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散授课”到“综合设计”的信号类课程融合教学方法的探讨

2020-08-07 06:18崔少华盛科龙王怀强苗长洪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信号灯红灯课程设计

崔少华 王 森 盛科龙 石 伟 王怀强 苗长洪

(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0 引言

目前,国内高校电子类专业教学中普遍开设了信号类课程,其中,信号类课程又以《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课程为主。作为电子类专业的必修课,信号类课程是后续细分的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例如通信方向的《移动通信》,控制方向的《自动控制原理》,都是信号类课程的延续,大量的专业知识需要学生具备相应很高的信号类知识基础。然而,信号类课程又以复杂且繁多的数学公式、抽象且晦涩难懂的理论、授课时间分散且跨度较长、容易遗忘等特点成为高校“教学难点”课程。为了提高信号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国内高校教师纷纷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例如,丑永新等[1]提出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依据实际工程案例指导课堂教学。胡晓芳[2]将Matlab 软件应用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探讨该软件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蔡新梅[3]将LabView 软件仿真案例应用于通信原理课程,提出以仿真软件辅助理论教学的方法。然而,上述教学改革均是从单个课程入手,忽略了信号类课程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反映的授课分散且跨度较长,容易遗忘的缺点,改善效果较差。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入手,提出以“分散授课”为基础,以“综合设计”为手段的信号类课程融合教学方法,引入综合性质的课程设计单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将各相关课程融会贯通于实际动手能力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交通信号灯”课程设计为例对本文所述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实施过程和设计结果均表明,融合教学方法能有效辅助理论教学,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教学质量。

1 目前信号类课程教学情况

随着我国电子制作业的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通信、芯片、半导体等行业也蒸蒸日盛,相应的就业市场中需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我国高校理工科中的电子类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电子类专业开设的信号类课程包含基础性质的《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4]、应用性质的《通信原理》和《数字电路》[5]等。由于各课程的性质和学时的不一致,多数高校将信号类课程采用“分散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即在较长的时间内将相关的多门课程分散地、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信号与系统》,下学期开设《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电路》,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通信原理》。

“分散授课”的教学方法具备显著的特点:授课安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易于接受并能逐步累积相关知识基础;每学期中单周分布的课时数较少,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授课内容,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各学期开设的信号类课程内容承上启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对本节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与提问,学生课下复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显然,在早期的互联网、自媒体并不发达的时代,学生受到外界干扰较少,学习兴趣浓厚且自主性较强,“分散授课”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互联网产物的普及,该教学方式暴露出较多的弊端,具体如下:

(1)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减弱。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了解外界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越来越渴望接触最新的科技,而授课老师的讲解仍然以书本为主,枯燥的书本知识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迷。

(2)课堂教学质量大大下降。信号类课程涉及的数学公式繁多,理论性推导内容较多,实用性较低,[6]同时,部分学生沉迷于互联网,自我约束力差,课堂表现力弱,相应的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3)考核方式的落后。目前多数高校对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成绩70%,配套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由此可见,考试成绩仍然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然而,很多学生只要考试前突击几天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对课程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遗忘也很快。

(4)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虽然各课程老师除了课堂讲解之外,在配套的实验课教学中也会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但是实验教学仅仅针对该门理论内容,并且无设计环节,没有将相关课程联系的应用于实践中。

因此,对传统“分散授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3 融合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笔者提出“综合设计”的教学单元以弥补“分散授课”教学方法的不足。“综合设计”的教学单元,是指在授课期间(一般在大二和大三下学期)开设信号类相关课程设计,课设内容紧密围绕信号类课程,将电子类专业学生按照学号分配指导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一位专业教师最多指导20 名学生。课设题目由信号类课题组教师共同拟定,题目拟定的原则是综合利用信号类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当今最近的科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信号类课程的内容分类,拟定的多个题目可包含通信类、硬件电路类、软件电路类、综合类,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指导教师的意见选定一个题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结合理论解决问题,最后,采用指导教师现场验收并提问、学生汇报并提交设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融合教学方法的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融合教学方法实施方案

引入“综合设计”教学单元的目的与优势是:(1)将所学信号类课程以实践设计的方式融会贯通,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4)课设题目紧密结合当今最新科技,以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知识为切入点,将学生的兴趣从智能手机等互联网产品转入教学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5)课程设计的实施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从探讨设计方案到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多次交流与协作,相比传统的课堂授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6)重新分配教学考核方式,由传统的以期末成绩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期末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为主,例如,可设置期末考试成绩50%,课程设计成绩占20%,实验成绩10%,平时成绩10%,通过调整考核比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实施案例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文的教学方法,笔者以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综合设计题目“便携的互动式车载交通信号灯显示装置”为例进行阐述。

