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漯河市主要秋色叶树种景观综合评价

2020-08-09 21:01李凌
乡村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漯河市层次分析法景观

李凌

[摘 要] 在详细调查河南省漯河市近年引种的秋色叶树种资源的基础上,对漯河市9种秋色叶树种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综合评价值最高的为三角枫、黄连木、鹅掌楸3种植物,综合评价值较高的为北美枫香、白蜡、乌桕、美国红枫和黄栌5种植物。

[关键词] 秋色叶树种;层次分析法;景观;漯河市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8-83-2

秋色叶树种主要是指在树种进入秋季之后树木叶片由原有的绿色逐渐变为其他颜色,树冠色彩比较鲜艳,具有一定观赏性的园林树木。秋季植物叶片变色,尤其是秋色叶树种的变色,构成了河南省漯河市秋季景观的观赏色彩。近些年,漯河市通过果树进城、沙澧河开发、景观道路改造提升等工程,大力引进秋色叶树种,初步营造出秋季绚丽的景观。目前,有关秋色叶树种的引种、繁育、变色机理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秋色叶树种景观综合评价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漯河市近年引种的主要秋色叶树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并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景观综合评价,以期为秋色叶树种在漯河市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一些依据,为城市绿化增添色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通过实地调查,将近年来漯河市引种驯化的美国红枫、北美枫香、乌桕、鹅掌楸、三角枫、黄连木、黄栌、白蜡和樱花9种树种作为秋色叶树种的景观综合评价对象。

1.2 方法

1.2.1 原理。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常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结构,并赋予不同的因素一个合适的权重值,采取这种形式把主观判断用数量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进而实现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提高了系统评价的可靠性、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其步骤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AHP模型的建立、判断矩阵的构造、不同指标层次的单排序计算、构建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不同指标层次总排序以及进行综合评价[1,2]。

1.2.2 漯河市主要秋色叶树种景观综合评价。第一,建立秋色叶树种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模型。秋色叶树种的景观评价涉及多学科、多方面问题,需要对秋色叶树种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经过咨询园林方面的专家,从叶的特性、观赏特性及植物生态习性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3]。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构建原理,可得出漯河市常見秋色叶树种的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有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选出漯河市常见的秋色叶树种;第二层为准则层,主要突出秋色叶的观赏价值以及树姿、花、果、枝等方面观赏价值,还要结合树种的生态习性;第三层为具体实施层,包括叶色、叶型、变色率、变色观赏期、树姿、花果枝、生态适应性和受外界影响等指标,对不同指标进行赋值,详见表1。

第二,评价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值计算。结合上面因素标准的建立,将归属于同一层次中的不同因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个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成判断矩阵,计算出权重值。

第三,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秋色观赏期、花果枝、变色率、树姿、生态适应性、叶色、叶型和受外界的影响等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以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査对在漯河市引种成功的秋色叶树种的8个指标进行赋值,根据指标赋值的结果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指标复制的结果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具体见表2。

如表2可知,对上述秋色叶树种的指标进行赋值计算,得出了其综合景观评价值,可将其划分为Ⅰ、Ⅱ、Ⅲ不同等级:Ⅰ级树木表现优秀,得分值≥90;Ⅱ级树木表现良好,80≤得分值<90;Ⅲ级树木表现一般,得分值<80。Ⅰ级树木包括三角枫、黄连木、鹅掌楸3个树种,景观观赏价值好,树姿比较优美,叶色比较艳丽,在秋季观赏期出现较早,观赏期较长,对当地气候适应性较强,不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适宜在漯河市园林绿化中广泛种植。Ⅱ级树木包括北美枫香、白蜡、乌桕、美国红枫和黄栌5个树种,表现较好。比如,北美枫香对于外界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叶型和叶色也比较优美,但整体变色率较低;乌桕的叶型叶色比较美观,但其生态适应性不强,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因此,Ⅱ级树种在园林绿化建设时要遵循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Ⅲ级树种为樱花,其生态适应性一般,受到外界影响不大,但秋色观赏期相对较短,并且叶色表现一般,秋色叶效果一般。

3 结论

漯河市可供选择的秋色叶树种较多,其中综合评价值最高的为三角枫、黄连木、鹅掌楸3种植物,综合评价值较高的为北美枫香、白蜡、乌桕、美国红枫和黄栌5种植物,均可在当地种植,且应用方式多变,利用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仅选取漯河市9种常见的秋色叶树种进行观察分析,其余树种及其景观质量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唐东芹,杨学军,许东新.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4):394-397.

[2]冯敏敏.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373-378.

[3]刘云华.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评判法的彩叶树种综合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0(4):31-37.

猜你喜欢
漯河市层次分析法景观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喝醉酒的爸爸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漯河市首评“十大青年创业之星”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漯河市关爱留守儿童百对城乡家庭“结亲”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