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接收沦陷区的同时,便加紧“复员”沦陷区社会团体,商会亦属其中。在 此背景下,由武进县(国民党)党政机关组织成立的商会整理委员会开始自我整理。在县商会重建过程中,(国 民党)党政机关或强行干预人事,或加强监控,以达控制目的。而构成商会的主体单位同业公会,在自行整顿过 程中有较强独立性。
关键词:抗战胜利后;武进县商会;同业公会
中图分类号:K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2-0142-02
一、武进县商会整理委员会的成立
1945 年 8 月 14 日,日本宣布投降,全国人民沉浸于 抗战胜利的喜悦之中,地处江南一隅的武进县也不例外。 为了稳定沦陷区社会秩序以便接收,国民党武进县党部 于 1945 年 8 月 23 日向伪武进县商会发出公函,查照商 会“关于各公会依法重行改组事宜,业经本部通告周知 在案。惟当兹会务停顿,尚未奉令整理之前,一切仍由原 负责人维持现状,以渡时艰。”[1]
当国民党政府正式接管武进县后,便加紧了对当地 人民团体的整理工作。1945 年 10 月国民政府社会部颁 行了《收复区人民团体总登记办法》,规定了关于人民团 体登记的注意事项,如登记信息填写、办理登记机构,并 要求“收复地区人民团体经总登记后,应依收复地区人 民团体调整办法分别予以调整,发给立案证书及图记,并 依照规定层转表报社会部备案。”而关于人民团体的调 整办法,则依据与上述登记办法同时施行的《收复区人 民团体调整办法》。该办法的第三条乙项规定,“有如下 情形之一者予以整理:(一)负责人一部份附逆者;(二) 团体被迫停止活动而组织尚有相当基础者;(三)组织不 健全或内部生了纠纷者。”此外还规定,“凡应整理改组 或改选之人民团体均由当地县(市)政府派员指导。人 民团体整理改组或改选完成后,指导员应将指导经过分 别填具整理改组或改选总报告呈报县(市)政府备案。”[2] 依据上述两项法案,伪武进县商会当然属于应立整理之 列,因此,武进县政府立即从工商界中遴选威望人士,组 成商会整理委员会。
10 月 17 日,县商会整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商整会) 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参会人员公推谭祥麟、谢舜臣和何乃 扬三人为县商整会常务委员,并“即日呈报党政机关备 案”。10 月 18 日,县商整会在县政府的通知下到府具领 图记,内容为“武进县商会整理委员会办事处”,并向县 政府呈报图记启用日期及印模。[3]11 月 23 日,县商整会
办事处在县府的训令下,调回谭祥麟和李杏卿两人,改派 戴焕堂和金国屏(后选为常务委员)接充县商整会整理 委员。县商整会各委员的大致履历如下表。
由上表我们可以知晓,县商整会成立之初,其成员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曾任职于商会的人员担任,并未 考虑成员是否有附敌经历,而曾任武进县党部督导员谢 舜臣则是县府所派指导商会整理人员。之后可能鉴于附 敌经历,县府又改派戴焕堂和金国屏以替谭祥麟和李杏 卿。戴焕堂曾在抗战初期发起成立“抗日慰劳团”,该团 以服务伤兵、救援抗日为己任,同时在沦陷期间未担任伪 商会职务。因此,其政治立场明确。武进县银行本是县 府创办,其经理金国屏自然是县府中意人选。何乃杨虽 沦陷期间任伪商会常务理事一职,但纺织业在武进工业 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其中被誉为工业上“罕见的奇迹” 大成纺织染公司又属翘楚,而何乃杨本人又担任重要职 位。因此,出于恢复社会经济考虑,县府不得不对其笼络。
二、县商会整理委员会的活动
自武进县商会整理委员会于 1945 年 10 月 19 日成 立以后,便正式开始对伪商会进行整理。整理工作一直持续到次年 3 月 8 日县商会正式成立,时间持续近五个 月。县商整会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统筹同业公 会整顿工作;二是筹划县商会成立事宜。
(一)同业公会的整顿
同业公会是构成商会的主体部分,因此,“整理商会, 自须先行整理同业公会及直属会员”。[4]16691945 年 10 月 19 日,武进县党部令县商会整理委员谭祥麟、谢舜臣和 何乃扬十五日内将本县商会及各同业公会分别接收,并 将接收情形报送本部。从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初,各同业 公会陆陆续续向县商整会呈报各业公会整理委员名单, 县商整会办事处再向县府、党部呈报,经县党部备查后, 由县商整会办事处转发政府对各业整理委员派令。至此, 各业公会整理工作正式开始。