4.1 综合设计目的、要求与所涉及课程

综合设计的目的:在城市道路中,当车辆行驶到红绿灯路口时,由于前面大车的遮挡,无法看清红绿灯情况,驾驶人在这种遮挡的状况下,盲目跟车过路,从而导致闯红灯的违规行为,甚至发生交通事故。便携式车载交通信号灯正是致力于解决上述实际问题。

综合设计的要求:当车辆被遮挡时,驾驶员所在的车载显示装置正常启动,不仅能正确显示红黄绿三色灯,还必须同步显示倒计时数字信息。

综合设计所涉及的课程:《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传感器原理》《通信原理》以及课外资料(需学生自行查阅)。

4.2 学生设计的方案与结果

4.2.1 设计的方案

该小组学生根据实地调研(淮北市303 省道130 公里处)和大量查阅文献,制定如下解决方案:互动装置由交通信号灯发射装置(主机)和车载接收显示装置(从机)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交通信号灯发射装置包括磁场传感器[7]、单片机[8-10]和无线发射模块,[11]车载接收显示装置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按键、单片机、磁场传感器和数码管显示器、LED 灯。当行驶车辆到达十字路口时,红绿灯主控系统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红绿灯数据,车载设备安装无线模块接收数据,通过对比车辆行驶方向和主机方向的地磁角度,准确判断车辆在路口的位置,从而实时显示车辆正前方路口的红绿灯信息。发送和接收部分的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发送和接收部分设计方案

4.2.2 设计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设计难点:主机的无线模块每秒发送信号灯的信息,包括信号灯种类信息(直行、左转或右转),时间总周期信息、各信号灯的时长信息、当前所处时间点信息,车载装置的无线模块接收相应信息,如何正确的显示相应LED 灯倒计时间?

通过查阅资料和共同探讨,该组成员制定的解决方案:以普通的十字路口为例(图3),假设个路口只有直行交通灯,信号灯的周期是20s,其中红灯10s、绿灯7s、黄灯3s,信号灯的变化规律,就是在一个周期内不同的时间段显示相应颜色的信号灯,而当信号灯首次被启动时(即一个新的周期开始时),一定会有一个路口是绿灯而另一个路口是红灯。将最开始显示为绿灯的路口定义为主路口,另一个方向定义为从路口,那么在这个20s 周期中,1~7s 主路口显示为绿灯而从路口显示为红灯,在8~10s 主路口显示为黄灯而从路口仍然显示为红灯,在11~17s 主路口显示为红灯而从路口显示为绿灯,在18~20s 主路口显示仍为红灯而从路口显示为黄灯。根据上述信号灯显示规律,只要确定当前显示的为主路口还是从路口,并且知道信号灯现在进行处于周期中的哪个时间段,则可惟一的确定信号灯现在的状态。例如:主路口进行到周期中的13 秒(11~17s的时间段),则可确定当前主路口显示为红灯且红灯剩余时间为7s。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变为任意周期的(假设黄灯都为3s,而红灯和绿灯的比例是可以调节的),均可实现车载信号灯的准确显示。

4.2.3 设计结果与考核

该小组成员共同协作,经过多次拆卸重组,最终成功完成课程设计的实物制作,如图4 所示。经过实际测试,在视线被遮挡时,该互动式车载交通信号灯显示装置能准确显示主机信号灯信息,能有效辅助司机安全驾驶。其中,课程设计考核分值由作品演示、答疑、设计报告三部分组成。设计完成后,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作品做汇报,包含PPT 演讲和现场演示,指导教师提问并随机指定学生解答,最终提交书面设计报告。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仅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凸显了个人在小组中的重要性。

图3 主、从路口信号灯显示规律原理图(以20s 周期为例,仅有直行)

图4 设计结果

5 效果分析与总结

随着“综合设计”单元的开展,近两年来电子类学生对信号类课程的掌握与应用情况越来越好,相比传统“分散授课”的方法,教学质量明显改善。具体的改善方面为:1)课堂互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越来越牢靠,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2)将实际课程设计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案例讲解的知识不再枯燥乏味,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3)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反馈结果,均表明学生对融合教学方法的欢迎和支持。

教学方法是双向的、动态的,任何一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都不能长久适应高校教育,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高校生源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结合学生的反馈,笔者将重点探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信号灯红灯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信号灯为什么选这三个颜色?
红灯笼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变堵“墙”
安装在路面的交通信号灯
信号灯为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