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将军安珠护生平考述

2020-08-06 08:29刘扬
兰台世界 2020年7期

刘扬

摘 要 安珠护是康熙朝第六位盛京将军,在顺治时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康熙朝历任宁古塔副都统和盛京将军,也都实心任事、极为称职,两代帝王都屡次嘉奖。可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第二次東巡盛京之后,安珠护的人生就此发生重大转折,四年以后被贬为索伦总管,而且祸及子孙,连其爵位子孙都不得承袭。东巡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通过对多方史料进行分析,找出安珠护人生转折的真实原因。

关键词 安珠护 盛京将军 东巡 康熙帝

Abstract An Zhuhu was the sixth General of Shengjing in Kangxi period. During the period of Shunzhi, he attended several wars and got meritorious military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Kangxi, he served as the Vice General of Ningguta and the General of Shengjing. He was rewarded by two generations of emperors because of his responsibility and competence. However, An Zhuhu's life took a dramatic change after emperor Kangxis second east tour of Shengjing in the 21st year of Kangxi period (1682). Four years later he was demoted as the Sauron Manager, and his descendants were also involved in his misfortune, which meant even his title could not be inherited. What happened during emperor Kangxis second east tour? The real reason of An Zhuhu's life transition is found ou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Keyword An Zhuhu; Shengjing General; east tour; emperor Kangxi

一、东巡之前的安珠护

安珠护,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阿喇穆在太祖时期“任牛录额真”[1]9586,为人“寡言笑”[2]1304,但打仗“多勇善骑射”[3]1304,历侍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南征北战,史料记载“皆以骁勇力战受重伤”[4]1304。顺治元年(1644),安珠护父亲率军追击李自成时中炮身亡,追授云骑尉。先是其子席特库承袭,席特库去世后,安珠护承袭,又遇恩召,晋轻车都尉。

安珠护16岁为国子监生,21岁被授予七品翰林院检讨。顺治九年(1653),敬瑾亲王尼堪率军攻打湖南,安珠护主动“请从”出征,升为正五品刑部郎中。湖南之战尼堪轻敌冒进,中伏阵亡,安珠护“单骑入重围获王尸以出”[5]1304。晋升为正三品护军参领。但因此次战役总体失败,安珠护又被降职,授刑部郎中,在刑部任职四年期间,安珠护的工作能力受到刑部尚书图海的认可,图海“深所器重”,凡事都“倚任焉”[6]1304。顺治十五年(1659),处理丁酉江南科举案时,安珠护因怜惜吴兆骞,拖延审案时间,惹恼了顺治帝再次被革职。虽然安珠护被降职,但并不是工作能力不够,更多是惹恼了顺治帝。因此,顺治帝驾崩那年,山东发生叛乱,安珠护再次被启用,跟随都统济思哈出兵平叛。随后安珠护进入仕途上升期,康熙二年(1663)授参领,康熙六年(1667)授正红旗副都统,同年再次调任宁古塔副都统。

二、康熙东巡盛京时的人生转折

1.接待康熙帝东巡。康熙十四年(1675),朝廷正在忙于平定三藩之乱时,北方察哈尔部布尔尼趁机起兵造反,朝廷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时任宁古塔副都统的安珠护再次展现杰出的军事才能,他深知蒙古多以骑兵为主,如果被动防御必然处于劣势,于是在锡尔坦岭“创设木礮”[7]1304占据主动,叛军“知其有备,乃不敢犯”。与之相对比,身为盛京将军的倭内遇到叛乱竟然“不能办理军务”[8]1013。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帝罢免了盛京将军倭内,安珠护接任盛京将军,达到仕途的顶峰。

从安珠护康熙十七年(1678)七月就任盛京将军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康熙帝第二次东巡盛京三年多时间,安珠护对盛京地区人口迁移、驻军分配、盐税制度、土地开垦等进行改革。康熙二十八年(1689),盛京地区发生了旗人和汉民争夺民田的事件,起因就是“旗民田地所立界限不明”导致“互争讦告”[9]1905,早在康熙十九年(1680),安珠护任盛京将军时已经“丈明立界”,安珠护被免职以后,继任者并未管理好此事,甚至之前的档案都弄丢了,导致“无档可查”[10]1905。康熙帝无奈只能再派官员重新“逐一确察、各立界限”。因此,可以看出安珠护做了很多有利于盛京地区发展的工作。