抗战胜利初期,各业百废待兴。国民党政府极为重 视各类團体在重建地方上的作用,认为“重新建立各级 民众组织,以为一切政治设施之根本”。[5]1945 年 11 月 16 日,武进县政府令县商整会办事处转饬各业公会应从 速成立。次日,县商整会向各业公会整理委员传达了这 一训令,并告知各公会“举行成立大会,县府派指导员盛 科长景馥出席指导”。[6]
1946 年 1 月 16 日,县府让商整会转饬各公会定期举行理监事联合宣誓,县府也将派员监视。截止 1 月 20 日,已有 41 个同业公会正式成立,占总公会 77.36%。同 业公会的整顿基本完毕后,县商会的成立已是水到渠成 之事。
(二)武进县商会的成立
1946 年 1 月 21 日,县商整會召开各业公会理事长 联席会议。除各同业公会理事长和县商会全体整理委员 参加外,县府盛科长和县党部刘秘书也列席会议。会议 推定筹备委员十五人负责筹备县商会成立,还商讨各公 会推选会员代表事宜、县商会理监事人数以及其成立时 间等相关事宜。2 月 16 日,县府又调回戴焕堂,改派曾 任武进县县长、武进县党部监察委员王超一接任县商整 会委员。
1946 年 3 月 7 日,县商会筹委会“分向党政机关呈 报章程草案及成立日期,并请派员监视指导”[7]56。次日 下午一时,武进县商会成立大会在该会大礼堂隆重举行, 共有一百三十名会员代表出席会议(缺席六名),党政各 机关也分别派代表列席。
抗战胜利后武进县商会当选职员共二十二人,理事 十五人,监事七人,另选候补理事五人,候补监事三人。 从当选职员所属公会及任职看,大多数人担任某一公会(理)监事(长),但有三人为非公会成员代表,可见这三 人在地方的威望和影响力。
同时,县商会职员中仅在伪商会任过职一项就有八 人,占总人数三分之一左右,其中谭祥麟和沈颐朵还分任 为常务监事和常务理事;另有查秉初等三人曾在商会任 过职。因此,该届商会领导成员有一半是往届商会职员, 这一比例在邻县商会中也是少有。此外,谢舜臣等人曾 任县党政机关职员,其中王超一还现任武进县党部监察 委员一职,这表明国民党政府以“商”名义渗入商会高层, 以加强监控。
结语
无论是武进县商整会成员的选定,还是同业公会和 商会各自的成立大会,国民党政府或强制改派,或派员监 视,同时商会“复员”亦有党政背景人士参与。凡此种 种无不表明:国民党政府欲借商会重建之机将自己势力 渗透入内,以加强对其控制,而处在该时期的县商整会则 处于“中间人”位置,既向各同业公会下达县府派令,又 向县府代承各同业公会事宜,是两者间重要纽带。此外, 除了必要备案外,各同业公会的整理事宜包括整委人员 选定,都是同业公会自行办理,相对不受外力作用。因此,同业公会在此方面有较强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函请转知各同业公会仍由原负责人维持现状》(1945 年 8
月 23 日), 常州市档案馆藏:Y001-0000-004-0016-0001.
[2] 收复区须注意之几种新颁法令:收复区人民团体登记及调 整办法 [Z].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通讯 ( 复刊 30 卷 ),1945.
[3《] 呈报武进县政府启用图记日期及栓坿印模请核备案》(1945 年 10 月 19 日 ), 常 州 市 档 案 馆 藏:Y001-0000-004-0016- 0018.
[4] 马敏 . 中国近代商会通史 ( 第四卷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015.
[5] 王家树 . 复员期间民众组训之中心任务 [J]. 社会月刊 , 1946(11).
[6]《通知各业公会整理委员遵照县令规定成立日期并由指导
员盛景馥出席指导》(1945 年 11 月 17 日),常州市档案馆藏:
Y001-0000-004-0016-0043.
[7] 常州市档案局(馆). 民国武进商会档案史料汇编 [M]. 江 苏人民出版社 ,2016.
作者简介:杨迪(1995—),男,汉族,江苏常州人,单位为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 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