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良
摘 要:采茶歌舞戏,融“歌、舞、戏”三者于一体,主要表现了客家茶农日常生活和劳作,展示了客家人热情好客、勤劳朴实、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质,是中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关键词:采茶歌舞戏;音乐特色
采茶戏,源于南方茶农劳作时的即兴创作,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与劳动息息相关。随着文化的交融和渗透,采茶歌舞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形成了民族色彩鲜明、风格独树一帜的采茶歌舞戏。
1 曲调变化多样,富有乡土化
采茶歌舞戏,大多描写茶山风光和茶农劳动生活情景和男女爱情,其音乐曲牌名常以茶冠名,唱腔旋律与客家语系一脉相承,曲调变化多样,源于本地山歌小调、民间说唱以及风俗音乐,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地域性,既朴实又亲切,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具体包括:
1)采茶调,有南、北两路之分,“南路”侧重商调、微调,曲调明快活泼,衬字衬腔较多,常用于表现轻松、喜悦、欢快的情绪;“北路”侧重牡丹调、长歌调,曲调丰富,唱法多变,男女多腔,可以用于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
2)彩调,由说唱衍化而成的一种“对子调”,分为板、腔、调三种形式,形式活泼,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板,以“诉板、哭板、骂板”为主;调,以“比古调、走马调”为主;腔,按照脚色行当、人物身份职业、日常生活动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相公腔、挑担腔、划船腔等,多用来表现踩台、送礼、奉茶等场面。
3)灯调,源于“花灯”、“春灯”“狮子灯”等民间歌舞,节奏鲜明,曲调粗犷浑厚,热烈而不失含蓄,多用于表现渲染炽热氛围,营造喜庆、欢欣场面;路调,曲调轻松活泼、诙谐风趣,多用于行路或对唱;杂调,曲调轻柔甜美、婉转悠扬,常穿插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2 舞蹈别具一格,富有民间性
采茶歌舞戏,最为突出的一个音乐特点就是,唱、念、舞融为一体,不管是搬凳、倒茶、让座,还是走路、挑担、割草、推车、绣花等动作表演,都会载歌载舞,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特色。具体体现在:
1)舞蹈服装绚丽缤纷,富有民间性。采茶歌舞戏由民间采茶民俗运动演变而来,伴随着采茶戏文化的发展,舞蹈服装越来越多样化,带有各自民族的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采茶歌舞戏表演中,男表演者舞蹈服装多以蓝、黑为主,女表演者的舞蹈服装则多以红、绿为主,绚丽缤纷的舞蹈服装成为采茶歌舞戏这一民间艺术独具风格的舞蹈形态元素之一。
2)舞蹈表演道具独特奇妙,富有民间性。舞蹈道具,对于舞蹈表演起着不良好的铺垫和辅助作用。采茶歌舞戏,以“袖子”、“扇子”为主要的表演道具,其中袖子采用独一无二的“单袖筒”,有“上抛”、“下甩”、“绕膝”、“侧转翻飞”多种舞袖法,地方特色鲜明。如,赣南经典采茶戏《睄妹子》,为了更加贴切自然地表现米童哥去妹子家中那各种欢悦、欣喜之情,运用了前后、上下、左右自由摆动的“单袖筒”。“扇子”造型多样,或模拟动、植物形态,或模仿日常生活行为动作,或表现人物情绪动作,生动有形,千变万化,大大增添了采茶歌舞戏表现力和观赏价值。如:上山时使用“侧削扇”,过桥时使用“飘飘扇”,炒茶时使用“搓手扇”,高兴时使用“抛甩扇”,悲伤时使用“哭头扇”,心烦时使用“滚球扇”等。
3)舞蹈步法独出心裁,富有民间性。矮子步,是采茶歌舞戏丑角的基本舞步,也是赣南采茶戏“一绝”,这与当地茶农采茶时男子蹲下,以便于女子往所背篮子上倒茶的文化息息相关。它分为高、中、低三桩,涉及矮步、高步、滑步、惊步、铲步等多种步法,或高或低,忽快忽慢,走位灵活敏捷。如《豆腐哥与豆腐嫂》,为了生动展现丑角豆腐歌上坡、跳坎、过桥的动作,表演者时而“高桩步”,时而“中桩步”,时而“矮桩步”,可谓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3 剧目诙谐风趣,富有喜剧化
喜劇性是采茶歌舞戏的显著音乐特征之一。采茶歌舞戏的剧目多以喜剧和闹剧为主,喜剧成分浓厚,角色人物鲜活、富有张力,舞蹈语言既明快通俗又犀利幽默,表演形式灵活多变而又风趣逗笑,极大地提高了采茶歌舞戏的趣味性、诙谐性以及亲和力,丰富了采茶歌舞戏的喜剧化风格。具体体现在:
1)选取小人小事,语言通俗直白,妙趣横生。采茶歌舞戏,生活化气息浓郁,剧目内容往往选自生活场景,尤其是小人物的日常小事,然后通过艺术加工,以滑稽诙谐的表演方式,口语化、形象化的语言,呈现人物矛盾冲突,展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彰显富有喜剧性的舞台表演。通常而言,采茶歌舞戏剧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歌颂下层劳动人民的劳动与爱情的抒情喜剧。如:《补瓷缸》、《卖杂货》、《拗蕨子》、《装画眉》、《定女婿》、《睄妹子》、《双双配》等。二是讽刺贪官污吏、流氓懒汉的反讽闹剧。如:《试妻》、《茶童戏主》、《刘二寻花》、《打赌博》、《打狗劝夫》、《双怕妻》等。无论是抒情喜剧,还是讽刺反讽闹剧,风格轻松活泼,表演诙谐风趣,让人看后捧腹大笑。这样,不仅可以形成妙趣横生的音乐氛围,吸引观众注意力,触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而且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收到良好的喜剧效果。
2)丑中见美,以丑制丑,诙谐逗趣。正所谓“无丑不成欢”,京剧中历来有“文丑、武丑”之说,而采茶戏亦不例外,它有“正丑、反丑”的丑角形态,形成了独具匠心的“丑中见美、以丑制丑”的丑角表演,奠定了采茶歌舞戏音乐的滑稽逗趣、轻松明快基调。其中“正丑”多指勤劳朴实、善良忠厚、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如:采茶歌舞戏《睄妹子》中的“米童”,《双双配》中的“大宝”,《钓拐》中的“田七郎”等人物形象均为正丑;“反丑”则多为地痞流氓、酒鬼赌徒、浪荡公子哥等人物形象,其表演动作多模拟乌龟、猴子、狗、鸡、猫等动物,惟妙惟肖、调笑逗趣,提高了采茶戏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如:《茶童戏主》中奸诈狡猾、贪财好色的“朝奉”,《刘二寻花》中游手好闲、猥琐庸俗的“刘二”,《试妻》中狡黠多疑、自作聪明的“唐二”,则为“反丑”形象。
4 注重推陈出新,富有创新化
采茶歌舞戏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变革,推陈出新,创造出许多与优秀艺术精品,取得良好的艺术佳绩,促进了采茶戏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注意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采茶戏音乐剧目内容,丰富和深化了原剧目的主题意蕴。例如:赣南采茶戏《快乐标兵》,高歌时代主旋律,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边远山村里,一个率先致富的标兵和一群不甘落后的村民走共同致富之路的故事。情节生动诙谐,人物性格鲜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新时代下农村的新气象和当代农民新的精神面貌。
另一方面,在音乐创作中,注意汲取传统戏曲之精华,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将单一的曲调发展为多元化的曲调,丰富采茶戏的表现形式,提高了采茶戏艺术魅力。比如,粤北采茶戏《借婚记》,巧妙地将传统喜剧音乐和现代音乐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了快板式、中板式、转调式、散板式等多元化的曲调手法,表现人物内心和情感,给观众带来了美妙隽永的艺术享受;《哎呀嘞于嫂》,取自基层优秀共产党员和道德模范的真实故事,该采茶戏融独唱、合唱、对唱、伴唱、群唱等多种唱法于一体,声腔清越,节奏明快,叙述紧凑,可谓好评如潮;大型现代采茶歌舞戏《月亮湖畔》,在保持传统采茶戏风格的前提下,突破采茶戏传统音乐唱腔伴奏方式,吸取现代美声、民族以及粤曲的发声方法,借鉴民族歌剧创作手法,结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情趣,加入了现代电子乐器和特殊的电声效果,拓宽了音域,使声音更加通畅致远,人物音乐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使整个剧目更有感染力。
总之,采茶歌舞戏,曲调风格迥异,音乐欢乐明快,唱腔灵活多变,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是我国民间音乐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经典戏曲艺术的传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韶军.粤北采茶戏及其音乐歌舞特色[J].韶关学院学报,2012(9).
[2]李坛,王婧怡.从抚州采茶戏的分类唱腔看其音乐特点[J].青春岁月,
2012(21).
[3]余琳.赣南采茶歌舞戏中的音乐特色探究[J].福建茶叶,2017,
039(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