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初年,阎锡山调任山西后在山西开展了一场影响全国的村治建设运动,史称“山西村治”。这一 运动分为“官治”和“民治”两个阶段,使得山西能够在动荡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秩序。山西村治下的文化建 设有这么几个特点:(一)兴办教育;(二)革除陈规陋俗;(三)精神文明建设。山西通过村治下的文化建设不 仅改善了原先的不良风气,还减少了缠足、蓄辫的现象,农村妇女也可以作为劳动力来从事生产活动,禁烟也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还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公正等精华,糅合近代平等和团结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 承与发扬,逐渐在村民中形成了民主与平等观念,建立起新的社会风尚。
关键词:山西村治;历史进程;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2-0139-03
一、山西村治缘起
19 世纪 60 年代初,作为西方民主政治基石的地方 自治思想传入国内,引发部分有識之士的思考,在戊戌变 法中,地方自治作为“兴民权”“开民智”的具体实现形 式再次被人提出,并逐渐形成一种风潮 [1]。清政府因为 自治风潮的影响,于 1906 年颁布预备立宪上谕,将地方 自治作为清末预备立宪的重要举措;1909 年,清政府仿 效日本地方自治方式,发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这是 推进地方自治实质性的第一步;1910 年清政府又颁布了 仿效日本的《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开始逐 步走向实践。但没多久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地方自治并没 有获得广泛施行。虽然孔飞力认为清末的地方自治其实 并不能作为近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而是为了弥补官治力 有不逮之处而实行的“自治”[2]。但清末自治改革作为 地方自治的滥觞,对于民初政制还是产生了深远影响。
袁世凯统治时期,因为忌惮地方自治对中央集权的 影响,他于 1914 年下令废除清末地方自治制度。但是又 由于地方自治潮流深入民心,于是袁世凯下令重新制定 地方自治章程,于 1914 年 12 月颁布《地方自治试行条 例》,该条例不再实行清末的两级自治模式,而是将自治 范围下沉,以区为自治单位,县以上不实行自治,地方自 治变为一级制。1919 年,北洋政府再次宣布推行地方自 治,但是因为国内军阀林立,中央政令无法推行,即便如 此,部分地区也进行了自治改革,其中山西村治就是比较 有代表性的一个。
二、山西村治的历史进程
清末民初,河北定县翟村内绅士米鉴三、米迪刚父子 创办翟村村治。翟村村治带有很深的绅治色彩,寄希望 于地方士绅的自觉性,从深层意义上来讲,翟村村治不似 西方近代的地方自治,而更像中国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
1915 年孙发绪被任命为定县的县长,将翟村村治的 经验推广到全县。1916 年北洋政府将孙发绪调至山西 任省长,他决定把翟村的经验也推广到山西全省,但是还 未等广泛推行就被调离山西,接着由阎锡山继任省长。 翟村村治的经验给予阎锡山许多启发,按照其对村治的 个人见解,阎锡山开始在山西实行村治。
山西村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官办村治时 期(1917—1922),第 二阶段为民办村治时期(1922— 1928)。按照阎锡山的理解,第一阶段为“官治提倡村制 之时代”[3]17,1917 年山西省颁布了《县属村制通行简章》, 开始编制行政村,以 300 户为准设立行政村;同年 10 月 发布《六政宣言》推行“六政三事”,“六政”包括水利、 蚕桑、种树、天足、禁烟、剪辫,“三事”分别为畜牧、种棉、 造林,为了监督“六政三事”的实行情况,山西省还设立 了六政考核处来建立严密的行政网 [3]7。1922 年 3 月,山 西省规定全省各县依偏关县吊子沟村的方式以五家为一 邻,设邻长,二十五家为一闾,设闾长,形成村—闾—邻— 户的乡村组织管理系统。这一方式不仅便于对乡村进行 管理,同时还有利于政府对乡村控制的加强。随着“编村” 以及“六政三事”的持续推行,山西省的农业情况不断 好转,人民经济社会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生活趋向安定; 但同时由于不重视宣传,许多民众对村治缺乏认识,出现 部分不配合的现象,使得阎锡山逐步意识到,仅仅靠行政 的力量来推行“六政三事”不能真正成功。
阎锡山将第二阶段的村治称为“村民自办村政之时 代”[3]17,在这一阶段,山西省的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民 众对自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下, 各项措施得到落实。阎锡山提出,第二阶段的村治以第 一阶段的村治为前提,第一阶段的村治是起步阶段 [3]17。 这时山西省的口号是“好人有饭吃”,所谓“好人”,就是
指依据他的用民思想所培养的“主张公道、热心爱群”[3]1 的村民,阎锡山认为要达到村治的目的,官治效果甚微, 只有以“好人”为自治主体,以村为最小自治行政单位, 由下往上推行才能稳固。1927 年监察委员会设置到位, 也预示着村自治制度的完善。
三、山西村治下的文化建设
(一)兴办教育
针对山西省的教育状况,阎锡山曾指出:“教育不良, 山西特甚”[4]20。山西的整体教育非常不理想,1911 年 甚至 99% 以上都是文盲。鉴于开民智对于村治推行的 重要作用,而教育正是开民智的重要手段,所以山西省公 署将普及义务教育作为村政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依靠 行政力量强制推行。
