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晴
业绩预告是指在年度财务报告对外披露前,管理层向市场参与者传达其对公司未来业绩预期信息的一种行为。作为前瞻性信息的重要来源,业绩预告是公司传递内部信息并影响市场预期的重要途径(Beyeretal.,2010;Huangetal.,2018;李志生等,2017),能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和有用的信息(Huangetal.,2018;罗玫、宋云玲,2012;王玉涛、王彦超,2012)。我国的业绩预告制度规定达到要求的公司应当及时进行业绩预告披露,其余公司可以选择性披露。然而,该制度实施以来,业绩预告“变脸”事件屡见不鲜,给广大投资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上交所和深交所对业绩预告披露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但目前,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仍然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顽症痼疾,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业绩预告准确性越低,通常表明公司存在较高的财务舞弊风险,这也就意味着公司年报具有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廖义刚、邓贤琨,2017;张艺琼等,2019),已有研究证实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审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为负相关关系(张艺琼等,2019)。然而,直接关注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审计产出的关系难以揭示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对审计师实施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等审计程序的影响,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具体如何影响审计过程仍然是一个有待打开的黑箱。
近年来学者们对标准审计报告的作用产生了质疑,相关机构为提升其决策有用性和沟通价值陆续颁布了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Churchetal.,2008)。所谓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审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包括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段和审计应对段。审计师在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时需要综合考虑管理当局的诚信、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财务报表所涉及的复杂重大的会计判断等。已有研究发现,客户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提高会导致审计师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刘颖斐、张小虎,2019),这意味着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会考虑针对客户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与应对的结果,或者说审计师所实施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程序是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基础。基于此,借助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这一新的视角,本文试图窥视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对审计师评估与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等具体审计行为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审计师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对其是否具有信息含量与决策价值。
关键审计事项则是指审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审计师在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管理当局的诚信、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财务报表所涉及的复杂重大的会计判断等,并且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提高会导致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刘颖斐、张小虎,2019),这意味着审计师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会考虑针对客户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此外,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业绩趋势、预测等信息,这意味着管理层披露的年度业绩预告信息也可能成为审计师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信息源进而影响审计师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具体来说,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大小。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分为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一旦审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较高,其将会通过扩大审计范围、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等方式降低自身的检查风险。管理层对外披露业绩预告信息是为了将公司的未来获利情况告知市场,那么业绩预告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表征。一方面,假如管理层不能准确地预测公司的业绩,一定程度上反应管理人员缺乏恰当的预测能力或者是公司处于不确定性程度较大的运营环境中,这意味着公司的固有风险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从主观层面来说,有可能是管理层出于自利性动机而有意披露不够准确的预测信息,此时业绩预告准确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较高,而这意味着公司管理层诚信缺失,同样会导致审计师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高。因此,公司当期业绩预告准确性较低可能会向审计师传递公司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较高、财务信息质量较差的负面信息,审计师将加大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与应对的力度,最终可能在审计报告中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以有效降低业务风险和声誉损失。反之,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较高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管理层拥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道德诚信水准,这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而缓解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Liu&Zhuang,2011;刘柏、卢家锐,2018),最终促使审计师降低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进而导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减少。综上分析,随着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降低,审计师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风险将增加,审计师将实施更多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程序,因此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也将增加。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表1 变量定义及其计算
表2 描述性统计
H1: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越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篇幅越长。
