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伊洛地区的戎族来源分析

2020-08-06 14:41张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3期

张璐

摘要:伊洛为周王畿之所,此地戎族因与周交往密切而多有记载。文献中对于戎族的称呼多据其所处地域而定,因此戎的族称往往随着部落的迁徙而发生改变。以往学界观点认为伊洛地区的戎族主要由迁自瓜洲的姜姓、允姓之戎以及本地戎人构成。但是对比这一地区戎人墓葬遗址,可以看出明显增添了北方青铜游牧文化因素,本文推测伊洛的戎族还可能融入了犬戎以及由晋北南迁的隗姓狄人。

关键词:伊洛之戎;陆浑;迁徙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128-02

一、文献所见伊洛地区的戎人族群

《左传》载:“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秦、晋伐戎以救周。秋,晋侯平戎于王”。描述是僖公十一年伊洛地区的戎人攻占洛邑的情况。何光岳对“扬、拒、泉、皋”四戎邑進行了考证°,认为其基本分布于洛河流域与伊河流域,“伊、洛之戎”则是对此四邑之戎的统称,可见此时戎人足迹已经广泛分布于伊洛地区了。而且根据辛有于伊川所见“披发祭于野者”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格局当在春秋之前就已经出现。僖公二十二年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此事虽然印证了辛有“此其戎乎”的论断,但是根据之前的“戎难”来看,此地早已为戎所占,因而陆浑之戎才受秦、晋之迫移居此地。

同经“秦晋之迫”的还有还有“姜戎”。《左传》载襄公十四年晋臣范宣子同戎人首领戎子驹支的对话,范宣子称:“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戎子驹支也描述了这段经历,“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狱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二人都指出姜戎是因为受到秦国的驱逐而被迫离开故地,最后定居在晋国之“南鄙”。而且,《春秋》载僖公三十三年时,“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骰。”从其经历来看,与陆浑之戎类似,而且伊洛地区十分靠近晋之南鄙。因此,伊洛地区当有部分姜戎。

还有被称作“阴戎”的群体,其经历也同陆浑之戎与姜戎类以。《左传》载:“晋梁丙、张耀率阴戎伐颍。……先王居檮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此事发生在昭公九年,晋国联合阴戎伐周之颍邑。颍邑位于颖水上游河曲处,伊川之东,若晋国需要绕开洛邑伐颖,需要经过伊洛河流域。而詹桓伯言"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可知阴戎聚居之所靠近成周。另外杜预注称:阴戎,陆浑之戎”,而从“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来看,阴戎与陆浑之戎的迁徙原因类似,因此可以基本认同杜预。观点,即便阴戎同陆浑之戎不能等同,也是早已在进入伊川前形成的同盟。

伊洛地处晋、周交界,时常同其发生交往。在晋率阴戎伐颖的十三年后,九州之戎经历了与晋、周同时发生交往时的“王子朝之乱”。昭公二十二年,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关于悼王所至之“平時”、“圃车”今已不知,但焦、瑕、温、原四邑均在晋国南部,其中焦、瑕在洛邑之西,温、原在洛邑之东北。而伊洛地区在晋之南、周之西南,又广布戎人,因此九州之戎或为其中一支。同年,“单子刘蚧以王师败绩于郊,前城人败陆浑于社。”社邑位于嵩山北麓,伊洛河流域之东,这里同时提及九州之戎与陆浑之戎,可见二者并不完全等同。

《后汉书·西羌传》中总结了戎族先后进入伊洛地区并同周边发生交往的情况: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是时,伊、洛戎强,东侵曹、鲁,后十九年,遂入王城,于是秦、晋伐戎以救周。后二年,又寇京师,齐桓公征诸侯戍周。后九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允姓之戎……在河南山北者号日阴戎,阴戎之种遂以滋广。……晋强盛,威服诸戎,陆浑、伊、洛、阴戎事晋。”伊洛地区在平王末时就已经有了杨拒、泉皋之戎,他们被统称为伊洛之戎。伊洛之戎势力强大,甚至在王子带之乱的时候攻入了周的王城。此事九年后,陆浑戎进入此地。居住在河南山北的被称作阴戎,当时陆浑之戎、伊洛之戎和阴戎都臣服于晋国的强大。