山西村治时期的义务教育是一种强迫式的教育,强 迫即以法令规定所有山西民众无论家庭情况如何,在 7-13 岁期间都必须要有四年时间在上学,学校课程包括 国文、算数、手工等,政府希望通过四年的学校教育教授 他们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以及算盘等技能 [5]2,在开民智 的基础教会他们谋生技能。义务教育的学校也被叫做“国 民学校”,包含以下原则:“学校经费通常由当地筹集”“对 于强迫入学的儿童不收学费”“失学者无故不入学者处 以罚款”[6]。
1918 年,根据山西省政府颁布的《改定全省施行义 务教育程序》,山西全省开始分期推行义务教育。为了应 对省内诸多儿童失学的现象,山西省公署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按照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办法。对于不便上 学而失学的儿童,令村内增添学校;若多村庄人数较少且 距离较近时,可以多村合办学校。对于贫困无法入学的 儿童有三种处理措施:一般困难的家庭可以让他在农闲 时入学,且免入学费用;困难的家庭可以由县财政补贴书 本费用;极度贫困者可以免除义务教育 [4]6。1923 年山西 省約有 80 万人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初等教育 [7]61,这远远 高于其他省份。
村政推行初期,为了解决师资的问题,1919 年山西 省设立了一所国民师范学校用来培训国民学校的教员, 另外还在省城设立了师范教员讲习所,专们培养县师范 讲习所的教员,另外还设立了四所师范女校 [8],由此培养 的教员足够满足全省义务教育的需要。
部分学生在四年义务教育后,因为年纪尚幼,无法从 事社会事业,但家庭困难也无法转入高小继续学习,针对 这种情况,山西省公署规定各义务教育学校要设立补习 科,用来救济无力升学的学生。补习科分为两组,一组为 其补习生活技能以适应生活,一组专为基础学识较差的 学生补习。
山西省由于推行“兴三利”建设,导致全省对于科 技人才的需求逐步变大,因此培养村政改革建设所需的 科技人才迫在眉睫。1919 年山西省设立了农民传习所、 女子蚕桑传习所以及林业传习所,用来向村民推广农林 方面的职业教育,传习所学员毕业后,均被派到县乡对村 民农林事业给予知识指导并监督地方农林事业的发展情 况 [9]。
阎锡山认为良好的教育在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 结合,而家庭教育的根本在于女子教育,因此,他提倡兴 办女学,将女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作 为强迫教育,一方面使得学成的女子可以很好地为改革 做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教授女子职业技术 知识来引导女子走向生产行列,从事养蚕、纺织行业 [10]。 山西村政改革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社会教育,其中 最出名的组织就是洗心社和自省堂,开办社会教育的目 的就是为了改良风俗、普及知识,促进其道德的改变,为 村治建设打好基础。除此之外,为了适应当时山西落后 的教育状况,山西省还积极为村民开展通俗教育,即用通 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宣传村政改革的消息和教育活动。 比如村政改革者向村民普及注音字母,教会他们白话文,
使得村民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宣传的政策;还利用白话文编 写了一些刑律讲义、农业浅说来增进社会教育的作用。其 中最有影响力的通俗教育就是以通俗语言编写的《整理 村范歌》,规范了村民的家庭生活、言行举止和道德观念。 阎锡山认为用民之政治,主要在民智、民德、民财三 者,民无智则愚,民无德则顽,民无财则贫,欲驱使民众自 用,则须从此三者入手 [11]。开办国民教育、职业教育以 及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民智、民德,通过这一系列
教育方式的联合,山西省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二)革除陈规陋俗
移风易俗自古以来的方式多是以号召、提倡为主,但 在山西村治运动中,山西省公署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性地 革除陈规陋俗,这也是村政改革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山西同其他地方一样有妇女缠足的习俗,裹脚布严 重影响正常行走,但没有缠足的妇女难以出嫁,所以这个 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在村政改革时期,山西省将缠足定 为陋习,颁布多条法令禁止缠足,为了法令的推行还专门 设立了不娶缠足女子学生联合会,在各县城设置天足监 察员,山西省的缠足现象由此得到很大的改善。
为减少鸦片吸食的人数,村政改革推行期间山西省 公署将种植、吸食鸦片列为陋俗,至 1927 颁布三十余条 禁止种植与吸食鸦片的法规,还在全省设立多个查禁鸦 片的组织,联合军队以及地方行政人员包括村民进行查 禁;为了提高禁烟的成效,还设立了提成充赏制度,用来
奖励禁毒有功之人。 民初山西还有许多男子蓄有长辫,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1917 年山西省颁布《剪发规条》,未出三年,全省男 子留辫的现象消失殆尽。针对山西普遍的早婚及买卖婚 姻现象,1917 年山西省特发布《修正人民须知》,规定 男 20 岁,女 18 岁才可婚嫁,早婚现象至此才有所克制。 为了使民众规范生活行为,山西省出现了一个特殊 机构,名曰“早起会”,“早起会”的任务就是每天早上
