂土、砂壤土)。(77)陈邦本、方明等编:《江苏海岸带土壤》,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此外,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增加更有利于土壤含盐量提高,一般来说黏性土也要比砂性土含盐量更高(78)《中国海岸带土壤》编写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专业报告集·中国海岸带土壤》(内部发行),海洋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并且黏粒含量高于30%时,土壤盐分增加得更多(79)陈邦本、方明等编:《江苏海岸带土壤》,第71页。。因此,江苏沿海整体上以翻身河口至临洪河口(即淮北岸段)黏土分布最高,对大规模发展滩晒盐十分有利;而淮南虽整体上土壤偏砂、透水性高,但个别岸段仍然具有一定的黏土、壤土分布,例如射阳、如东岸段。

图2 20世纪初江苏各岸段土壤类型比例资料来源: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江苏省》第一编第四章《气候与土壤》,王强主编:《近代中国实业志》第1册,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第65—68页。

其次,晒盐需要充足的光热资源。在塑苫工艺出现前,光热资源、空气湿度的差异对晒盐往往有更为直接的影响。由于南方沿海湿润多雨,北方则干燥常晴,因此现代沿海晒盐在北方采用长期结晶、南方则短期结晶的方式,北方成为全国海盐主产区。(80)张德安:《中国制盐技术发展与展望》,《盐业与化工》2016年第1期。比较全国海岸蒸发量与降水量分布格局(81)全国海岸带办公室《中国海岸带气候调查报告》编写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专业报告集·中国海岸带气候》,气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187、198—199页。以及历史时期海盐分布可以发现:在年净蒸发量(年蒸发量减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的岸段,其盐场均难以改晒,包括福建闽江口以北三个盐场、珠江口附近的盐场、浙江南部沿海盐场;同时只有渤海南部沿岸、福建南部沿岸以及海南岛西部沿岸年净蒸发量高,这三个区域也正是发展晒盐最早的区域。(82)鲍俊林、高抒:《13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盐业动态演化及驱动因素》,《地理科学》2019年第4期。在江苏沿岸,废黄河口地区正位于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重要地理分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废黄河口以南的淮南岸段更为湿润,降水量高、日照时数较低,而淮北岸段相对干燥且日照较长。淮北岸段内,灌云县以北年日照时数超过了2 400小时,但淮南岸段明显较低,滨海到盐城之间超过2 250小时,大丰以南岸段多在2 200小时以下(图3a)。同时,据20世纪末的海岸带综合调查报告(83)任美锷:《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转引自陈邦本、方明等编:《江苏海岸带土壤》,第8页。,淮南岸段年净蒸发量平均不到500毫米,这是淮南岸段整体发展大规模滩晒盐的不利条件。其中,以斗龙港口为界,只有斗北的滨海至射阳岸段接近500毫米,这也是淮南仅有的可以发展一定规模滩晒盐的区域,斗南的大丰、东台、如东、吕四、启东岸段都低于400毫米(图3b)。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冰期中国东部气候以干冷为主(84)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1—518页。,尽管整体上为淮南盐区传统海盐生产技术转型提供了有利背景,但局地气候特征对废煎改晒、盐场分布变化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光热资源不足是淮南岸段发展大规模滩晒盐的重要不利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与淮南盐场空间分布、制盐技术变化存在紧密联系,自然环境条件是制约淮南盐区废煎改晒与制盐技术转变的重要地理背景。从传统煎法生产到滩晒制盐,淮南盐区的传统制盐活动显著受到局地气候状况与潮滩土质的影响。综合淮南盐业废煎改晒的历史过程与这两方面关键自然条件来看,江苏沿海年净蒸发量南低北高、黏土分布南少北多,这正与南煎北晒的长期格局相一致。因此,与淮北等北方盐区相比,淮南岸段较低的光热与黏土资源,限制了大规模滩晒盐的发展。

a) 年均日照时数 b) 年均净蒸发量图3 江苏沿岸年均日照时数与净蒸发量资料来源:全国海岸带办公室《中国海岸带气候调查报告》编写组编:《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专业报告集·中国海岸带气候》,气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187、198—199页。