相对于包括审计师在内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公司管理层是信息持有的优势一方,然而公司出于自利动机可能不会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审计师而言,审计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然而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客户经营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秦帅、刘琪,2019),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这类客户有着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但信息的相对匮乏将使得审计师难以恰当地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程序,这将导致审计失败乃至审计师诉讼风险的增加(Krishnanetal.,2012)。因此,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信息的相对匮乏使得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能够在审计师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程序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即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将更为显著。而当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时,公司的外部信息环境较好,较为丰富的替代性信息将降低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对审计师职业判断的增量贡献。由此可以推断,当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时,由于具有丰富的可替代性信息源,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在审计师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程序时发挥的作用将减弱,即此时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能不显著。因此提出假设2:
H2:相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公司,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中更显著。
我国从2018 年1 月1 日起全面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因此本文选择2017-2018 年全部A 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并进行了如下样本筛选:(1)新审计报告准则规定,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无须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段,因此本文首先删除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样本;(2)删除计算业绩预告准确性所需数据缺失的样本;(3)删除上市时间不足1年的样本;(4)删除金融、保险行业以及ST公司样本;(5)删除其他变量有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3340 个公司-年样本。本文还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1%和99%的winsorize 的处理,以避免异常值对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所需要的关键审计事项数据基于年度审计报告手工获取,业绩预告的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其他数据来自CSMAR 数据库。
为检验假设1 和假设2,构建模型(1):
74 Expression of SOCS1 and SHP1 in JAK2V617F mutation positive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and regulation effect of ruxolitinib
表3 变量相关系数
1.业绩预告准确性(amfe)的度量。参考李志生等(2017)的研究,依据模型(2)计算业绩预告准确性:
2.关键审计事项段篇幅(lnlength)的度量。以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字数的自然对数(lnlength)度量。
参考已有文献,本文还选择了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报酬率(ROA)、应收账款占比(rec)、流动比率(cur)、存货占比(inv)、是否由十大事务所审计(big10)、董事会规模(boardsize)、股权集中度(top1)、产权性质(soe)和上市年限(AGE)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并且控制年度(d_year2018)和行业(industry)的影响。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 所示。
表2 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中,lnlength 的均值为7.4969,标准差为0.5104,最小值为6.0331,中位数为7.5412,最大值为8.6266,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在样本间的分布较为均匀。mfe 的均值为0.0032,最小值为-1.4142,中位数为-0.0043,最大值为2.0816;amfe 的均值为0.2203,最小值为0.0008,中位数为0.0858,最大值为3.5030,表明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在样本公司中存在较大差异。big10均值为0.5829,表明有58%的样本公司由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表4 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
表3 为主要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检验结果。从表3 可以看出,amfe 与lnlength 显著正相关,ROA、cur 与lnlength 均负相关,一定程度上表明业绩预告准确性越高、公司流动性越好以及盈利水平越高,则公司风险越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就越小,即关键审计事项一定程度上能表征公司的风险,这也初步印证了假设1。此外,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基本未超过0.5,意味着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表4 列(1)是运用模型(1)对假设1 进行检验的回归结果。表4 列(1)显示,amfe 的系数为0.049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越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字数越多,即篇幅越长,也就是说业绩预告准确性越低,审计师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审计师将倾向于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即假设1 得到了支持。
为检验假设2,以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中位数作为分类标准,将全样本区分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与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两组样本,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模型(1)对两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具体而言,参考Dierkens(1991)和申慧慧等(2017)的研究,以个股年度日收益率的标准差衡量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个股年度日收益率的标准差越大,表明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表4 列(2)和列(3)是运用模型(1)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与信息不对称程度低样本组的回归结果。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样本组的回归结果显示,amfe 的系数为0.0554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样本中,业绩预告准确性越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字数越多,即篇幅越长;信息不对称程度低样本组的回归结果显示,业绩预告准确性(amfe)的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4 列(2)和列(3)的结果综合表明,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负相关关系成立,而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审计师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篇幅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假设2得到了支持,这就证实了当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时,审计师具有足够的信息来源用以评估和应对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对审计师而言,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这一信息的决策价值将显著降低。
表5 Heckman 两阶段检验的回归结果
上市公司可能并不是随机地进行业绩预告信息的披露,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的披露可能受到一些无法观测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Heckman 两阶段法解决样本选择偏差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具体而言,在第一阶段以上市公司是否披露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为因变量,采用Probit 回归模型计算出逆米尔斯比率(mills);在第二阶段,将逆米尔斯比率(mills)作为控制变量,对模型(1)重新进行回归。