二、秦晋迁徙而来的戎族

文献中对于戎的称谓多据其居地和姓氏决定,如伊洛之戎为伊洛河流域戎人的统称,陆浑之戎因其故地在陆浑,而姜戎则是据其姓得名。。上文引詹桓伯之言,称阴戎为“允姓之奸”可知阴戎中有允姓,而《后汉书》中更是指出阴戎是允姓的一部分。而与陆浑之戎、阴戎有过同样经历的还有姜戎,但从范宣子称呼戎子驹支“姜戎氏”来看,姜”应当是其姓氏。

虽然存在姜、允二姓,但陆浑之戎、阴戎与姜戎由于经历大体类似,并无明显分歧,而且从阴戎曾“居于瓜洲”、姜戎曾“离于瓜洲”来看,陆浑之戎亦是来自瓜洲。杜预认为陆浑故地、瓜洲都在敦煌,此观点受到很多质疑。史念海指出敦煌在汉武帝的时候才纳入版图,将瓜洲当作敦煌并不合理,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并没有从这么远的地方迁徙戎人的能力。现在较多学者认为瓜洲在秦晋之间,笔者亦赞同此观点,原因有三:

其一,陆浑之戎由“秦晋迁于伊川”,阴戎和姜戎也都是受到了晋国的主动吸引而事晋并进入伊洛地区,陆浑之戎、阴戎和姜戎迁徙的原因都同秦、晋二二国有关,其故地当与两国接近。戎子驹支曾言“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意思是秦国侵占了姜戎的领土,可以得知瓜洲应当与秦国接壤。

其二,伊川徐阳陆浑戎墓发现了十余座车马坑,从现有发掘的三座来看,与周王城区别较大,如2013LYXK1车马坑中中部车后有一只家犬;伊川徐阳陆浑戎墓中车马均是拆卸后埋入,没有发现车轮的痕迹;而且车马坑东北角放置了大量的马、牛、羊的头骨和蹄骨。这些特征带有强烈的游牧风格,重视犬以及移动性强的马、牛、羊蹄骨是其典型特征。伊洛平原明显不适合游牧的生产方式,因此这些特征应当是其迁徙进入伊洛地区之前的遗存,可以推测其故地在山西北部以及陇山附近的游牧区。④其三,《左传》记载闵公二年时“虢公败犬戎于渭枘”,这是传世文献中对于犬戎的最后一次记载。“渭讷”即渭水入河口,在今陕西朝邑,伊洛之西。而《汉书·西羌传》有言:允姓戎迁于渭纳,东及繯辕。”一些学者推测犬戎与允姓之戎为同源,活动于泾渭地区,而犬戎故地大致就在秦晋之间。

综上,陆浑之戎、阴戎与瓜洲戎的故地大致在秦晋交界之处。当时晋国南部正面临着一连串的戎难,当发生类似“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的情况时,需要平戎,因此晋国将秦晋交界无处可去的戎人引入南部,帮助他们占据原伊洛之戎的地域,增强自身的实力。

另外,从伊川徐阳陆浑戎墓地中的墓葬形制来看,均为竖穴土坑葬,基本继承了当地仰韶文化竖穴土坑葬的风格。而且墓内出土的一鼎二豆一壶陶器组合以及各种夔龙纹、蟠螭纹铜器器残片等遗物,具有洛阳地区东周墓葬随葬遗物的典型特征。而且,从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后,就再无伊洛之戎的记载了。因此,陆浑之戎在迁徙到伊洛地区后,应当融入了伊洛地区的各种本地族群。

