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海
摘要:中国画的传承历史悠久,其各种技法的应用不仅能让画面更加生动,还能更好地表现画作的艺术特性。肌理制作是中国画绘画形式的重要组成,其在画作的美感度提升上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在山水画中的应用较为常见。但传统的绘画技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画的传承及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断进行技法的改进和创新,逐渐成为中国画传承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以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为基础,探讨肌理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画;技法;肌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162-02
一、引言
国画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法主要有具象和写意,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效果,通常需要根据绘画者自身的需要选择。现代社会中,国画的绘画要求不断提升,其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审美和追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单一绘画形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因此需要在技法上进行改进,以此让国画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为国画的发展带来动力。肌理制作作为绘画形式中的重要组成,其不僅能为中国画技法的改革提供基础条件,还能让中国画表现出更多奇特的艺术效果。因此,研究中国画技法中肌理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二、肌理概述
肌理是指形象表面的纹理,又被称为质感。物体材料不同时,其表面的组织和排列等均会存在差异,这样就会出现光滑感、粗糙感和软硬感等感觉,因此肌理属于理想的表面特征。
对于肌理,人们的感受通常是以触觉为基础,但在人们人们长期触摸物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经验,这样就能在不用触摸的情况下通过视觉感到质地的不同。肌理被划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其中视觉肌理是通过眼睛感觉出物体的肌理,属于二维平面的肌理,触觉肌理则是通过触摸感觉得到,属于三维立体的肌理。在绘画中,肌理通常是表现手法与绘画材料相结合的产物,其通常有绘画者根据自身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和审美取向不同,在不同材料和不同攻击及表现技巧的基础上,创造的画面组织结构和纹理。肌理在任何物体表面均存在,并且会因为物体的特性而出现差异,而特定纹理变化呈现出的独特视觉效果,则是绘画艺术中所需要的肌理效果。
相对于其它表现手法,肌理在绘画艺术中的价值相对较高,并且具备其它手法不能实现的美学特质,因此在绘画中应用十分广泛。
三、肌理应用的背景
中国画的发展历史较长,其在民国时期之前的材料通常较为单一,并且绘制形式也相对简单。但在现代绘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者通常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需要赋予画作的意境及内涵选择合适的绘画技法和绘画形式,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绘画的要求。同时,绘画者还要对绘画技法和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画作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中。其中尤其是在人们对中国画的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中国画逐渐显得内涵不足,这样会导致画作的价值不断下降,给国画的传承发展带来巨大阻碍。肌理制作作为绘画形式中的一种,逐渐被应用于中国画的绘制中,其作为一种新颖的形式,不仅能让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因此需要绘画者不断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应用到实际绘画中。
四、中国画中肌理的制作方法
肌理是存在于物体表面的一种形态,其组织结构和形式复发多样,不同的物体可表现出不同的肌理。这种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能直接形成置管的自然体态,并给人多样化的感受。但实际上肌理并不全是具有美感的,只有在适当的空间和环境下才能让物体展现其具有美感的肌理。而绘画者则是在此基础上汲取灵感,将自然肌理完美的融合于绘画中,从而让绘画作品更具美感及艺术气息。根据中国画的绘制情况,其肌理的制作方法通常有以下集中。
(一)揉纸法
揉纸法是指按照既定的绘画思路将画纸折皱揉按成固定的形状,让画纸表面形成固定的纹路,然后在画纸上进行绘画或上色,以此得到想要的肌理,之后再进行适当的添补后,获得独特的效果。揉纸法在中国画中的应用通常较为常见,且其实际操作相对简单,且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多种操作方法,从而达到画作需要的状态。根据中国画的绘制情况,揉纸法通常在绘画背景的处理。上应用较多,其主要起到衬托作用。
