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峰上的爬行动物

2020-08-06 14:55章叔岩
浙江林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蛇类爬行动物普遍性

章叔岩

爬行动物由两栖动物进化而来,非恒温的爬行动物每到气温较低的季节便开始冬眠,在大部分地区,爬行动物的活动是有季节性的。在清凉峰保护区,每年的惊蛰前后,万物复苏,它们开始苏醒活动,到了白露前后气温降低,它们逐渐找到自己越冬位置后便开始冬眠。

清凉峰保护区已知分布有47种爬行动物,其中黄缘闭壳龟、鹰嘴龟已经非常稀有,五步蛇、黄锦蛇等也比从前难见。作为保护人、巡山人,我的思路总被保护科普带着走。虽然在保护区内,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是被严格保护的,但是分布于大山小溪每一个角角落落的爬行动物,也会偶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捕猎,如何保护和管理好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依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中,有崇拜龟类和恐惧蛇类的两极文化,有人认为养龟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或者官运,不惜重金四处网罗好品种的乌龟,而且必須是野生的,希望乌龟帮助他们满足个人的贪欲。姑且不说这样的行为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其本身的逻辑思维也是极其愚昧无知的。自身命运的转折或者发展,岂是野生动物可以左右的,那样,野生动物的愈发减少岂不是让人类无法拥有“明天”?从利己无罪和无伤害即无罪的角度来解读,这样的行为也是低格局和狭隘的。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吃饭畅叙友情增加感情,桌上的美味佳肴让人心情愉悦,在以往人类的历史菜单里,一定是少不了作为上品菜出现的野生动物。但是,时至今日,那些关于野生动物菜肴的文化,我们应该把它们当成传说封存起来,不要让此类行为阻挡我们走向文明的脚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让人类走得更远。

即便如此,要改变大众的一些看法仍然是个漫长的过程。对生物学家而言,蛇在生态链中有着很重要的生态作用,比如它们控制着鼠类的泛滥。对艺术家而言,蛇又有着神秘妖艳色彩,他们常常把古往今来有关蛇的艺术品与现实中的蛇类相提并论,这也无可厚非。然而,以上仍然是小众范围的思想和行为。与野生动物接触最多的莫过于当地老百姓,他们的精神需求还没有达到把乌龟作为吉祥物供养的层次,他们仅仅是要用乌龟或者蛇去换取现金的物质需求。他们当中不乏有人被毒蛇咬死或者致残,我认识有两个老乡,一个被五步蛇咬死,一个被竹叶青咬死!“见蛇不打毒心肠”仍然是他们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许多事情有其历史的脉络和现实的纠葛,对于个体事件可以采取法律或者行政手段,对于群体的认知,要用好的方式方法去做一些接地气的教育,这个教育有法律、有行政、有科学、有人文,而且必须是“接地气”的。

素来最好的教育是从小朋友抓起,现在开始的每一次自然教育都相当具有历史意义,让小朋友在靠近自然的同时,认识各种各样的自然生命,在他们幼小心灵种下亲近自然的种子,伴随他们的人生成长。但是,自然教育要讲求普遍性,而不仅仅是精英教育的组成。如果没有普遍性的种子播撒,若干年后,爱自然和破坏自然的斗争又会生出诸多的争论。此外,在自然教育中,尤其是爬行动物蛇类的课程设计时,千万记得提醒接触性示范的后果,譬如面对几十个小朋友,老师手拿翠青蛇,大谈特谈蛇的有毒和无毒,不要说小朋友懵懵懂懂,即使许多大人也未必一定记住,而小朋友的好奇会让他们犯致命的错误。况且,非专业性过近的接触野生动物,总是形成了惊扰和不敬。

大自然孕育了可爱的龟鳖,美丽的蛇蜥。但是,古往今来,它们也给一些人带来了痛苦和生离死别,要保护好它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要让易伤害的人同样得到保护和关照。唯有这样,这条路才有希望。

猜你喜欢
蛇类爬行动物普遍性
灭绝恐龙的灾星竟是蛇类繁盛的福星
灭绝恐龙的灾星 竟是蛇类的福星
我不是恐龙
基于YOLOv4的蛇类图像识别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爬行动物的食物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为什么壁虎能“飞檐走壁”
经济蛇类养殖与开发利用
关于“哲学方法”的思考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