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赣北皖南山水写生的艺术表达与技法运用

2020-08-06 14:41吕炳豪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皖南技法

吕炳豪

摘要:山水写生是中国绘画当中非常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是艺术家抒发情感和观念的重要途径。赣北皖南山水在中国自然地理当中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无论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还是巍然屹立的山脉,都构成了这片地域的地理特点。对赣北皖南山水进行写生,可以非常独特地呈现这片地域的艺术特色,并能够将丰富的写生技法与地域风貌进行艺术化的融。

关键词:赣北;皖南;山水写生;技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154-02

一、概述

山水写生是学习中国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9年10月,本人对赣北婺源和皖南屏山进行了山水写生。这两地山清水秀,古民居众多且均掩映于青山绿水之中,更有历史厚重感的婺源徽州古民居以及粉墙黛瓦的马头墙等。这些景观是这里的独具的特色,也是广大国画写生者的驻足之地。此次山水写生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主要围绕南方的植被、建筑、山川河流以及人文进行山水绘画写生,学习山水画不同的技法表现,探究了南北方不同绘画元素差异,领略南方自然的气韵。在此次写生下来,我也被赣北皖南的自然风光所折服,从而学习到了更多的山水写生方法,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山水写生”的概念分析

艺术源于生活,山水写生的过程是“外师造化”的过程,是每一个绘画者须经历的。历史上的山水大家从趋成熟的隋、唐、五代、北宋至今无不是从师造化中得来,五代时期北方山水画的代表荆浩、关仝擅长表现北方的石质、山岳,画法顿挫线条较为明显,其画风雄伟刚健。而同在这一时期的南方山水画代表董源和巨然,其代表作中多表现江南丘陵地势平缓,乡间多杂树,灌木从生,并不突出外轮廓线,显示的是一种抒情的优美。到元代的黄庭坚,米芾到现在的黄宾虹,李可染……无不都是从写生中学习长期深入自然进行探究,结合自己的所学的理论知识,选择不同风格的类型,发挥其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传达出作者真实的感情。山水写生同时也是为今后山水创作积累材”目视心记”的一个过程。

三、赣北、皖南山水的特点

赣北、皖南从地理位置上就独具一格,位于皖、浙、赣交界处,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有树,即便到了秋季仍然茂密如因,村前有水水倚田园,有着粉墙黛瓦的朴素,青山碧水的清纯,田间风格的恬然,俨然一幅舒适清幽的淡墨素描,天人合一的山水画卷。从江西婺源再到安徽屏山一路上除了映入眼帘的粉墙黛瓦的马头墙,一望无际的“茶海”和巍然屹立的山脉,心中不免产生敬畏之情。在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马志远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在赣北婺源和安徽屏山表现的淋漓尽致,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的建筑,点缀于山水之间。

马头墙,小青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強烈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南方古韵代代相传的产物,同时也记录着江西安徽一带劳苦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从外形看便颇具风格,因而是中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常用格式之一,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再次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此地的建筑特点不得不提,同时这也是画面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古建筑中运用了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种艺术交相辉映,同时也是徽派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头墙虽然已经遭到了侵蚀和风化,但仍展现出了南方民族特点,令人叹为观止,不曾磨灭的是写满沧桑的百年建筑及所蕴藏的渊源流传的历史故事。

四、赣北皖南山水写生中的笔墨技法运用

山水写生的第一步便是构图合理的搭配,古人谢赫早在《六法论》中提到“经营位置”,正是对所见物体的合理安排,经营位置要对画面有一定的把控,整合同时要对眼前所见的事物进行取舍,切忌面面俱到,更不能照搬,应使画面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在婺源的写生季节,正值秋季,南方湿润的气候,使得树木仍然十分茂密,不同的植被特征是整幅画面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更具有亮点之处。马头白房让人见到便可以联想到是南方皖赣之处,同时也是画面中不可替代的元素。在用笔用墨的环节,老师也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得山之骨,与山传神是画山的规律,与画水画木不同,其中对于墨色的表达应该做到笔笔有出处,干、湿、浓、淡,皴、擦、点、染掌握的也有所不同,这样传达出来的画面效果,有湿与干的交融,浓与淡的对比,实与虚的交错。其画者用笔的笔触在画面中所传达的也是淋漓尽致。在婺源山水画绘画的过程中,我还掌握了古代王维,张噪等所涉及到的“破墨法”。在生宣纸上的绘画避免不了的是跑墨,而泼墨法正是在当前一笔墨色未干之际,或以干透又画上另一笔没色,从而传达出墨色干湿浓淡,相互渗透,浑然交融的效果,使画面极具有穿透力。对于山川的刻画是山水写生中极具精彩的地方,从五代时期的董源和巨然在其作品中就有所体现,南方的山岭不像太行山脉,没有山势的峻险,多的是山势平缓,山间多杂树,灌木丛生,山下平沙浅渚,并不突出山石的外轮廓,显示一种抒情性的优美,近中远三个空间表现的自然得体。对于树木的刻画不同植被应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或松树或柏树……对于树叶枝干的绘画,也应有取有舍,有节奏,有变化,在用笔上也要追求不同皴、擦、点染个有所涉及。

在安徽,安徽屏山的绘画过程中,极具特点的是:屏山气候多变的环境,上午也许晴空万里,到了下午便可能是阴雨连绵,这对于生宣纸上的墨色掌握更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也并非坏事,水和墨和雨气在生宣纸上的完美交融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破墨法的运用在安徽写生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安徽写生的写生过程中目视“目视心记”是十分关键的。对于多变的屏山烟雾朦胧,若隐若现,画面中很多事物都需要自己用心去记,在记忆中想象加工,理解概括和感性的抒发相结合,从而达到想要的画面效果。在屏山与婺源的画面中对比,不难发现,婺源的山体外轮廓较为明显,画面上依然可以见到画的长松、巨石、飞泉,而安徽,并不突出外轮廓线的,多为淡墨一笔带过,这与两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息息相关。在安徽的写生过程中,对于笔法我也有所学习。在山水临摹阶段,我只是照搬古人,对于笔法的学习堪称模糊,但在此次山水写生的过程中,与老师学习了两侧沾墨法,其方法是在笔头的两端沾墨画出两层的墨色,使墨色更加丰富,并在选笔上也做了考究,对于大笔小笔的选用都有所涉猎,羊毫毛笔的吸水性比较强,适合画阴雨连绵的山川河流或是点缀树叶,另外对于羊毫的水分把控是关键,水分不宜过大。而狼毫毛笔的吸水性较弱,适合画一些树木的枝干,传达出挺拔直立的效果。

五、结语

为期十几天的山水写生,虽说不长,但山水写生的过程对水墨山水的学习却是终身持久的事,南方不一样的秋韵,给予我们不一样的感触,我们感慨大自然,领略古人对山水的绘画精神,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对山水画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写生,艺术源于生活,将自己的所学理论知识和所见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加工概括,从而传达一幅精彩的画面,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丁厚祥.应之于目会之于心——山水写生随札[J].文艺研究,2006(03).

[2]沈诗.安徽屏山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范进军.技法的不断创新实践的成功探索——评苏厂元先生的《写意山水画写生技巧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4]黄勤.山水画写生当中的物理和画理[J].美术文献,2019(002).

猜你喜欢
皖南技法
油画技法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研究
铜版画技法在作品Salute to my hero中的运用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到皖南
皖南烤烟育苗棚温度相关性研究
新安画派风格的发展论析
铜陵出土的青铜人面形牌再考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