康熙二十一年(1682)第二次东巡盛京。从《清圣祖实录》记载来复盘整个东巡过程,对时任盛京将军安珠护的记载只有三处。一是康熙二十年(1681)十二月,康熙帝谕安珠护“今云南等处,俱以底定,海宇清平,告祭天地、太庙、社稷毕,即应于陵寝行告祭礼”[11]1318,让安珠护做好准备。第二处是到达盛京时“盛京将军安珠护等及文武各官迎驾”[12]1348。第三处是康熙返回北京时路过辽阳,发现沿边地方“坟墓毁损、枯骨暴露者甚多”[13]1359,让安珠护尽快处理一下。除此之外并没有关于康熙帝与安珠护交流或是对其赏罚的记载。

不过,正是这次看似平淡无奇的东巡,让安珠护的人生由此发生巨大转折。

2.康熙帝的评价。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月二十二日,据《清圣祖实录》,盛京将軍安珠护“以疾乞休”[14]1423,一般情况,大臣如果因身体原因提出辞职,皇帝大部分都是“从之”,遇上让自己很满意的大臣,皇帝也会“慰留之”,可是安珠护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狂风暴雨般的训斥,“安珠护自擢用将军以来,惟务巧饰,乖张立异,邀誉沽名,于职掌毫无补益,大负委任。闻伊每向人言,愿来京师作部院文官,为人臣者,苟能尽力报称,文武本属一体,有何分别。如瓦礼祜,先任文职,今升宁古塔副都统,极踊跃任事,何常以武职为嫌。且去岁安珠护,与新任副都统佟宝,在围场大肆角口,殊失官箴,著革退。发往宁古塔乌喇等处地方效力”[15]1423。康熙帝的这段评价,可以说把安珠护任盛京将军五年以来的所有功绩全盘否定,而且还对安珠护的人品也进行了批驳。

安珠护提出辞职确因身体有病。《吉林通志》中记载,安珠护“因患咳血,二十二年,恳请辞职”[16]1305。而且,康熙帝在对安珠护的评价中所说“愿来京师作部院文官”的原因也绝不是“以武职为嫌”。北方气候寒冷恶劣,身患咳血病且年过半百,确实不适合在东北居住。试想一下,如果安珠护嫌弃武职,当初本为文官出身的安珠护,为什么还主动“请从”出征呢,这是说不通的。

3.最后的索伦时光。按照康熙帝的旨意,安珠护被发配到乌拉地方效力。康熙二十四年(1685),因安珠护参加雅克萨之战中再次立功,同年十一月,被任命为索伦总管。虽然雅克萨之战取得了胜利,赶走了侵略者,但是康熙帝清楚,就是因为黑龙江地区人烟稀少,没有城池和驻军,才给了沙俄可乘之机,因此,康熙帝决定“在黑龙江建城永戍”[17]1490,并设置驿站。可是当地居民多是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日常多以游牧渔猎为主,很少耕种。身为索伦总管的安珠护积极在当地开垦荒地,发展农业,“亲教索伦达瑚里屯田耕种”[18]1305。康熙二十九年(1690),黑龙江将军萨素布就提出用“墨尔根居住之总管索伦安珠护等每年耕种官田二千余晌”[19]2007,为墨耳根城的驻军解决粮食问题。

不过,安珠护的表现仍没有让康熙皇帝满意,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圣祖实录》最后一次提到安珠护,“安珠护因素有虚名,朕屡加试用,授为奉天将军。前朕东巡之时,安珠护于众官员兵丁前向朕奏言,臣所管官员兵丁,皆藐视臣。朕虽知安珠护庸懦无能,止革去将军,仍授为管理索伦总管令其效力。自为总管后,犹不改故辙邀取虚名,不能约束所属之人。安珠护居官以来,全无效力之处所行皆出于沽名。此等欺妄无耻之人,不加惩治,何以垂戒将来伊。世职著革去不准承袭,其子安什布著留在京当差”[20]2228。这段话是康熙帝对安珠护的最终评价和处理结果,不仅被革职,连爵位都不许后世承袭,足见康熙帝对安珠护有很深的成见。63岁的安珠护再次被革职,回到吉林乌拉地区养老。康熙三十八年(1699),安珠护去世,享年68岁。

三、安珠护人生转折的原因

1.更改东巡路线。康熙第二次东巡是安珠护人生转折的关键,通过分析康熙帝第二次东巡发现,这次行程与前一次不同,除了谒祭祖陵,还北上去吉林乌拉地区。康熙帝原定从盛京出发至永陵,然后直接北上经过辉发地区到达吉林城。可是安珠护以“道阻难行”为理由,建议“由威远堡往”[21]1305。通过看地图就可得知,安珠护推荐的路线比康熙帝原定路线要远,以今天的地图测量,直线距离就要多出70公里左右,实际行走距离更长。因此,当时康熙帝身边的信郡王“闻而异之,欲公一往见”,安珠护竟然“趋而避之”[22]1305。信郡王是宗室亲王,对更改路线有异议想要与之商讨,岂能避而不见,而且信郡王来问安珠护很有可能是康熙帝授意的,安珠护如此举动康熙帝肯定会不开心,这就为后来的事埋下伏笔。