三、隗姓狄人的融入

从伊川徐阳墓地中发现的游牧因素不仅仅来自西方,也同北方狄人有所关联。春秋时期北方农牧交界穿过晋国,随着气候干冷化加剧,脆弱的游牧民族不得不向南迁徙。《国语》韦昭注“扬拒、泉皋,伊、洛之戎”称“此戎隗姓”。

隗姓晋国太行山区赤狄的姓氏,东山皋落氏是赤狄中最大一支,关于其地望学界争论颇多:其一,山西垣曲县。《水经注》称:“(河水)东流泾皋落城北,……赤狄之都也。《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之地。《元和郡县图志》亦同此说。其二,山西长治县。《后汉书》刘昭注引《上党记》言:“东山在城东南,晋申生所伐”。其三,山西昔阳县。《太平寰宇记》载乐平县之皋落镇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大部分學者认为根据材料判断东山皋落氏在垣曲县的说法更加可靠,但是对比此三县的地点可以发现,昔阳县在长治县之东北,长治县在垣曲县之东北。

春秋初年到晋献公时,自北向南的人群迁徙是整体趋势。因此,笔者认为三处地点体现了东山皋落氏迁徙的过程。根据三县地理位置,可以推测东山皋落氏迁徙或从垣曲县开始,或从昔阳县开始。而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后,其逐渐销声匿迹,因此,结合上述传世文献中的观点来看,此处为垣曲县。因此,东山皋落氏的迁徙应从东北方向之昔阳县开始,而申生伐皋落当在垣曲县。

以昔阳县为始,向垣曲县方向继续延伸,经过垣曲县基本就到了晋南接近伊洛地区。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后,战败的隗姓之人继续向西南方向移动,加入了伊洛地区的戎人群体。因此才会出现韦昭认为伊洛地区戎人隗姓的观点。

四、结语

通过探究春秋时期伊洛地区的戎族来源情况,可以发现此地戎人构成复杂,既有当地的原住居民,又有来自西北秦晋交界的诸戎,以及来自北部的隗姓狄人。从伊川徐阳墓地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戎族在迁徙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质,又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自我变革。以往有关戎族特征的研究发现戎族既存在游牧生活,又有定居农耕,这是因为诸戎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与当地的人产生互动与融合,在不同的地域学习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讨论戎族特质必须要有一个连贯开阔的视角,结合不同时段不同地域来看待戎族自身的发展变化。

注释:

①扬在今永宁县(即洛宁县)西,拒即宜阳县西渠谷水,泉当在今洛阳市西南,皋即嵩县东北鸣皋山下。何光岳.<山海经>所载戎族的来源和分布[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②严辉指出姜戎的经历“言语极尽生动详细,对于姜戎迁徒过程的艰难,以及迁居后的生活环境,都有大量的描写"比阴戎更接近《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陆浑之戎。同时,根据《后汉书》的叙述逻辑,提及了陆浑之戎和阴戎而不提姜戎,认为姜戎即陆浑之戎,而阴戎是允姓,非陆浑之戎,否定了杜预“阴戎,陆浑之戎”的看法。首先僖公二十二年只说明了由于秦晋的原因,陆浑签到了伊川,而关于阴戎与姜戎的迁徙全都是由晋国引诱的,这样看来,反而阴戎与姜戎关系更近。其次,《后汉书·西羌传》对于戎的记载并不全面,无“姜戎”并不奇怪。(《洛阳考古》2015年第2期).

③史念海,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02).

④从伊川徐阳陆浑戎墓地中的墓葬形制来看,均为竖穴土坑葬,基本继承了当地仰韶文化竖穴土坑葬的风格。而且墓内出土的一鼎二豆一壶陶器组合以及各种夔龙纹、蟠螭纹铜器器残片等遗物,具有洛阳地区东周墓葬随葬遗物的典型特征。赵晓军.陆浑戎墓地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