(二) 重煎轻晒的产销管理政策

除了受制于自然条件,历史时期官府对淮南盐区的高度控制也是影响废煎改晒进程的重要阻力。由于淮南盐业在朝廷财政上的重要地位,与其他盐场相比淮南盐区的制盐活动更受官府管制。这些管制集中在生产环节与销售市场方面,包括控制生产资料、引岸(销售市场)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尽管自明末起传统煎法已不利于江苏沿海荡地开发,但得益于这些“特殊保护”的管理政策(85)曹爱生:《试述清代对两淮盐业的政策保护》,《盐业史研究》2007年第4期。,实际上在清代淮南传统煎法生产方式却更加巩固。

首先,蓄草供煎。江苏沿海滩涂有丰富的荡草资源可资利用,荡地与荡草是江苏沿海传统煎盐重要的生产资料。明清官府对江苏沿海土地利用长期施行“蓄草供煎”制度,垄断荡地资源,只能用于蓄草,为煎盐提供燃料。(86)Junlin Bao, Shu Gao, Traditional coas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land use changes during the 16-20th centuries, Jiangsu Province, China.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16, Issue 124, pp.10-21.如清初有这样的规定:“不准典卖灶地,不准私垦荡草,不准出境,皆为煎盐计也。”(87)民国《阜宁县新志》卷五《财政志·盐法》,《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江苏省第8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534页。后由于荡地私垦影响荡草生产,道光七年(1827年)官府颁令:“各灶户将私垦之荡照旧放荒外,再查各场荡地,如有私垦成熟者……立即犁毁,押令放荒。”(88)周庆云:《盐法通志》卷二七《场产三·物地》,第7—8页。同时,为维持荡草的稳定供应还规定了《拦草章程》,积极打击越境贩卖荡草的行为。(89)光绪《重修两淮盐法志》卷二六《场灶门·草荡》,《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这一特殊的土地利用政策对滩涂利用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即重视盐作但限制开垦。(90)Junlin Bao, Shu Gao, Jianxiong Ge, Dynamic land use and its policy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Jiangsu coast (1750-2015), Land Use Policy, 2019, Issue 82, pp.169-180.开发活动也被严禁占用荡草资源,例如光绪末年两淮运司赵滨彦认为通海垦牧公司占用了盐场草滩,导致荡草日绌,因此定例此后除了通海垦牧公司外,“严禁他场,不得再垦一亩”(91)张謇:《宣告掘港场荡地历史及所规划》,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3卷,第796页。。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仍要求“淮南各场境内窑座、槽房一律查禁,以重煎产”(92)盐务署纂:《清盐法志》卷一〇一《两淮二·场产门二·草荡》,民国九年印本,第10页。。此外,官府也强化对其他生产资料、煎盐生产工具以及劳动力的控制,包括利用灶籍、保甲制度、火伏法,控制灶丁队伍、严格规定生产流程。(93)徐泓:《清代两淮盐场的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2年印行,第15—20、35页。特别是对关键的盘鐅、池面等生产资料都有定例,“盘铁原有定额,(亭)池原有定口,非灶户所能私专置造也”(94)〔明〕 庞尚鹏:《清理盐法疏》,〔明〕 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三五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42页。。

其次,固定引岸。宋元以来各盐区均有比较固定的引岸(销售市场),越界即为贩私。明以后固定引岸制度已经很成熟。清承明制,在官府控制下,淮南盐区销岸在全国各盐区中范围最大,除江苏本地外,包括了湘、鄂、西、皖四岸,即湖南、湖北、江西大部分府县以及安徽部分府县,总人口约6 000万—8 000万;相反,同属两淮的淮北盐区,只有安徽中北部的销售范围,明显小于淮南销区。(95)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第205—206页。因此,得益于官府的支持,淮南盐区拥有朝廷指定的全国最大的专销市场,是淮盐繁荣、长期保持全国海盐生产重心地位的关键。