(二)拓印法
拓印法通常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直接在底板上涂上颜料,然后在底板上铺上画纸,对画纸进行按压以完成拓印,之后进行相应的描绘,以此达到想要的效果。另一类则是以实物的纹理为基础,使用各种材质的材料制作拓团,然后将拓团蘸上颜料或墨汁,将其直接拓印在画纸上,这样能借助材料本身具有的肌理形成不同的印记,在通过必要的描绘让画作更具表现力。拓印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体本身具有的纹理,因此将其应用于肌理制作时同样不需要太多技巧,尤其是在各种复杂肌理的绘制上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节约绘画时间并让画作的真实性得到提升。
(三)喷洒法
喷洒法即将颜料或墨汁调制成相应浓度的液体,在使用相应的喷洒工具将其直接喷洒于画纸上,以此形成独特的纹理。喷洒法的应用通常在具象写实的水彩画中应用较多,其主要是因为喷洒法获得的肌理能更好地再现物体表面的特征,能得到很好的造型效果。国画绘制中,使用喷洒法制作肌理时,能让部分肌理有效取代手绘的痕迹,以此让画作更具真实性,并更好地表达绘画者的情感。
(四)蜡画法
蜡画法是借助蜡与水不相容的特性形成,其对于画面效果的逼真性有很好的提升。正常情况下蜡画法被分为两种,包括干蜡法和液蜡法。其中干蜡法是指直接使用蜡烛按照绘画思路在画纸上进行描绘,完成后使用油墨和颜料等进行涂抹,这样能有让蜡画部分不被颜色沾染,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液蜡法则是将融化的蜡油滴在画纸上,在蜡油干结后再使用颜料进行涂抹。蜡画法的应用能防止墨汁及颜料的扩散,有效避免画作中的事物纹理被破坏,以其真实形态展现,对提升画作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同时,蜡画法制作的肌理还能让画作的保存时间得到延长,对画作的艺术价值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腐蚀法
腐蚀法是指将墨加入到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中,混合均匀后形成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直接用于绘画。腐蚀法通常也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将腐蚀性液体直接涂刷于画纸上,在画纸千燥后在用墨描画,将具体的物象画出后用水慢慢洒在墨上,出现斑点后将水喷洒于画中,之后将画纸提起并让斑点扩散,最后形成独特的纹理效果。
另一种则是直接将腐蚀性物品置于容器中,持续加水并进行搅拌,在出现大量泡沫后将泡沫移动到画纸上,接着将墨滴入,在画纸干燥后会有网状泡沫肌理出现,获得先要的效果。腐蝕法的应用通常以洗衣粉为主要原料,实际应用要求较少,但对绘画者的手法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
(六)吸收沉淀法
吸收沉淀法即撒盐法,其同样需要用到洗衣粉和肥皂水等碱性物品。实际操作中先将碱性物质加入到含水量较大的墨水中,充分搅拌后根据绘画构思将其涂抹于画纸上的相应部位,在画纸表面上无水后将盐撒在表面上,持续等待直至画面上出现想要的效果,然后将画纸中的剩余水分吸除以固定效果,实际制作时还可以在画面上增加细沙和其它物品进行点缀,从而获得更好地效果。吸收沉淀法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能得到较为亮丽的画面效果,在中国画肌理的制作中应用较多。
五、讨论
绘画艺术作为众多艺术形式中最常见的类型,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组成。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其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国画的技法通常较少,其主要依赖于工具、材料和题材的多样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久不衰。但根据现代绘画的发展情况,传统绘画中的技法应用逐渐不能使用作画的要求,尤其是在肌理制作上出现较多不足,画作的表现力也因此而不断下降。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画家在绘画时会尝试创新,对肌理的制作方法进行改进,以此让画作中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但根据国画发展的现状,其肌理制作的方法仍然较少,导致国画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在进行国画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深化对绘画技法等的研究,以此为国画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格非,关玉凤.拓印法在当代国画作品中的应用与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12).
[2]杨娣.中国花鸟画创作中肌理技法的实践运用[J].戏剧之家,2019(04).
[3]李琳.浅析国画技法中的肌理应用[J].艺术研究,2018(02).
[4]许家慧.写意人物画水墨肌理表现研究[J].戏剧之家,2017(17).
[5]曹潇月.历史肌理传承下当代工笔色彩的演绎思考[J].艺术评鉴,2016(06).
[6]黄振.浅谈肌理技法在国画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6(03).
[7]薛军.浅议国画技法中的肌理应用[J].大众文艺,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