去敲住户的门,凡是六点还不起床的人对其进行警告。 还宣布游手好闲、邋遢、吵架的人,就是非法的,对这些所 谓的坏分子,鼓励对他们进行咒骂,直到他们答应改过自 新为止,若是屡教不改者,就将他们关到工厂里进行“劳 动改造”[7]29。
由于山西当局对这些陈规陋俗利用了行政力量来革 除,山西省的社会风俗焕然一新。除了确定新习俗外,山 西省对于民众卫生知识以及防疫知识的改善也居功至 伟,不仅外聘精于西医者,还将先进卫生观念印于村政周 报上供村民翻阅 [5]13;近代山西受灾严重,往往会出现瘟 疫,传统的处置方式常常导致瘟疫蔓延,阎锡山令各地方 推行现代的防疫隔离方式,并利用行政力量进行宣传,成 效颇大。
通过革除陈规陋俗,村民们建立新的健康的生活习 惯,农村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民众的生活质量也不断 提升。
(三)精神文明建设
在山西村治的道德建设上,阎锡山主张以传统道德 观念为基,他认为村政改革推行需要的是“好人”,传统 儒家中的“仁爱”是作为“好人”必备的品格之一,因 此在村治需要大力推行仁政,培养民众的“仁爱”道德 观念。同时还大力弘扬公道精神,在山西省公布的国民 必需品德中,特意强调:“最可爱的是公道”[12]。鼓励民 众主张公道,对主张公道的村民予以表彰。
山西村治不仅倡导仁爱、公道等传统伦理观念,还大 力宣扬平等观念,主张民众在政治上是平等的,规定村民 和士绅在参与村政事务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这对 传统的士绅垄断地方权力是一次猛烈冲击,并在国民教 育中向学生教授男女平等的观念,借此缓解农村的弃婴、 卖女现象。同时阎锡山还鼓励民众的“热心爱群”行为, 批判“明哲保身”的观念,爱群就是一种团结精神,鼓励 可以是人们在办理村庄事务时团结互助,勇敢的与“坏 人”作斗争,以此改变传统社会散漫无序,各自为政的状 态,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文化建设的评价
山西村治通过推行“六政三事”、兴办教育、精神文
明建设,改善了原先的不良风气,不仅减少了缠足、蓄辫 的现象,农村妇女也可以作为劳动力来从事生产活动,禁 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还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仁爱、 公正等精华,糅合近代平等和团结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 了继承与发扬,逐渐在村民中形成了民主与平等观念,建 立起新的社会风尚。
在山西村治的改革执行过程中,部分政策与农村传 统风俗以及道德观念发生了激烈的摩擦,这也使得村治 推行过程中受到了不小的阻力,虽然施政者不断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政策,但是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主要 是因为传统文化过于根深蒂固,尽管受到了新文化的冲 击,但是仍然在人们的心中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另外, 由于阎锡山的民治政治过分推崇“人治”,尽管在村治推 行过程中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施行效果因人而 异,效果不佳。在二十世纪初,按照民众的知识水平,山 西省的施政者的施政水平远远跟不上“人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汪太贤 . 从治民到民治: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与变迁
[M]. 北京 : 法律出版社 ,2009.
[2]( 美 ) 孔飞力 .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M]. 谢亮生等 译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 刑振基 . 山西村政纲要 [M]. 太原 : 山西村政旬刊社 ,1929.
[4] 山西村政处 . 山西村政汇编 ( 告谕 )[M]. 太原 : 山西村政处 , 1928.
[5] 山西村政处 . 山西村政汇编 ( 修正人民须知 )[M]. 太原 : 山
西村政处 ,1928.
[6] 山西村政处 . 山西村政汇编 ( 法规 )[M]. 太原 : 山西村政处 , 1928.
[7]( 美 ) 季林 . 阎锡山研究 [M]. 哈尔滨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1990.
[8] 刘泽民 . 山西通史 ( 卷七 )[M]. 太原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
[9] 阎锡山 . 山西六政三事汇编 ( 法规 )[M]. 太原 : 山西村政处 , 1927.
[10] 曾华壁 . 民初时期的阎锡山 [M]. 台湾 : 台湾大学出版社 ,
1981.
[11] 阎伯川先生纪念会 . 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编初稿
( 第 1 册 )[M]. 台湾 :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8.
[12] 山西村政处 .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村长副须知)[M]. 太原 :
山西村政處 ,1928.
作者简介:骆军(1995—),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单位为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