尽管如此,康熙帝还是听从安珠护建议,谒祭永陵后,改道走威远堡前往吉林,开始的时候路途还算顺利,三月二十五日到达吉林乌拉军屯地方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当地开始下大雨,而且连着下了好几天,道路泥泞难走,康熙帝被迫停了下来。等了足足一个星期,也没有好转,最后康熙帝于四月初四开始返回盛京城。

这让康熙帝十分不开心。早在东巡起行三个月前,康熙帝就特意命奉天副都统穆泰考察去乌拉地区的路线,甚至要求“详看绘图,于同往官员内、择通晓者一员来奏”[23]1318。就是为北上考察选定最佳路线。结果因为安珠护的建议临时改变路线,遇上大雨导致道路难行,被困好几天,之前还发生安珠护躲着不见信郡王的事。这让康熙帝把责任全都算在了安珠护的头上。据《李朝实录》记载“安珠护力谏兀剌之行,皇帝大怒”[24]4084。这件事是康熙帝对安珠护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2.吵架事件。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对安珠护的评价中有一条重要的罪名就是安珠护与奉天副都统佟宝在围场大吵了一架,影响很坏。按常理说,佟宝是下级,安珠护是上级,无论怎样公然与上司吵架是不对的。可是康熙帝却没有惩罚佟宝,反而将过失算到了安珠护的头上,这就要从佟宝说起。

《清圣祖实录》对佟宝第一个记载是康熙二十一年六月,“以正黄旗参领佟宝为昭陵总管”[25]1370。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康熙帝东巡之后,可见康熙帝东巡之后觉得昭陵管理不善,因此才调亲属黄旗官员任职,不过毕竟是平级调动,没有特别之处。随后,佟宝任昭陵总管仅12天就被再次调任奉天副都统。表面上是查库“规避不赴任”[26]1371,佟宝补了奉天副都统名额,但是能把这个机会给没有任何地方任职经历的佟宝,说明康熙帝十分信任佟宝。此后佟宝的平步青云也体现了康熙帝十分栽培佟宝。一年以后佟宝调任护军统领,五年以后升任宁古塔将军。七年的时间佟宝从正三品参领变为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与之相比,安珠护却用了整整十五年。不仅如此,康熙四十二年(1703),索尔图倒台时,佟宝为其党羽也随之获罪,康熙帝评价佟宝“伊等即如索额图之子也”[27]2851,可见佟宝背后还有索额图这一层关系。

由此可见,即使佟宝身为下属与上司公开吵架不对,但有康熙帝的信任,加上索额图在背后的支持。最后把全部的过错都算在安珠护的头上也就不奇怪了。

3.性格原因。安珠护突然失宠,表面上看是因为几个突发事件,更深层面是由于其性格造成的。安珠护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可是很多时候的做法并没有让皇帝开心。顺治时期,为了帮助一介书生吴兆骞就惹顺治帝不满而遭到革职。到了康熙时期,他对于一些事的处理方法仍然让康熙帝心里不爽。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帝决定在盛京地区实行专人卖盐制度,因此,导致盛京地区盐价上涨,发生“兵丁以致抢掠”事件。这种治安事件,地方官员正常处理本就可以,但是安珠护却上书康熙帝要求修改“原议欲行盐引”[28]5174,因为一点小事,就让康熙帝更改制度,显然会使康熙帝不满意的。

康熙帝并不想取消盐引制度,此时已到了平定三藩之战末期,要想尽早结束战争,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盛京地区治安问题与国家平叛战争胜利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康熙帝在给安珠护的回信中说的“有创始则难行之,久而乃定者”[29]5173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安珠护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康熙帝也不能置之不理,无奈最后取消盐引制度。安珠护虽为当地民众着想,但是与康熙帝的意图相冲突,当然会引其不满。

纵观安珠护的一生,工作能力很强,为人也正直、有原则、有担当。《清圣祖实录》上的记载,除了康熙帝的两次评价,其余都是安珠护向朝廷提出有利于当地发展的举措。即使日后由盛京将军贬为索伦总管,安珠护也努力为当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过,优点众多的安珠护,缺点也十分致命。不了解皇帝的意图,不会处理君臣关系,更不懂得保护自己。安珠护失宠看似很突然,其实都是安珠护性格缺陷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3][4][5][6][7][16][18][21][22]长顺.吉林通志[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9][10][11][12][13][14][15][17][19][20][23][25][26][27]清圣祖實录[M].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华文书局,1970.

[24]吴晗.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

[28][29]奉天通志[M].沈阳:沈阳古旧书店,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