表5 的 列(2)报 告 了 运 用Heckman 两阶段法对假设1 重新进行检验的结果。表5 列(2)显示,amfe 的系数为0.0580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在控制了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负相关关系依然成立。表5 列(3)和列(4)是加入mills 为控制变量后,对假设2重新进行检验的结果。其中表5 列(3)显示,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样本中,amfe 的系数为0.0650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列(4)则显示,在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样本中,amfe 的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上述检验结果综合表明本文的结果是稳健的。
2.变更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度量方式
改变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测度方法,以关键审计事项的项数(num)作为测度变量对假设1 和假设2 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变更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度量方式后,本文的假设依然成立(限于篇幅,回归表略)。
表6 拓展性检验1-2 的回归结果
3.变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度量方式
参照姜付秀等(2019)的研究,以分析师关注度作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替代变量。依据分析师关注度的中位数将全样本分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低两组样本重新检验假设2。回归结果显示假设2依然得到了支持(回归表略)。
当预告情况大于实际情况时,这类业绩预告称之为激进型业绩预告,反之则是保守型业绩预告。已有研究发现,当公司经营环境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时,管理层倾向于发布激进型的盈余预测信息(Kim&Shi,2011),且激进型和保守型的业绩预告均会影响审计师对审计风险的感知(廖义刚、邓贤琨,2017)。那么,激进型业绩预告与保守型业绩预告是否会影响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关系?表6 列(1)和列(2)显示,在激进型业绩预告的样本中,amfe 的系数为0.0444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在保守型业绩预告的样本中,amfe 的系数为0.1219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结果表明,在保守型与激进型的样本中,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负相关关系均存在,但保守型样本组中amfe 的系数要大于激进型样本组中amfe 的系数,说明当管理层业绩预告的盈余低于实际盈余时,审计师将感知到更大的审计风险,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篇幅也就越多。
已有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会自愿性披露有利于大股东的业绩预告信息且强制性披露的信息质量更高(鲁桂华等,2017;杨子绪等,2019)。那么,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的业绩预告信息对审计师关键审计事项决策的有用性是否存在差异?将全样本区分为强制性披露业绩预告和自愿性披露业绩预告两组子样本,表6 列(3)和列(4)是两组样本的回归结果。强制性披露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amfe 的系数为0.0521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自愿性披露样本中业绩预告准确性(amfe)的系数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表明,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负相关关系仅在强制披露的样本中存在,即强制性披露的业绩预告信息对于审计师具有更大的决策价值。
表7 拓展性检验3-4 的回归结果
根据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情况时,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关键业绩指标、业绩趋势等信息。现有文献发现,当期业绩预告可信度会受到管理层历史业绩预告准确性的影响(Williams,1996),且管理层历史业绩预告准确性低会提高审计师对当期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评估水平(曾琦等,2018)。由相关审计准则和现有文献可以看出,当期业绩预告准确性会受到上期业绩预告准确性的影响,且审计师进行风险评估时也会考量上期的业绩预告准确性。那么,上期与当期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对关键审计事项决策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本文同时将上期与当期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纳入回归分析。表7 列(1)是同时将上期与当期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纳入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其中famfe 表示公司上期业绩预告准确性。回归结果显示amfe与famfe 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意味着上期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与当期业绩准确性信息对审计师当期关键审计事项决策均具有信息价值。
现有文献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具有信息含量与决策相关性,体现为新审计报告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非正常交易量、超额累计报酬率和盈余反应系数以及降低股价同步性(Reidetal,2015;王 艳 艳 等,2018;王木之、李丹,2019;张金丹等,2019)。
就管理层业绩预告而言,尽管业绩预告的披露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增量信息,即管理层公布业绩预告后公司的股票价格会出现波动(罗玫、宋云玲,2012),但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降低意味着公司较高的错报风险,因此业绩预告准确性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理应呈负相关关系。但更多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意味着审计师较为充分地识别了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时也实施了较为充分的风险应对程序,这理应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本文预期更大篇幅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将有助于降低不准确的业绩预告给盈余带来的负面影响。表7 列(2)显示,amfe*eps 的 系 数 为-45.7620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意味业绩预告准确性越低,则公司盈余价值相关性越差,符合本文的推断;同时amfe*eps*lnlength 的系数为4.9403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更多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业绩预告的不准确对公司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负面影响,意味着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可以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最终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
以2017—2018 年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研究分析并检验了业绩预告准确性、信息不对称程度与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篇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业绩预告准确性越低,关键审计事项的篇幅越长,并且这一关系仅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公司中才存在,这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反映公司的风险信息。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不论业绩预告是激进型还是保守型,业绩预告准确性与关键审计事项篇幅的负相关关系均存在,但是这一关系仅在强制披露的样本中才存在。此外,本文还验证了审计师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不仅会考虑本期业绩预告准确性,还会关注上期业绩预告准确性。最后,本文还分析了业绩预告准确性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关系,发现业绩预告的不准确性会降低公司的盈余价值相关性;但是,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缓解这种负相关关系,这也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提供增量信息,为新审计报告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为监管和政策制定部门进一步完善业绩预告披露制度和提高业绩预告披露质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更好地利用业绩预告信息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