最后,重煎轻晒。煎晒相比,传统煎法更易于被官府控制。如前所述,由于淮南煎盐依赖一定的工具与荡草等必需生产资料,因此,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官府便可以控制盐业生产活动。相反,晒盐不依赖这些生产资料,效率高、私晒易,难以有效控制。例如为遏制淮北私晒、打击效率更高的泥池滩晒,采取“出其不意”之法去巡查:“私筑盐池者,尽行填塞。每岁巡盐御史出其不意,倏委一官行查,庶几法禁严而私盐绝,私盐绝而兴贩息矣。”(96)〔明〕 庞尚鹏:《清理盐法疏》,〔明〕 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三五七,第3843页。但泥池滩晒铺设成本小,“易成易毁,临查则随时毁去,查过则重又铺成”(97)周庆云:《盐法通志》卷三〇《场产六·穿筑》,第16页。,很难稽查,以至官员疲于应付。到清末年间,为打击私晒,对淮北盐场私设沙基泥池、私铺私晒又进行了多次集中查禁,“务将沙基一律犁毁”“不任旋毁旋筑,以清私源”(98)周庆云:《盐法通志》卷三〇《场产六·穿筑》,第22—23页。。因此,为稳定盐业控制、遏制私盐,明清官府采取重煎轻晒的政策,保证了淮南煎盐的特殊地位。

总之,作为全国盐业的“特区”、重要盐课来源地,历史时期淮南盐区长期受到官府的高度关注,传统的煎盐生产活动也深受官府控制、干预。特别是在清代朝廷的保护下,生产资料的供给、销售市场的稳定以及土地利用的管理,均旨在服务淮南煎盐生产,这是传统煎盐法生产在淮南盐区能够长期巩固的重要原因。同样,也正是由于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淮南盐区在20世纪50年代才彻底废除了古老的煎法生产。

三、结语:潮滩环境与传统制盐的适应性

通过梳理淮南盐区改煎为晒的详细历史进程、讨论关键制约因素的影响,本文揭示了传统生产技术演进与地方生态、生产管理制度的相互联系,以及本土制盐技术演变过程中适应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17世纪以后淮南盐场也开始废煎改晒的尝试,经过了长期摸索。尽管淮南改晒具备经济需求与缓解土地利用矛盾的驱动,但淮南岸段不具备改晒的土壤与气候条件。淮南盐区改晒是潮滩生态环境与传统生产方式互动联系逐渐清晰的过程。从试验到推广改晒,最终只在局部岸段可以发展一定规模的晒盐生产。传统生产技术往往存在两类环境适应特征:低生产效率——环境适应性强,高生产效率——环境适应性弱。比较而言,尽管耗费大量劳动力,淋卤煎盐法实际上环境适应性更强,更具有恢复力,而淋卤晒盐、晒卤晒盐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高,反而适应性弱。淮南盐区较低的净蒸发量、较少的黏土分布,加上潮滩荡草丰富,正是导致晒盐难以推广、但煎法生产能够长期适应的重要地理背景。

生产与管理形成的既得利益是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对相对落后技术的特别保护、妨碍主动革新,往往出自对既得垄断利益的追求。淮南盐区传统制盐的规模与经济价值,使其受到朝廷的特别保护,因此很难轻易放弃传统煎盐方法改为晒盐生产。高度垄断的产销管理制度与土地利用政策使这种低效率但适应力强的传统生产技艺仍然维持了两个多世纪。比较而言,尽管传统技术与地方生态密切相关,但垄断的管理政策对传统盐作技术演变的影响更直接,既可能导致其缺乏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也可能在盲目投建过程中遭遇低效困境。

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使人类获得了转化自然资源的力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技术发展涉及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复杂性,对可持续的未来至关重要(99)Laura Diaz Anadon, Gabriel Chan, Alicia G. Harley, et al., Mak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2016, Volume 113, Issue 35, pp.9682-9690.,了解技术发展的历史模式和轨迹将有助于解开这种复杂性。传统生产技艺与地方生态的联系,是理解传统技术环境适应与演进的关键;地方生态知识(key ecological knowledge)也是深入了解区域人地互动的重要基础,对了解当地自然过程的动态变化、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淮南传统盐作是观察低地海岸传统生产活动、了解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发海涂资源与探索技术变革的一个典型案例,有助于深入理解前工业化时期传统生产技术演化,为前工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经验基础,也有助于更深刻理解本土技术发展机制及其地方适应性。伴随工业化技术发展,地方生态的制约作用逐渐弱化,生产政策及制度将成为影响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猜你喜欢
盐场盐业淮南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浅谈额吉淖尔盐场的生产与运输情况
浙江海宁市(古盐官县)的盐业史料及相关遗存
赵启三:从创造“金丝猴”到进军盐业新蓝海,七旬“剑客”为实业鼓与呼
发改委批复31省盐业体制改革方案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
漫谈我国的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